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眼當下,眾多大企業仍然是全球經濟發展的主流力量,占據著舉足輕重的地位。之所以形成這么多的大企業,實際上是符合經濟學基本規律的。
企業之所以會存在,是因為市場運行存在交易費用。市場交易過程中會產生“交易費用”,時間成本、資金成本的增加,也會加大交易費用。這時,人們就會聯合起來,組成企業,以降低交易費用。因為企業實際上是一個小的計劃經濟,它取消了個人之間的交易,改由企業家來配置生產要素,所以可以節省交易費用。
但是,伴隨著互聯網的迅速發展,企業的交易成本結構也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過去市場中不具優勢的活動,通過互聯網大幅度降低成本,導致過去企業內部活動實現市場化、外包化。由此,我們可見,大企業存在的經學基礎面臨挑戰。
?
傳統的大企業都是有明確的邊界的,未來企業之間的邊界一定會被打開,大量的內部業務會開放給市場,通過市場協同協作來完成。這樣一個趨勢的形成,除了互聯網帶來的交易成本降低之外,還得益于互聯網帶來兩個重要趨勢。
知識型員工、人才在完成本職工作之后,實際上還有大量閑余時間,讓頭腦處于一種空轉狀態(大腦處于空轉的狀態,沒有去思考任何有價值、有意義的事清)。如果將他們的智慧集成,就會創造極大的社會財富。這也解釋為什么現在互聯網上能夠利用大量社會協同,創造了巨大社會價值的現象。
由此可見,認知盈余是廣泛存在的。但是到目前為止,我們看到的利用互聯網社會化的協同協作,還用于非盈利事業。那么,如何將這種認知盈余運用到企業發展中,變成企業的經營和管理行為,成為當下我們要去思考的課題。
?
互聯網經過30多年的發展,目前已經培養了一大批的網民,而在這個網民里,有相當的一部分人成為了網絡游俠。
這個群體的存在,對未來企業的組織形態產生了重大的挑戰,就像當年英國的圈地運動造成了大量的失地農民,這些農民成為無產者、工人,正是因為這樣的勞動力促成了大工業革命和資本主義的快速發展。
那么,網絡游俠的存在,同樣也促成了新的組織形態形成。未來企業里實際上是沒有明確的邊界的,大量的工作由網絡游俠承擔,而網絡游俠和企業只有短期的契約關系,并沒有雇傭關系和合伙關系。網絡游俠可以憑借自己的興趣,承接來自多個企業的任務,一旦任務完成,契約結束。因為一個任務集結在一起,又因為任務的結束各自分散,去尋求新的挑戰。這可能成為未來企業一種新的組織形態。

對于封閉慣了的傳統企業而言,要進入新的時代,必須有能力實現四個關鍵點的跨越:
趨勢已經形成,封閉只會死亡。近期,國務院下發文件,鼓勵7000萬體制內的從業人員打破“圍墻”障礙,積極走出體制,投入創新創業事業,這也為眾包的發展提供了強大的生源軍。
在美國,眾包廣泛流行,寶潔公司曾經有50%的產品由網絡上的專業技術人員承接的;在中國,海爾也打造了屬于自己的開放創新平臺-HOPE,旨在利用平臺整合社會智慧,促進海爾的創新創業,同時,具有創新意識的海爾也提出了“讓世界成為我的研發中心,讓世界成為我的人力資源部”的響亮口號,以開放的姿態迎接挑戰。

警告:那些還在恪守邊界的企業,安穩的日子已經到頭了,要么在開放中重生,要么在封閉中死亡,這樣的趨勢沒有任何一家企業能逃過。
作者:郝聚民(潤灣聯合創始人) ? ?來源:上海靈眾(ID:shanghailingzhong)
您也可以關注我們的官方微信公眾號(ID:ctoutiao),給您更多好看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