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下互聯網時代,多數傳統大型企業都遭受小企業毀滅式的沖擊:支付寶在對中國銀行業務進行蠶食;滴滴打車、Uber正在對中國出租車行業進行完全顛覆。
這樣的案例每天都在上演,大企業在面臨創業型公司競爭時,似乎只能等待被顛覆。
而漸漸意識到時代困境的大企業,對于這種被顛覆的可能性,已經開始奮起反擊。然而,徹頭徹尾的錯誤反擊策略,非但沒有力挽狂瀾,反而導致大企業與小企業矛盾更加激化,加速了大企業的滅亡。
之所以能稱之為大企業,就是因為大企業從過去的業務當中聚集了大量的資源,比如制造資源、研發資源、供應商網絡、銷售網絡、品牌及渠道,甚至于大量的客戶數據,同時這些也是傳統企業的優勢。

然而很多大企業與小企業競爭時,卻扔掉這些資源,喪失了大企業得天獨厚的優勢。所以,當大企業采取與小企業一樣的動作時,絕對不是小企業對手,失敗也是注定的。失去了節奏,大企業最終被小企業帶入其所擅長的領域,因此大企業必須結合自身優勢,做好轉型升級,否則就是將自己逼上絕路。
大企業想要和小企業競爭,就必須徹底的轉變游戲規則,利用自己的強項,把現有的優勢發揮到極致。
大企業與小企業的競爭不應該是一城一池的競爭,相反是主動將自己平臺化,主動釋放資源,讓小企業在平臺上實現創業,使競爭關系轉變為合作關系。這種商業模式,國外最典型的就是蘋果與谷歌兩家企業。
蘋果公司從來不和任何一家APP開發的公司爭奪市場業務,而是開放底層的應用程序接口(API),讓大量的開發者利用它的操作系統開發APP,再利用APP Store賣出。在這個過程中,所有的APP創業團隊都成為了蘋果的戰略伙伴,蘋果一夜之間在全球擁有了上千萬人或上百萬企業的開發團隊,這就是生態圈的力量。
谷歌:開放共生,生態互建
谷歌公司在很大程度上也是生態型的企業。谷歌公司不僅鼓勵內部員工利用業余的時間去推動興趣項目,實現創新創業,同時大量收購外部的新創企業放在自己的平臺上,進行孵化和成長,這樣一種生態圈理念大大促進了新項目的發展和成長。
大企業平臺化,一方面促進了小企業的快速成長,讓小企業短時間內具備完善的生態圈支持,獲得強大發展的動力;另一方面大企業通過平臺化,轉變了自己的商業模式,通過小企業的項目和活力來實現轉型升級。這是一種典型的大企業平臺化、生態化,通過互利共贏的關系與小企業協同發展。
世界上很多大型企業都具備這樣的特質——平臺化。大企業將自己打造成更具包容的平臺型、生態型的企業,實際上就轉變了自己的角色,不再簡單的是一個市場上與小企業競爭的主體,而是小企業的“媽媽”,成為一個孵化者、幫助者,通過成就別人而延續了自己,而這樣的企業在互聯網時代才真正具備未來。

韓都衣舍正是用這樣的模式打造了一個開放型平臺。韓都衣舍通過把自己的品牌服裝打造成為電商平臺,集合線下供應鏈體系,開放給創業團隊,實現三個人(銷售、設計師、采購)就可以成立微小合伙企業,利用韓都衣舍的電商平臺實現創業。利用這個模式,韓都衣舍打造了一個天然的孵化平臺。
這樣的做法都非常值得傳統企業去借鑒。那些還在和小企業進行直面肉搏的大企業,基本上來說沒有發揮的優勢,其實也就是定錯了位。
抓到時代趨勢,認清大企業與小企業的關系,華立集團成為浙商中最早提出轉型的一家民營企業。通過開放自己的資源,致力于通過整合、吸納外部的創業團隊,為大健康生態圈打造。華立集團相信:未來,大企業開放資源,與小企業協同成長,將會成為中國創業、大企業轉型非常有效的路徑。

基于這樣的思考,靈眾投資提出第五代孵化器。所謂第五代孵化器就是將大企業的產業資源、內部的創業團隊導入到平臺上,實現新創企業和傳統企業的合作,共同打造未來的商業生態圈。
作者:郝聚民博士(潤灣聯合創始人) ? 來源:靈眾投資(ID:shanghailingzhong) ? ? ?
您也可以關注我們的官方微信公眾號(ID:ctoutiao),給您更多好看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