快速變化的時代,組織創新創業的速度決定了公司的適應力和生存能力。如何打造企業快速創新創業能力,已經成為實現企業轉型升級的當務之急。
谷歌,20%的時間內部激活與大規模的外部收購
Google是一家年輕的、卻能與微軟、蘋果這些老牌的巨頭并肩的互聯網公司。公司以開放著稱,鼓勵員工創新,允許員工拿出20%時間用來做本職工作以外的興趣項目,激發內部活力與創新。目前,谷歌公司一半產品都是由內部創新產生。此外,Google一直通過大規模的收購來解決創新問題,比如YouTube、Android、AlphaGo等戰略性的產品,不斷整合資源促進平臺發展。

海爾-HOPE,把外部人才和內部資源進行對接
HOPE平臺是海爾進行互聯網轉型的重頭戲之一。HOPE平臺致力于為創新企業提供專業的技術對接、技術轉移服務,對接全球創新網絡的專家、頂級創新企業,同時幫助技術持有者準確高效的發現商業機會。
其目的就在于海爾內部員工、外部合作方、資源提供方及平臺每位用戶構建成一個生態圈(Ecosystem),在這生態圈里,讓所有人都能夠通過創新、創業,貢獻自己的價值,同時獲得應有的利益分享。
華立集團-潤灣 國內首家第五代孵化器模式的踐行者
作為國內首家第五代孵化器模式的踐行者,全力打造O2O眾創空間。與傳統投資、孵化器不同,潤灣(RUNWAY)先構建好產業生態圈,再對接創業團隊和項目。就創業團隊而言,潤灣(RUNWAY)不僅提供創業的服務生態圈,還提供可落地的產業生態圈。在資源和團隊對接、管理機制、智慧眾籌、資源整合、孵化模式等方面,都深刻融入互聯網思維和工具,確保企業信息流、資金流、人才流通暢,大大降低企業運營成本,加速企業發展。?

以上三家公司都建立了屬于自己的創新創業平臺,有的通過激活內部,有的通過收購獲取外部項目,有的在內部產業資源和外部的智慧資源之間建立橋梁,促進創新創業,這正是當今時代,大企業實現開放式創新創業的三大路徑:
1、對內開放:打造內部眾創空間,人人可以參與,人人發起項目,團隊自由組合并形成項目團隊,推動項目進程。企業可以通過眾創空間,激活內部的創新創業能力。
2、對外收購:大型組織不斷通過對業務相關領域、技術的前沿以及先進的商業模式進行跟蹤,對能夠對本行業進行顛覆性影響的技術、商業模式以及早期產品進行深度了解、密切接觸,當項目已經顯現出改變行業的潛力時,通過資本的方式收購并整合到自己的商業生態圈,利用資本的手段避免被顛覆。
3、將內部的產業資源與外部的智慧資源進行對接,打造開放式創新創業平臺。大企業往往擁有核心的資源優勢,這是大企業過去成長成功的關鍵。大企業可以實現企業內部資源開放,與外部的創業團隊對接,通過對接快速的形成一系列項目。一方面創業團隊找到了更好的生態圈、更好的發展平臺;另一方面,解決大企業內部活力、創造力不足的問題,通過這樣的平臺,在大企業邊緣地帶,創造了一個失控的特區,加速企業的成長。

通過以上三個路徑,源源不斷的產生或引進大量的創新創業項目,通過項目的孵化,產生業務 。這些新的業務存在,要么豐富已有的商業生態圈,促進生態圈的演變;要么顛覆商業生態圈。
開放式創新創業模式的存在,為大企業的轉型成長創造出了持續的動力。在快速變化的時代,僅僅懂得創新創業是遠遠不夠的,你還需比別人更快的實現創新創業,掌握三大創新創業的路徑,全面釋放組織的創新創業活力,你的企業就可以擁有未來!

您也可以關注我們的官方微信公眾號(ID:ctoutiao),給您更多好看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