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道哥
來源|鬧客邦
“雙創”浪潮之下,“創業”成為神州大地的幾乎所有人能夠找到共鳴的關鍵詞,整個社會機器都已經全部動員起來。創業參與人群也已經從最開始的以互聯網行業從業者中的技術大牛為主,擴展到大學校園的廣大90后群體,再到直接面臨互聯網沖擊的傳統大企業,包括銀行、傳媒、通訊行業領域的員工,再到今天擁有更多行業經驗和資源的傳統行業從業者也加入其中,更有一種苗頭:那些外企中的部分核心員工也加入其中開始了新的一輪雙創高潮。
創業主體人群來自互聯網技術人員、校園、TMT企業、傳統企業、外企這樣的變化過程,創業已經真正社會化了,幾乎所有的主體都參與了其中。而在這一次創業浪潮中被熟知的并且公認的承載載體和品牌——3W,曾經以一杯總理牌創業咖啡聲名遠揚,如今也開始了新一輪的升級——從咖啡到空間、從3W孵化器到3W空間的升級,3W正以互聯網速度拓展著3W空間的疆域,開始了全國的布局和落地。
一個曾經被認為是只有一杯帶著泡沫的咖啡,發展到今天面向中小企業提供綜合服務的生態平臺;從一杯咖啡衍生出來的集創業社交、空間交流、人才服務、知識培訓、媒體傳播、孵化器、聯合辦公、投融資服務為一體的創業服務生態,并在此生態基礎上實現了不斷的迭代,3W的發展軌跡特色鮮明的同時更具研究和借鑒價值。

◆??◆??◆
“雙創”代言人:
從一杯咖啡到一個生態的3W
作為一個早期互聯網的年輕從業者,許單單進行3W咖啡的創業初衷其實十分之簡單,在接受媒體采訪曾經多次表示,當初眾籌咖啡館的原始初衷就是想為更多互聯網從業者提供一個社交聚會的場所,至于所謂后來的生態呀、投資呀啥的,幾乎都未曾知道是怎么回事情。也正是因為這樣的初衷,讓3W在很短的時間內就實現了對于年輕創業群體的聚集,其品牌在這樣一個人群中實現了第一品牌的定位,而且在用戶群體聚集社交的過程中,發現了第二階段的需求,那就是滿足這些通過3W咖啡連接的人群的去向問題,于是拉勾網就應運而生。
從一個線下的社交場景對于創業人群的聚集,到為這群人提供更加深入的人才出口的服務,從咖啡到拉勾是3W的第一次升級。當然其中的艱辛遠比今天我們用文字描述多的多,此處的故事去問下搜索引擎,會感受更加真切些。
伴隨業務的發展,咖啡和拉勾網已經能夠實現獨立的發展,而對于創業人群的需求的深層次滿足市場卻依然剛性,將這部分人群全部導入到拉勾網進行線上對接還無法全部滿足市場需求。于是,為那些優秀的創業者提供一個創業起步的實體平臺,并將這種平臺規模化已經成為一種必須,由此3W孵化器就此誕生,為那些早期、特別是種子期的創業項目提供一個物理空間載體,并在這個載體上提供其創業所需要的各種服務的連接和對接,包括基礎的公司注冊、財務記賬等的服務以及媒體傳播和曝光機會,以至于后來為解決融資需求而成立3W基金等等。
在此基礎上更加衍生出來了一個圍繞孵化器內人才進行交流和自我提升的教育平臺——3W鷹學院品牌。
經歷了從一杯咖啡起步的創業項目,圍繞年輕的、新生的創業群體的需求,衍生出了3W咖啡在內的3W孵化器、3W傳播、3W鷹學院、鷹獵頭、拉勾網、3W基金一個創業服務的生態體系,對于早期創業項目提供一站式的基礎服務、增值服務和資源對接服務。在3W所搭建的平臺上,能夠實現創業早期需求的幾乎是一切的服務的一體化滿足,服務生態初步成型。
曾經作為總理“雙創”戰略理念落地的發布地,整個北京甚至是全中國“雙創”浪潮的發源地和代言人的3W,因為總理的一杯咖啡而出名,而咖啡背后還有一個完整的企業服務生態體系,從咖啡到一個生態才是支撐這個“雙創”代言人身份的主體力量。
◆??◆??◆
3W的金剛鉆:
將人的生意做出新花樣
在此期間,相比較于其它的創業孵化器品牌,3W最大的核心優勢在于其品牌。其一是在于作為雙創浪潮中重要的實體落腳點,中關村創業大街的總理咖啡是最好的代言,也帶來了其資源連接能力的提升;其二是對于人這個創業過程中,核心主體的內核把握。3W孵化器的口號是與優秀的人一起創業,從根本上喊出了3W的特色,這種口號的實體落地能力,直接凸顯了3W的核心價值。
▼
首先,3W是一個Offline平臺。3W咖啡品牌,對于創業者的流量導入,更多的創業者因為3W的品牌,因為一個同類人聚集的場景的吸引聚集到這里來,實現了線下媒體入口的流量導入,在吸引人群方面做到了突破。
