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30日消息,訂閱式鮮花供應商 “花+” 已于近日完成7000萬人民幣A輪融資。本輪由聯(lián)創(chuàng)投資領投,光合創(chuàng)投、遠鏡中國、和盟創(chuàng)投、國灝創(chuàng)投等機構跟投。這是花 + 在一年內(nèi)完成的第三輪融資。這輪融資完成后,花 + 將投入更多精力來保證花的新鮮度。
花+ 是一家主打鮮花原產(chǎn)地直采及按周預訂服務的O2O平臺,主要針對鮮花的日常消費應用,提供相關服務。
和“花點時間”、“愛尚鮮花”等公司類似,花+想挖掘的也是女性在鮮花領域的購買力。簡單來說,花+將鮮花視作快消品,專注日常家庭自用這個使用場景,做訂閱服務。鮮花每周配送一次,價格定位在較親民的每月98元/4束或168元/4束。
后端供應鏈上,花+主打產(chǎn)地直達概念,流程可拆解為“提前預測需求+花源控制+干線運輸+打包分揀+終端配送”。36氪曾對整個過程做過詳細介紹,在此簡單做個回顧:
“花+”在后臺設有一套算法,能夠根據(jù)用戶信息(比如同一個辦公室不能送相同的花束、新老用戶收到的搭配不同等等)以及鮮花的價格波動自動形成采購訂單,并發(fā)送到公司合作的花源基地。
花源基地收到采購訂單,就會開始著手采摘。“花+”在花源端采取了買斷+合作兩種方式,花田和基地總面積一千多畝。基本位于云南省,產(chǎn)地相對集中。
鮮花被采摘下來之后,一般在當天晚上就會通過空運形式送達北京、上海、廣州、成都等城市。由于摘下的鮮花都是未處理的狀態(tài),在鮮花落地后,就會被送往城市倉庫進行分揀打包。
在最后一公里上,“花+”則是整合了多家物流配送公司,根據(jù)訂單的密度、距離等維度進行分配,以期優(yōu)化配送效率。除此之外,公司會在各個城市設立短物流配送點及自提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