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轉型做互聯網在線教育之前,郄曉燁是一個典型的傳統培訓行業從業者,主攻方向是IT的職業教育,從2005年成立尚觀科技開始,僅用4年時間,郄曉燁的公司就在全國擴展了9個培訓中心,很快便確立了市場第一的地位。
郄曉燁告訴希鷗網,其實開培訓學校也是水到渠成的事情,他最開始是一個IT技術男,后來開始做技術講師,最后因為看到了行業的發展趨勢,他果斷抓住機遇成立了培訓公司,但是隨著互聯網不斷滲透進各個領域,他也逐漸發現,雖然自己本身搞的是高端的IT技術,但是在商業模式上,他們還跟“俞敏洪時代”的打法一樣,并沒有什么創新,就是招生、培訓、然后找工作的循環往復,不管公司名氣如何大,“老土就是老土,傻就是傻”,另外隨著互聯網對教育的不斷沖擊,傳統培訓的利潤率也在不斷下滑,自己干了11年也沒有互聯網公司兩三年發展的快。

轉型迫在眉睫。2010年,郄曉燁將自己傳統線下的IT技術培訓全部移到網上,用線上的方式去傳播,也就是現在火熱的在線教育,這種模式大大減少了人力資本和場地的投入費用,當然轉型路也不是一帆風順的,陣痛期必然存在,經過一番摸索后,商業模式進行大變革后的“我贏職場“也于2013年正式上線。
我贏職場是一個IT職業教育在線平臺,提供IT教育課程、分享、工作推介等服務,目前已經獲得數千萬B輪融資。
轉型路上的那些坑 在線教育是個非常燒錢的行當,郄曉燁也不得不將以前賺的錢重新投入進去,他們組建了一個20人的小團隊,年復一年的投入、摸索和耕耘,直到第三年,這個事情才出現轉好的眉目,因為收入進來了,在線教育的“風口“也刮起來了,這就是創業者最寶貴的素質“能堅持”。 “當然風起了,很多豬飛上了天,但風一停,摔死的也是豬。“之前的三年積累沒有讓”我贏職場‘在這場競賽中淘汰,但是談到風口中的日子,郄曉燁也坦言并不輕松甚至很痛苦:因為對互聯網以及風口并沒有足夠深刻的認知,他們不斷去跟思索、琢磨,跟投資人去碰,甚至一度想把自己的房子賣掉。
?“我作為一個傳統行業的從業者,做互聯網行業的時候,本身的話就沒有想清楚,理所應當的覺得只要沾上互聯網,格調和商業模式就更先進,估值就應該更高。但這絕對是大多人都容易進的一個誤區,對于傳統行業從業者來說,不懂互聯網就是不懂互聯網。一個投資人說過一句話讓我印象深刻、體會較深。他說“互聯網是一個劫富濟貧的好方式”,意思就是傳統行業從業者以前賺錢賺得很多,但是一拍腦袋進入互聯網后,原來賺的錢就會像流水一樣花出去。“
?另外郄曉燁認為這里面還需要注意的問題有:
首先做傳統行業的人,一般都覺得自己很了不起。自大的原因是傳統行業的從業者很難做成全國性的企業,一般會固守在一個地方,可謂“諸侯“。因為空間資源的狹小逼仄,這時手下的人如果想出來單干或跳槽,一般要考慮諸多因素,風險也很大。所以對老板會很尊重、惟命是從,這就導致”自大“的產生,另外傳統行業相對于互聯網來說競爭壓力也小很多,也讓老板們感覺良好。
但到了互聯網創業上,這里聚集的是全中國最聰明的一批人,而且這些人都不是省油的燈,另外由于信息的扁平和對稱,比如不同的網站表面上看一樣,但是這個買一送一,那個買一送二,使得競爭一下子就擴大了很多。
?這就跟傳統行業很不一樣,所以傳統行業老板一定要擺正心態,郄曉燁以前也覺得自己很厲害,但是后來發覺一到互聯網,真的變成了小學生,一切得從頭開始去學,從融資到真正做事還是去挖高管必須自己親自上陣,而且一旦做互聯網,就意味著和用戶的關系被不斷拉近。
當然與這些傳統行業中半路殺進來的企業家相對應的就是互聯網創業中的另一個群體,姑且稱他們為“光腳者”,這些人剛畢業或者從某個公司離職,手里的錢主要用來謀生,用來應付生活所需,他們在從事互聯網創業的時候是沒有所謂真正失敗的,哪怕他們做了三四輪最終倒閉,也可以繼續轉變身份為“一個有經驗的連續創業者”,風投還會高看一眼。
“我們的很多競爭對手就是這樣的,他沒有這個行業的底蘊,但沖起來非常快,做起事來也非常極端,這樣的人想要大成的話會很難,但一旦大成,就很容易成為這個行業里的絕對領袖。”

