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到公元零一年,怎么做新媒體?

說到自媒體大家都認為是個時髦的詞,其實自媒體自古以來就不是什么新鮮事。客官請看從古時候的田間地頭的聊天吹牛,到商販酒肆的招牌,從現代辦公室的茶水間八卦傳遞,到街頭的廣告霓虹,那個不是自媒體。明明是傳統的事情加上個互聯網,非要整出個互聯網+。陽光下還真沒什么新鮮事,新鮮的是對自己。無論是創業,還是媒體,還是愛情和生活大體古人都經歷過了,只是我們自己沒經歷過在這里為賦新詞強說愁。
?
好吧,在說自媒體傳播的是什么之前,我們先說說渠道。
?
華夏5000年的歷史中,一直有正史和野史,除了國家大事通過史官這個最早的媒體人記錄以外,其他的傳播都民間的書稿,族譜等自媒體方式分散傳播的,而且傳播范圍都是非常有限的。到了有報紙,雜志,廣播,電視以后開始形成中心化的媒體傳播。以前我們有個中央電視臺,要想出名,要想做廣告都要去那,所以30年前最大的新聞就在這個新聞媒體發生,每年的標王花了多少錢都是老百姓茶余飯后津津樂道的。15年前有了湖南衛視和各種衛視,似乎大家的注意力就開始被分散了。5年前有了微信,有了移動互聯網大家的關注又從電視屏幕被拉到手機屏幕了。但是這期間有個重大的轉折和變化,人們的關注點開始從相對單一的媒體轉型到各種各樣復雜來源的媒體,變成了一個不可逆的趨勢,目前也沒有看到那個媒體可以再一統江湖。幾千年來海量信息的傳播渠道一直是分散的,未來也是一樣的。
?
回到題目,自媒體到底傳播什么。上個周末墨魚開始整理自己的微信里的“我的收藏”竟然用半天的時間刪除了600多條當時被標題黨打動,然后果斷收藏等待“有時間的時候”再看看,然后就永遠沒有時間再看的所謂好文章。目前自媒體上傳播的多數是一些碎片化的信息,大多都是希望通過標題擊中讀者一個心里上的認同點或者脆弱點。但是內容和標題不一致并沒有帶來真正的營養,當讀者被雞湯包圍,甚至泡在雞湯里洗澡的時候,那些傳播雞湯文,沒有原創能力的所謂自媒體會開始慢慢死亡。
?
我們村的人最關心的就是我們村的事,當然縣城里的和國家大事我們也關心,到了現在也是一樣,人們的需求是多樣化的,我們最關心的還是自己興趣相關的主題,這帶來了需求的多樣化和供給的多樣化。作為自媒體平臺的提供者還是需要想想到底誰是客戶,客戶需要什么。自媒體總是自嗨,而能讓讀者HIGH的不多,而能認真讀書的讀者說實在的現在也不多了。在這樣的情況下是滿足受眾還是繼續自嗨還真的是個兩難的事情。
?
現在移動互聯網下創業最多的項目都是APP類的,這些APP絕大多數都是媒體屬性,如果大家都來用就會怎樣怎樣,我們聽到的創始人大多都是這樣說,可怕的是絕大多數人沒有搞明白,你們村的事情我不關心,拜托不要假設我會關心你們村的事情好吧,應用其實都是死在這個上面了。APP不是商業模式,APP背后的運營才是。
?
沒有一個媒體可以統一江湖,媒體平臺倒是可以,所謂的APP應用如果您忽視了媒體屬性都是一條不歸路。到底傳播什么,吸引誰,達到什么目的都沒什么新鮮的。看看以前成功的自媒體,同仁堂,腦白金,孔子。
?
您也可以關注我們的官方微信公眾號(ID:ctoutiao),給您更多好看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