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5日消息,光線傳媒入股貓眼電影,據了解光線傳媒與美團點評交叉持股,光線傳媒通過旗下公司入股貓眼電影,貓眼電影此次獲得光線投資可能遠超 20 億。而且,作為交易協議的一部分,王興將加入光線傳媒董事會。
4月11日,美團宣布正式分拆貓眼電影業務,讓“新貓眼”成為一家完全獨立運營的公司。同日,光線傳媒發布停牌公告,稱“正在籌劃重大對外投資項目,涉及的領域為互聯網及文化行業相關,公司投資金額預估為10-20億人民幣之間”。
2016年4月26日,微影時代正式宣布完成C+輪融資,加上此前的C輪融資,兩次融資總額達到45億元,公司估值20億美元,被稱為史上成長最快的“獨角獸”企業。
不到一個月,5月15日,阿里巴巴影業宣布, “淘寶電影”獲得17億元的A輪融資,“淘寶電影”更名為“淘票票”,整體估值達到137億元,創造行業紀錄。
根據第三方數據,2016年第一季度,貓眼電影仍以微弱優勢占據電影在線票務市場最大份額。在對手估值均高達百億的背景下,貓眼電影的估值究竟是多少?
2016年第一季度,貓眼電影以22.%的出票量占比位居榜首。雖然仍然保持行業第一的地位,但貓眼與其他平臺的差距明顯縮小,百度糯米、微影時代以及淘寶電影的占比分別是20.1%,13.9%和10.6%。
這種局面與一年前王興所描述的“一家獨大”已經截然不同。除了市場份額下降,貓眼還屢屢被曝出與院線關系緊張。
2015年7月,貓眼電影被曝試圖通過票補來控制萬達院線(002739,股吧)的排片計劃,結果遭到萬達的整體封殺。這一消息隨后被雙方否認,卻將在線票務平臺與院線之間的利益博弈被搬到臺上。此后,星美院線停止與貓眼合作,與新股東百度達成深度合作伙伴關系,同樣讓貓眼遭受打擊。
面對困局,貓眼也意識到轉型的必要性。不甘心止步于“賣票”角色的貓眼,開始嘗試切入電影產業鏈的上下游。
從2015年開始,貓眼啟動電影投資。根據媒體報道,貓眼參與投資、發行了包括《心花路放》、《港囧》、《美人魚》在內的30多部電影。
與優質電影項目資源對接成為貓眼轉型的重要方向。王興此前的公開信更是指出,貓眼要向電影上游滲透,通過資本運作,與行業資源深度對接。
此次與光線的“緋聞”讓外界猜測,光線傳媒可能就是王興所尋找的“行業資源”。此前,貓眼和光線傳媒已有多次合作,包括《港囧》、《美人魚》等爆款電影均是由光線傳媒投資,貓眼獲得了線上發行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