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要內容
姚勇杰這三個字,創業者應該都不陌生。
2011年浙江省財政廳為參股姚勇杰的基金曾專門做了三萬多字的調研報告,報告顯示,近3年來姚勇杰和他的團隊所投資的8個項目的IRR(年均回報率)高達300%。
T恤、牛仔褲、雙肩包,親切平實,當姚勇杰出現在記者面前時,很難讓人相信眼前這人就是浙江凱維資本董事長、暾瀾天使基金創始人。

緣定創投
姚勇杰畢業于湖南大學建筑系,在湖南,他把江浙人的精明和湘湖文化中敢于擔當、努力踐行的特質很好地融合,大四時他就在海南、深圳等地接一些設計的單子,獲得了人生的第一桶金。
大學畢業后姚勇杰被分配到浙江省建筑設計院。從一個月入上萬元的學生變成每月拿700元基本工資的職工,姚勇杰覺得落差很大,加之一件突然發生的“誤會”,姚勇杰決定辭職離開。
1997年,姚勇杰下海創業,他開辦過設計公司,創辦過文化傳媒公司,還當過房地產公司的董事長。2008年金融危機席卷全球,國家也對房地產業進行調控,姚勇杰果斷把項目轉手,退出房地產業,尋找新的機會。
姚勇杰重點研究了四個國家的產業特點:“法國擁有很多時尚消費類的著名品牌,但引不起我內心的興奮點;德國是全球‘精良制造’的代名詞,但‘中國制造’也日新月異,同樣也沒有引起我內心的共鳴;日本重在模仿與應用,缺乏本質上的創新,后繼乏力;美國是當今世界上最強盛的國家,我發現它的強盛源于創新和金融。”
于是,姚勇杰確定了他終身的奮斗方向:用資本手段推動科技和創新在中國的發展。
像天使一樣去投資
姚勇杰和他的團隊迄今為止總共投資了30多個項目,其中只有2個項目結果不理想,其他的要么上市,要么被并購,要么正處于良性發展階段。
“我們現在主要以天使投資為主。”姚勇杰說。
團隊投資方面主要有五個方向,分別是代表未來發展方向的行業、用互聯網思維及方式改造經營的傳統企業、利用科技進步推動傳統產業轉型升級的企業、有核心知識產權和持續研發能力的創業項目和把握國家重大發展機遇的項目。
比如專注移動互聯網領域的杭州捷藍信息技術有限公司,成立于2008年,當時注冊資金只有500萬元,但是發展迅速,今年初公司估值已達到10億元,目標是三年內做成百億級的上市公司。捷藍是一家專業從事移動互聯網及金融領域應用服務的高新技術企業,在電信運營商和銀行、銀聯之間積累了非常好的合作經驗。“創始人宋曉東是個商業天才。當時他和我打賭,只要投資他,三年內至少會有一天,當天利潤1000萬元以上,如果做不到,他就在桌子下爬一圈給我看。我答應投資他,如果他做到了,我就在桌子下爬兩圈。現在看來,恐怕賭輸的人不是他,而是我。”姚勇杰笑著說。
尚越光電是屬于有核心知識產權和持續研發能力的創業項目。這個項目是姚勇杰考察美國太陽能產業時發現的,是他做的第一個天使投資項目,也是他付出最多的一個項目。
從姚勇杰和他的團隊到美國組建研發新一代薄膜太陽能光伏的團隊起,經過不懈努力,目前該公司已有6個國家及省級“千人計劃”人才,25個留美博士,同時在杭州掛牌了中國科學院太陽能研究中心。尚越光電預計2015年就能正式投產。“我們的科研成果完全可以改寫太陽能市場的格局。想改變一個行業,把‘中國制造’變為‘中國創造’,我們就要非常堅定地做高科技類項目的天使投資。”姚勇杰說。
“我們現在越做越如履薄冰、戰戰兢兢,我們如今有5億元天使基金,6個月一期,每期5000萬,每期邀請一名‘風云浙商’參與并冠名。目前,一、二期基金得到了中南集團董事局主席吳建榮和華立集團董事局主席汪力成的鼎力支持,二位都是創業者仰慕的浙商大佬,榜樣的作用是無窮的,‘浙商精神’的傳承更需要‘傳、幫、帶’。”姚勇杰認同一句話,投資是建在金字塔頂端的斗獸場,80%的人虧,15%的人保本,5%的人能掙錢。而他就要成為那5%的人。
追求內心的年輕與陽光
其實,姚勇杰在創業成功初期,也享受過金錢帶來的快樂。直到有一天,他突然想明白了,可以通過幫助別人,賦予財富新的意義。姚勇杰也是一個懂得感恩的人,去年還在母校湖南大學發起成立了“杰華烽雨”獎學金。
姚勇杰目前是“7x12”的工作狀態,每天的絕大部分時間都和創業者在一起。“我有一種使命感,希望幫助更多創業者、更多有夢想的人成長。喬布斯說過,當你滿足自己生活的時候,你要開始做一些有意義的事情。而我們就是因為有夢想,去幫助這些青年創業者成長起來,也許在不久的將來,中國真的能像美國那樣強大!”
從投資天使項目開始,姚勇杰就落戶杭州未來科技城海創園。姚勇杰說這里有很好的創業氛圍,政策支持也相當到位,目前海創園已成為他的“大本營”。當遇到一個好項目時,姚勇杰常常會和創業者聊到很晚。他稱,有些年輕人注定是為夢想而生,為成功而來。
“經常有朋友會說,姚總你這么晚還在給創業者洗腦,其實我覺得是我在被創業者洗腦。”創業者的激情、思想、努力無時無刻不在感染著姚勇杰,他笑稱,這讓他這個70后的內心更加年輕和陽光。“雖然我離李嘉誠的‘內心的富貴’還差很遠,但在投資過程中敢拼敢贏,真心去扶持創業者,和創業者打成一片,并以投資的方式去創業,我覺得很充實。”
姚勇杰告訴記者,在退休前他希望能做到三件事:“第一,我們能成為中國本土天使投資機構中的佼佼者;第二,能夠投出3個賺500倍以上的項目;第三,這3個項目能夠改變所在細分行業在中國的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