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類社會,無論是從最早的原始人,還是從圣經中的亞當夏娃時期,那時的人類什么都沒有,只擁有一雙手。但是人類和動物有一個最大的區別,人類用這雙手創造了工具,人類生了火,制作了茅打獵,制作了輪子,從原始的狩獵文明到后來的農耕文明,都是通過人類的智慧慢慢的一步步實現。當發展到資源相對富足,從原來的只能自給自足,到后來當生產力超越了自己的需求了,于是產生了交易。
后來人們發現可以用自己生產的物品交換到自己并沒有生產但是卻需要的東西,我們就不需要再自己生產了,于是就有了專業人才出現,俗稱專家。專家的本質其實是對自己能力的一種外包,然后我們產生了第三產業,也就是服務業。
計算機的本身也是一種工具,計算機的發展和人類的發展也是一樣的,最早只是幾個大學生自己閉門造車,自己研究計算機,經過很漫長的過程才實現了計算機的產品化,一直到我們今天的計算機發展。而我們現在使用的軟件曾經也不是像現在一樣這么便捷和富有人性化。
曾經的軟件是需要自己寫程序的,每一個人想要運行一款軟件都需要自己動手寫一個程序,但是后來發展出現了存儲,發現了自己做得代碼可以給別人用。于是有很多人發現了商機,心想為什么不自己可以寫代碼,要用別人的呢?為什么不自己做軟件呢?在以前網絡架構不夠強大的情況下,所有的軟件都需要自己寫,然而互聯網改變了這一切,當網絡基礎設施發展到了足夠的水平,就有了我們今天便捷的應用軟件。就像是以前沒有高速公路,都是小路泥路,然而當高速公路出現了,我們就沒有必要走小路了。
互聯網足夠優秀了,就開始對數據中心這個業務有了需求,以前是有機架,建造數據中心等于自己造一套房子,造價費用太高了,通常是運營商造的,其他公司租用他的電、網絡和物理空間。當計算機發展的足夠好,數據中心就不用租了,公司租數據中心是為了放硬件,而放硬件的本質是為了放軟件,我們使用計算機其實不是在跑硬件,而是在跑里面的靈魂,也就是軟件。
云計算是計算機能力足夠強大才能夠產生的。比如我們在很多年前都只知道淘寶,也就是單一的電商,然而當淘寶,或者說阿里巴巴的IT能力已經超出了他的需要,他就拿出來提供給更多的人租賃,于是就有了我們現在所熟識的阿里云。
無論是IaaS, PaaS還是SaaS,他們的本質是一種商業模式,是通過服務的方式售賣,不是傳統的貨物交易,也就是物物交換。就像是如果我們想吃自己發現的一款美食,沒必要一定親自去買新鮮的食材自己加工,而且我們自己制作的話,成本和質量不一定有所保證。
從商業模式角度,云計算的本質是生產力過剩之后的租賃交換,只是被包裝了云計算的概念。在06年AWS出現的時候,還沒有云計算的定義,是09年谷歌提出了云計算。事實上一切跑在互聯網上的業務都可以說是云計算,而且已經深入了我們生活得方方面面。
云計算在狹義的通常指IAAS。而更精準的說法,其實是用云計算的方式提供基礎設施。更多的人以為云計算就是網盤,這個取名xx云的軟件,其實他們只是以云計算的方式提供個人存儲。再比如我們一直在用的即時通訊軟件,QQ、微信、釘釘......,其實都是使用云計算的方式提供通訊服務。
這里我們要提出OTT的概念,就是Over The Top,其實上層應用會有更大的價值。云計算如果用亞當斯密的“國富論”理解的話,其實云計算的產生是人類社會發展的必然趨勢,租賃就是對人類能力和天賦的解放。經濟學的本身就是資源配置,從經濟學來說,OTT是讓我們的經濟向更高層面發展,無論是私有云公有云還是混合云最后都是大一統的過程。其實有一個現象,就是我們發現對的東西都是非常相似的,比如手機,曾經的花樣百出到現在都是長得非常相似。云計算也是一樣,經過發展,最終都會趨于統一。
本文內容由上海駐云信息科技創始人CEO蔣爍淼提供 駐云女學霸整理
好啦~本文到這里就結束了,同時,如果喜歡我們的話就趕緊訂閱我們吧~~~每天定時推送新鮮干貨~~~也可以關注我們的微信公眾號:架構云專家頻道 每天同步更新喲~~~
您也可以關注我們的官方微信公眾號(ID:ctoutiao),給您更多好看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