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創業維艱
玉汝于成
創業維艱,創業需要勤奮。我們看看身邊的創業者,無一例外地晚睡、失眠、加班、思考、開會、見人……創業圈匯聚了幾乎最勤奮的群體,然而創業卻是一件九死一生的事情。如果足夠勤奮就能成功,為什么最勤奮的群體,成功率最低?
?
我們聽了太多的堅持就能成功,少說話多做事,以目前大多數人的勤奮程度還用不上拼智商,重執行力。于是我們信念堅定,目標遠大,執行力強,精力旺盛開始艱苦創業。遇到問題歸因為不勤奮,做的還不夠極致,然后投入更多的精力。
?
人腦是認知吝嗇的,能其基本運行規則是:不需用腦時,不用腦,需要用腦時,也不用腦。得到不夠勤奮這個答案很容易,而一旦有了一個原因,對于解決問題就會有一種掌控感。
?
但是,“不夠勤奮”不過是一句不可證偽的雞湯方案。這種雞湯容易將我們引到思維的全知遮蔽盲區。你不能說它錯,但是放之四海皆準的答案往往就是一個無效的答案。它無法高效地引導幫助解決問題。
?
勤奮確實是大部分人遭遇問題時第一個想到的解決方案。堅持就能成功,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這是正確的常態,但得有前提。
?
?
創新大師——克萊頓·克里斯坦森提出的顛覆式創新理論講到,只專注于他們認為該做的事情,如服務于最有利可圖的顧客,聚焦邊際利潤最誘人的產品項目,那些大公司的領導者一直在走一條持續創新的道路,而恰是這一經營路線,為顛覆性新技術埋葬他們敞開了大門。
?
在認為該做的事情上無比勤奮,還是會走向“亡”。以諾基亞為例,他們的戰術勤奮就是失策。諾基亞CEO說:我們并沒有做錯什么,但不知為什么,我們輸了。他本應該對顛覆性技術有所預見,但卻無動于衷,直至為時已晚。
?
這一悲劇之所以發生,是因為現有公司資源配置流程的設計總是以可持續創新、實現利潤最大化為導向的,這一設計思想最為關注的是現有顧客以及被證明了的市場面。?戰略上沒有根據顛覆式技術(安卓系統)做出及時的調整。再多的戰術勤奮也無力回天。
?
戰術改變和戰略改變涉及到解決問題的兩個層次:
?
戰術的改變是在系統內的變化,所采取的措施只是使事物從同一個系統內的一個狀態遷移到另一個狀態,系統本身的結構并沒有發生任何變化,因而系統的行為也沒有發生改變,有時反而得到了加強。這時就會出現天道不酬勤,勤奮無用。
?
戰略的改變是系統本身結構的變化,無法從系統本身產生,只能從系統外部引入。這種做法是反直覺的、跳躍的。但是是解決問題的關鍵。所以解決問題時,勤奮只在改變系統結構的指導下才有效。
?
我們會把勤奮作為默認選項,但是請記住,這個選項明顯是有邊界的。
?
?
如果你堅持做你的項目最能說服你自己的原因是:“我已經在這個事情上投入了太多的時間金錢精力,如果就此放棄,太對不起自己也對不起支持我的人了。”那么該想想,你是否已經陷入了沉沒陳本謬誤陷阱。而你的努力也許只是在增加沉沒成本。這個階段的勤奮,不僅解決不了問題,而且越勤奮,越糟糕。
?
不讓過去發生、無法收回的成本影響現在的決策才是明智之舉。同時創業者要控制試錯成本,及時止損。
?
我們有古訓“磨刀不誤砍柴工”。這個商業世界里砍柴的人居多,他們體力好,執行力強,目標遠大,信念堅定,在砍柴這件事情上很勤奮。然而你是否愿意勤奮地磨刀呢?
來源訂閱號:斧投邦
您也可以關注我們的官方微信公眾號(ID:ctoutiao),給您更多好看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