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5年,在整個大經濟背景都低迷蕭條的情況,保險行業反而成為一枝獨秀,過得無比滋潤。根據保監會數據,2015年保險業約實現利潤2823.6億元,同比增長38%,創下了歷史最高紀錄。最值得一提的是,2015年保險公司在資本市場混的也是“風生水起”。
2015年,在二級市場上保險被認為是最有錢人性的“金主”,雖然屢被稱為“野蠻人”,但險資舉牌也構成了一道獨特風景線。據不完全統計,2015年共有10家保險公司累計舉牌36家上市公司股票,投資余額為3651億元。其中,安邦不僅舉牌金融街、金地集團、民生銀行、同仁堂……還與前海人壽一起舉牌萬科A,一時間將險資舉牌推向“風口浪尖”。
險資“財神爺”還活躍于一級市場,目前險資投資股權空間近1.4萬億
事實上,從二級市場到一級市場,除了和險資投資風格不匹配的天使投資,險資的投資范圍正在不斷松綁。截止2016年3月底,中國保險業總資產達13.85萬億元。按照保監會此前規定,保險機構10%的總資產可用于投資未上市企業股權、股權投資基金等相關金融產品,也就是說未來有將近1.4萬億元的險資配置于未上市企業股權、股權投資基金類資產。
險資和PE之間的關系已越來越親密。根據清科集團旗下私募通數據的不完全統計,截止2016年5月,已有77支基金獲得險資投資,包括國發創投、鼎暉、弘毅、九鼎、中信產業基金、TPG、KKR等人民幣和美元PE以及一些市場化VC、夾層基金,規模或超2000億。
日前,保險投資網發布《2015年PE機構排名報告》,排名主要依據募資事件、投資事件、退出事件三個指標。最終統計結果顯示:2015年位列前10名的PE機構分別是:蘇州國發創業投資控股公司、鼎暉投資基金管理公司、蘇州元禾控股公司、弘毅投資、中信產業投資基金管理公司、昆吾九鼎投資管理公司、紅杉資本中國基金、航天產業投資基金管理公司、深圳基石創業投資管理公司、深圳市同創偉業創業投資公司。
險資的資金期限與PE的長期投資方式具有天然的契合性,因此對于PE機構來說,最理想的LP(有限合伙人)對象莫過于保險機構資金,未來3-5年保險資金或成為中國PE界最大的資金來源。
保險資金玩轉PE的三種入市途徑,投資標的主看大健康、大消費、大金融
從2010年9月保監會發布《保險資金投資股權暫行辦法》,到2016年3月發布《關于修改保險資金運用管理暫行辦法的決定(征求意見稿)》,保監會、國務院發布了一系列關于松綁險資運用的政策,詳情見下表。

私募股權基金具有5-7年的投資周期,流動性相對較低,這與保險資金的匹配度非常高,因此保險資金是僅次于養老基金的最適合投資于私募股權的機構投資者。從保險公司角度來看,中長期股權投資項目具有較穩定的回報率,是投資組合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據中國保險首席信息官(CIO)調查顯示,股權投資是2016年保險公司重點關注以及愿意增加投資意愿的三大領域之一。
保險這種大體量資金進入PE領域的路線圖一直備受關注。目前險資參與PE市場的主要方式有三種:保險資管直投(股權收購)、以LP身份參與基金(間接投資)、保險系PE基金直投(險資設立PE)。對于不同的主體,保險資金在投資方向上所受的限制不同,但對資金安全和收益穩健的要求卻一直保持高度一致。
保險資管直投(股權收購):以股權收購方式進行投資的險企,大多成為了投資標的的控股股東,結合過往保險資金投資實例可以發現,大健康、大消費、大金融、海外投資已成保險資金股權投資的重點領域,投資標的也都是發展穩健型。
比如螞蟻金服,兩輪融資后估值600億美元:2015年7月,中國人壽、人保資本、新華人壽、太平洋保險各出資9億元,分別占股0.5%;2016年4月,中國人壽等多家保險機構參與了其B輪45億美元的跟投。
比如Uber中國,兩輪融資后估值70億美元:2015年1月,中國人壽、太平洋保險都參與了其20億美元的B輪融資。還有中糧我買網,3輪融資后估值超10億美元:泰康人壽(還投過華大基因醫學、優信)參與了其2.2億美元的C輪融資。
以LP身份參與基金(間接投資):從投資標的來看,險資更偏愛與政府機構有關的基金產品,比如:2015年11月05日,中國平安集團與工業和信息化部、國家安全生產監督管理總局與國家開發銀行、簽署協議,組建國內首支安全產業發展投資基金,規模達1000億元,擬重點支持安全領域新技術、新產品、新裝備及新服務業態的發展。
從合作機構看,險資更偏愛與國內外一流的PE機構合作,分享其投資成果。險資LP在選擇GP(普通合伙人)時可以說是“千里挑一”,對其整體資產規模、單只基金規模、退出項目、歷史業績都有要求,其中對管理團隊專業性和從業經驗的要求更是達到“超高配置”。

點擊圖片查看清晰大圖
險資LP投資PE基金的主要有兩個發展方向:一、主動管理型基金,主要看好新興市場、有投資潛力的行業以及代表未來消費模式和方向的行業;二,專項基金,可能主攻混改、并購等風險容易識別的項目以及和不動產、優先股、PPP相關的夾層基金。
保險系PE基金直投(險資設立PE):目前為止,險資設立PE(保險機構作為GP獨立發起設立股權投資基金)雖然已破冰但案例并不多,并且保監會直接給險資PE基金劃定了一定的資金額度和投資范圍,在所限范圍內的投資會有比較大的自主權。
公開數據顯示,目前已有兩家:一家為光大永明資產管理公司聯合安華農業保險、長安責任保險、東吳人壽保險、昆侖健康保險、泰山財產保險等險企成立的合源資本,成立于2015年3月,注冊資本1億人民幣,已投資航班管家、帝聯科技、道一信息、信中利等。一家為陽光保險集團單獨發起的陽光融匯資本,成立于2015年1月,注冊資本5000萬元人民幣,已投資妙健康、九九久、尋球科技等。
有業內人士總結,盡管參與時間不長,目前保險資金涉足私募股權的比例也非常低,但是絕對金額已經顯現,險資進入一級市場可以撬動更多的社會資本進入創新創業領域。而根據保險投資“穩健、安全”的原則,以及相關監管要求,未來保險資金的投資依然會主要集中在大健康、大消費、大金融等領域。
(來源:投資界)
【免責聲明】本文為私募通轉載內容,僅代表原文作者觀點,如版權爭議,請聯系我們!
2023-11-14 清科研究中心發布了 《衢州,打造長三角創投新勢力“第一城》的文章
2022-06-20 清科研究中心發布了北京市朝陽區企業融資路演系列活動—數字經濟專場的活動
2022-03-04 清科研究中心發布了引鳳筑巢·融金朝陽——北京市朝陽區企業融資路演系列活動 專精特新專場的活動
2022-03-04 清科研究中心發布了百家基金進航城-數字經濟專場的活動
2022-02-23 清科研究中心發布了 《清科創業旗下PEDATA MAX全新升級!》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