郄曉燁以自己的行業舉例,他的競爭對手就是“光腳者”,因為對手融資早他們三個月,把我贏職場的公司人才用高薪和股權挖去大半,但是在郄曉燁看來,這些極端行為也正是”光腳者“的策略或者弱點:
?”他們沒有底氣,所以需要快速的包裝,讓自己看起來像行業的領頭羊,拿出一組看似漂亮的發展數據,不管這個數字是買來的、騙來的還是合作來的,這個數字一定要靚,讓VC在還沒回過味來的時候就加緊投資,能拿多少拿多少。但內里其實是很虛弱的。“
這兩種不同的思路,郄曉燁也是特別提醒廣大轉型互聯網創業的傳統企業家要注意的。?
新舊業務一定要拎得清 對于很多傳統企業來說,他們希望有所變革,孵化新業務,郄曉燁認為這個初衷是非常好的,但是如果新業務總是被傳統業務拖累,那就沒辦法全身心投入新業務,新業務一定要和傳統業務相互結合,有一個線上和線下的互動,這樣新業務才能產生價值,才能最終成功,這也是傳統企業轉型互聯網很容易踩到的一個坑。郄曉燁建議創業者,如果新舊業務完全沒有關系,要不就把某一方的業務全部賣掉或者直接走人。 不一樣的互聯網融資,資本123 郄曉燁認為對于那些有根基的創業者來說,如果不想稀釋過多股份,他建議在天使輪的時候用自己的錢投入進去。因為投資人往往都是非常精明的,他們雖然對外會把投資額吹成幾倍甚至十幾倍,但他們出的錢是非常少的。 如果需要融資,也要從人脈以及名聲上尋找知名天使,用少一點的股份去換他少一點的錢,這是最劃算的。要讓他們的知名度為你的項目背書,另外知名天使也會幫創業者推薦下一輪的知名投資機構,促進良性發展,我贏職場的A輪融資也全是這么來的。天使看的是創業者人怎么樣,團隊如何等問題。
到了A輪,投資機構不太會關心你的規模到底有多大,他更在意的是你的商業模式是不是夠好,解決了什么問題,能不能持續的發展下去,這時驗證的是你的商業模式。另外郄曉燁認為A輪一定不要找個人投資者,因為個人承受風險的能力是很小的,可能會因為一場變故,比如家庭婚姻等問題,他首先想到的是保全自己的利益,而被投資者往往會很被動。
因為有可能會被這個強勢投資者可能會把控創業全局,甚至可能直接把創始人踢出局,取而代之,他身邊就有這樣的例子。所以A輪投資一定要找專業的投資機構,他們更正規,而且在條款法律上等都有明晰的規定。
所以郄曉燁認為找A輪的時候一定要盡量用最少的股份去換取可支撐發展的資金。另外如果創業者不希望浪費過多時間在找融資上,找FA(財務顧問)也是非常好的選擇,郄曉燁當初在這上面就吃了虧,當時他一聽到要找投資中介(即FA),心理立馬就有抵觸情緒,因為覺得中介普遍不靠譜,還不如自己去找 ,另外他也非常相信自己的表達能力,但是出去談了30多家后,碰了一鼻子灰,沒有一家成的,原因還是因為是從傳統行業過來的,對互聯網缺乏認知,再者這里也好處多多,很多FA業務都是最后如果不能給創業者帶來收益,他是不能拿到這個中介費的,另外FA也可以起到中間人的撮合作用,方便跟投資機構談價。
所以找FA也是郄曉燁非常寶貴的教訓,最早就是因為沒找FA,所以A輪比競爭對手晚了3個月,從而處處被動,錯失發展良機。
到了B輪,投資機構要看的是真實的數字,還有數字所表明的發展趨勢,以及產品能不能給用戶創造真正的價值,所以這一輪中,商業模式、用戶規模以及收益都打磨的很不錯了,完成了這一輪,如果企業的故事講的好,是可以在國內上新三板的。如果最后創業者有幸走完C輪,那基本上也就奔著上市而去了。
?

希鷗網2016Funwork-中國創新創業領袖峰會暨頒獎盛典在7月16日即將在北京舉行,添加微信:yuwenhui2016 了解峰會詳情。

?
?
您也可以關注我們的官方微信公眾號(ID:ctoutiao),給您更多好看的內容。
2023-11-29 希鷗網發布了 《希鷗網:創業十年榮耀獎,致敬了不起的創業者》的文章
2023-11-15 希鷗網發布了 《三板斧論壇:創業的進階-中科奇勝CEO李琦將出席第九屆金鷗獎盛典》的文章
2023-11-07 希鷗網發布了 《致敬創新:Hospure赫純獲評第十一屆創新創業論壇行業影響力品牌獎 》的文章
2023-11-01 希鷗網發布了 《淺析大學生創業的雙面性》的文章
2023-11-01 希鷗網發布了 《鼎恒國際聯合創始人張舜韜登上納斯達克大屏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