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整理| Yolanda
現今社會,車子在一定意義上決定了人們活動范圍和眼界開闊的程度,其重要性可見一斑。5月14日圓滿落幕的2016初橙·中國互聯網+汽車出行大會就汽車出行行業展開了諸多的精彩分享。
作為車后市場的重要組成部分,車險,更是魚龍混雜,讓人難辨是機遇還是危險。屈麗佳(靈犀金融 CEO、阿里校友)作為車險行業的資深大咖,親臨大會現場,解析車險行業的各種坑,并給出了應對措施。
{以下是屈麗佳演講整理}
保險是一個水非常深的行業,而要做好保險,這里面也有非常多的“坑”:
首先,車險來是低頻的需求是沒有辦法直接TOC的,我們一直做開放平臺,三年來一直和互聯網保險打交道,2012年做互聯網保險,互聯網的滲透率是1.9%左右,今天已經達到9.2%。在3萬億的保險市場里,互聯網保險只占很小的數字。
這個行業有很多玩家:一是BAT這樣的用戶玩家;二是保險公司,做保險互聯網改造了很多,傳統的土豪、互聯網第三方平臺,去年互聯網保險忽然成為一個新風口,創業者超過100人。但水比較深,深到什么程度?
車場景的平臺有很多訴求:一類是違章查詢,一類是百度地圖這些工具類的APP向保險轉變增加粘性,一類是洗車保養類的,也希望通過車險連接自己的服務。做車交易的,雖然產品牌不同,但產品是類似的。出行行業里有很多創業公司,新車交易、二手車交易、車貸等,很多都想增加保險的收入,增加每個用戶的估值。做媒體類的,比如汽車之家也和我們合作,因為他們不做保險,但要培養用戶在它們這里的消費習慣。
屈麗佳(靈犀金融CEO、阿里校友)現場分享
為什么保險要切入車險?因為車險是一種高客單價、轉化率高達百分之幾的罕見商品。但是車險有一個巨大的問題:到期問題。雖然客單價很高,但是影響轉化率的因素太多,用戶在網絡上查了三次才會下單,在這個過程當中,還有43.7%的人接受詢價。多達63%的人在購買車險時,會受到代理人渠道、4S店店等的輪番騷擾。過去不能隨時交易,報價需要2-3天,而且只是模糊報價,效率不高,而且與傳統相比承保范圍也有很大問題。
除此之外,傳統的渠道服務非常成熟,車后平臺可以和保養券結合,4S店也可以和保養券結合。在過去一年半當中,現在有部分的互聯網保險平臺開始嘗試小額快賠,甚至是互賠,以后這樣的玩法會越來越多,但走互聯網渠道的保險服務端的優勢還停留在講故事的階段,
品牌派和價格派平分秋色。消費者有自己的體驗,只認準大公司得保險,那么車后平臺和保險公司直聯的優勢體現在哪里?當然,有一種類型的消費者是價格派,他們是老司機一類的消費者,對價格很敏感,會想盡辦法讓平臺價格更低。
費改全面施行后,網銷15%的價格優勢不再明顯。網銷和傳統界限模糊后,本地費用政策隨行就市,一片混亂。有可能今天和保險公司簽合同時時百分之二十幾,過了一個月市場上就變成百分之四十幾,因為費用是按天在變化的。理論上網銷渠道可以識別客戶,積累客戶數據進而影響定價、承保,但保險企業尚未做好準備。提高交易效率沒有那么簡單,需要處理很多的情況,包括費用的落地。
當前,線下車輛(含運營)僅有30%能在線上投保,車險最大的好處是沒有庫存,無需發貨,只是有核保的問題。
如果是在車相關的場景創業,現階段可以將車險作為一個利潤增長點,但要做好準備:不做車金融可以先做車貸,因為車險可能是第二個增長點,現在還有很多目前沒有辦法解決的問題。
交易的效率其實是一個真命題,比價平臺一定會死,而且死的很難看。做交易效率的封裝就是要把它做成一個引擎,可能短期沒有規模和話語權,但用戶對網絡接受程度本就需要培養,需要全行業進行教育,不是一家之力。如果用戶沒有形成習慣,做再多的事情都沒有用,這是低頻的生意,沒有人會專門為車險做一個互聯網平臺。
費改后,險企把控業務品質變的更容易。費改以后,好車主的定價、折扣系數變大了,營銷費用變低了,但這時若只是做好車主,不做后面的一系列事情,很難達到規模化或者取得很好的利潤。
車險要同時與傳統渠道、車商渠道、險企直營渠道的競爭,我們有一個比較粗暴的論斷:D輪以前不是做保險的,最好不要做車險,坑太多了,不如把車險交給第三方,聚焦核心業務。

您也可以關注我們的官方微信公眾號(ID:ctoutiao),給您更多好看的內容。
2022-02-28 初橙修改了企業名稱
2022-02-28 初橙資本發布了 《懷阿里初心,服務萬千橙》的紅包文章
2022-02-28 初橙資本發布了 《懷阿里初心,服務萬千橙》的文章
2021-08-20 初橙資本發布了 《橙就他人 幸福自己丨傳承阿里味從我做起》的紅包文章
2021-08-20 初橙資本發布了 《橙就他人 幸福自己丨傳承阿里味從我做起》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