其次,提供以人主題的服務。3W獵頭提供尋找創業合伙人以及高端人才的獵頭服務,拉勾網解決互聯網行業常規人群的招聘服務,以至于3W鷹學院滿足早期創業者需要的創業基礎知識培訓的需求。
最后,對于人價值的實現的保障。提供一個優秀人才聚集的3W孵化器,讓優秀的團隊在一個共享的空間里,自由交流社交、互動和互助,最終實現充分的連接和資源對接,并且配套了各種類型的基金以及資本的引入服務。
將人的生意最大化的發揮和價值實現,是3W從一個咖啡到一個創業服務生態進化的顯著特征,也是核心競爭力。
正是因為對于人的聚合和整合能力以及品牌的號召力,讓更多人和人背后的資源能夠聚合到3W這個平臺上,讓更多的創業生態圈內的主題主動尋上門來,主動的投懷送抱。
在經歷了北京和深圳幾個孵化器的自主商業化運營,通過政府一部分的補貼實體運作之后,積累了豐富的孵化器或者說中小企業服務能力的鍛煉后,在廣州與羊晚、騰訊、同創聯合運營的同創匯、與廣東移動聯合創辦的移動3W孵化器以及在上海與證交所聯合創辦的孵化器,3W已經只需要輸出其對于孵化器運營管理的經驗,輸出運營模式,就可以實現輕模式擴張和拓展孵化器的載體空間,并且擁有不錯的收益。
在經濟收益方面,各地的合作伙伴都會保證3W運營費用的足額保障,并且在實體運作過程中,3W又再一次積累的孵化器的運營經驗。在一個市場上嚴重缺少優質的孵化器(眾創空間)專業運營機構的當下,3W孵化器的迅速拓展,以及過往積累出來的成為其核心競爭力之一的孵化器運營經驗,也為3W在接下來的孵化器大洗牌過程中占得了先機。
◆??◆??◆
有備而來:
從3W孵化器到3W空間的升級邏輯
從今年三月以來,3W空間在福建廈門和四川成都的新店陸續開張,也引來了不小的關注,特別是在孵化器(眾創空間)市場。越來越多的傳統巨頭涌入,包括擁有傳統地產行業深厚背景(優客工場)以及深厚的投資基金背景(洪泰)的主角等,讓孵化器市場迎來了泡沫之后的大洗牌階段,實力巨頭正在攪動這個市場、沖擊著這個市場,推動其向下一個階段性臺階走去。
而3W在此時已經擁有了較為全面和系統的孵化器運營經驗的積累,一方面開始了全國擴張的步驟,另一方面也實現了品牌的升級策略,從孵化器到空間的升級。
按照3W官方的說法,此輪的升級,一方面是對于3W集團自身業務升級的需要,另外一方面來自于對于過往服務對象自身服務升級的需要。曾經關注的早期創業者,特別是種子期的互聯網創業者群體,為其提供創業起步的各種服務。如今第一批的項目已經發展成熟,其需要的或許已經不是簡單的孵化功能,更多時候是辦公功能和業務資源的連接、升級服務,從孵化器到空間正是適應了這種需求。
從另外一個層面理解,整個3W集團從最開始的服務創業者到服務中小企業,服務那些由早期創業而生的早期創業公司,向上延伸到更多的中小型成熟企業的服務。其空間載體的升級,從根本上能夠擴大其服務群體的覆蓋,從本質上說也是其發展戰略升級的必然體現。
從孵化器到空間,從業務升級到戰略升級。當下的3W空間拓展,已經成為整個3W集團的核心工作,圍繞物理空間載體的實體落地,曾經連接的眾多的創業服務、以及中小企業服務的資源,包括創業咖啡、創業服務、投資基金、拉勾網、鷹獵頭服務、鷹學院培訓服務都將在這一個載體中得到施展,其服務中小企業的能力就實現了閉環。
從線上媒體的3W傳播,到線下的3W咖啡和空間的流量入口導入用戶,到3W空間載體的承載,到3W集團多年在創業服務領域聚合的各種資源——上到政府資源,下到市場化的企業服務資源以及增值服務資源,到整個3W基金以其背后所代表的資本杠桿的促進作用,為中小企業服務的一整套體系力量會隨著3W空間載體的落地直接落地,實現規模效應以及服務的閉環。
曾經在雙創大潮剛剛興起的時候,總理第一次來到3W咖啡的時候,各地政府為了響應中央號召,曾經興起了大規模的孵化器熱,各種免費的場地、免費的資源和補貼傾斜等都備在那里,準備引入各種的孵化器運營主體進入。其中,每天絡繹不絕來3W拜訪的各地的政府官員和地產商中,幾乎遍及行業的各種帶有招商引資的工作人員以及各地政府都開出了豐厚的條件吸引3W進入。
而在那個時候,3W孵化器沒有選擇進入全國市場——這在道哥一個旁觀者看來是一種失策之舉,以至于后來各種不具備真正孵化器運營能力的主體紛紛選擇承接這樣的任務,導致遍地開花的看似孵化器,其實就是一個空殼空間、滿地泡沫的孵化器。
然而在許單單看來,之所以不選擇在最為紅火的時間點進入全國市場,核心邏輯在于3W是一個穩健發展的公司。在當時根本沒有看清楚孵化器的真正商業模式,不能夠輕易做沒有把握的事情,這與3W的文化內涵一脈相承,不做賺快錢的事情,只做有把握的事情。
如今,經歷了在北上廣深核心區域的3W孵化器的各種MVP實驗,在做出與政府合作、與商業機構合作、自營和合作、孵化模式以及運營模式輸出模式的各種嘗試之后,特別是3W集團的生態布局取得了十足的進步之后,此時,3W選擇將3W孵化器升級為3W空間,開始了全國的迅速擴展,以自營模式為主、合作模式為輔的多種模式的同步拓展。或許是許單單嘴里看清空間是怎么回事兒,搞懂了其中的商業邏輯以及內核之后的必然舉措,所謂的有備而來。
◆??◆??◆
生態布局:
媒體入口的創投生態圈O2O2O模式
創業服務這件事情本身就具有生態屬性。所謂的生態屬性一個顯著特點是:整個模式得以成立需要多個主體和元素共同作用而成,并且,元素之間需要協同效應才能夠實現整體的效能最大化,否則單一一個業務主體獨立運作,最多就是一個小生意,不但不能保證其盈利性,甚至從根本上說就是虧損的。
在構成創投生態的幾個元素,媒體入口(媒體)、平臺支撐(平臺)、服務助力(服務)、資本驅動(資本),其背后的力量都是進入這個圈子,打造完成生態圈的條件。然而卻因為其不同的側重屬性,各有優劣勢。
其中,資本元素的資本是一股重要力量。早期創業孵化器的誕生,從起源上說是風險資本在對早期種子和天使投資項目進行投資后,選擇將這些項目安置到同一個集中式的辦公空間進行投后管理的需要。因此,資本驅動的創業孵化器,本身就自帶項目源。
而實體支撐平臺提供者——地產商擁有豐富的地產資源,特別是獨特空間位置的地產資源以及空間之上的豐富的物業管理經驗和綜合運營能力,因此地產商特別是商業地產商,進行基于地產概念的聯合辦公空間,無論是房東還是二房東模式,都是這個圈子名正言順的主體力量,只是模式稍微厚重一些。對于全新的互聯網人群的吸納方面或許還有些需要學習的地方,但是一旦有足夠品質超過其它競爭對手,包括地理位置、價格、空間體驗則其競爭優勢亦十分明顯。
而在創投生態體系中,除了資本和地產兩大核心要素之外的,抓住創業者這樣一個要素,并且通過連接和形成人的匯聚之后,再落地進行服務這群人的載體的尋找和運營,則是一種新型的,更具互聯網特色的玩兒法,也是3W孵化器的核心邏輯。
這個以咖啡這個線下媒體入口,通過創業者的社交平臺搭建而起步的服務機構,從起步就抓住創業生態體系中最為重要主角——創業者這樣的核心要素,從聚集優秀的創業者在一起線下交流(3W咖啡社交)、線上信息匹配(拉勾網)、線下創業實踐(3W空間)的O2O2O模式,建立起了一個以人為核心競爭壁壘,并且隨著服務這樣人群的創業服務生態體系的日漸成熟,其進行基于企業服務提供的創投生態和服務體系搭建就理所當然。
3W空間的升級,從本質上是適應了市場的客觀需求,早期創業熱過后市場主體創業者對于高品質需求的本質回歸,以及早期創業者對于創業服務的升級要求而生,這種需求不僅僅要求一個單點城市的一個空間,一個獨立服務內容,而是要求遍及全國的服務覆蓋能力,而且是全方位的綜合立體的生態服務體系的構建。此時,3W的創業服務,以及延伸而來的中小企業服務能力正是其擴張的背后根基。
目前,除了已經落地的北上廣深一線城市外,廈門、福州、成都、重慶、杭州等二線城市也即將落地。各種基于不同合作形式,包括3W品牌和運營管理經驗和豐厚創業和企業服務資源都隨著3W空間落地而找到了落地通道,這些二線城市也將迎來全國性的、專業的創業服務品牌,與創投生態圈的全新理念、豐富資源、先進模式、優秀人才、核心導師、主流VC基金的距離降低為零。
或許也是“雙創”浪潮真正從空中落地到地方,從群眾運動到群眾實踐的實質性步驟,不斷升級過程中的3W或許能和資本背景力量、地產背景力量共同推動中國創業服務和中小企業服務水平的進一步提高,成為真正的市場決定因素和動力源泉,讓孵化器泡沫之后的洗牌來的更加扎實,更加健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