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達靠什么和迪士尼叫板?
上海迪士尼開業在即,王健林在央視《對話》上卻蔑視了迪士尼一把,他表示,迪士尼只是一個室外樂園,一直就原來IP產品做擴張,但現在已經不是看米老鼠、唐老鴨為之瘋狂的年代了,完全是克隆以前的IP形象,沒有創新怎么行。有萬達在,上海迪士尼樂園20年之內贏不了利。
誠然,萬達現在大舉進軍影視業和主題樂園,與迪士尼也算是構成了正面競爭關系。而且我們相信萬達是“不差錢”的,完全可以靠砸錢砸暈迪士尼。但是在文化娛樂領域上,錢恰恰不是萬能的。這就好比一個拆遷暴發戶和窮酸書生比賽作詩一樣,其底蘊不是用錢可以在短時間內解決的。
我們看到,中國目前的主題樂園建設速度空前之快,包括歡樂谷、方特、萬達等都在布局休閑度假游樂產業,這與中國目前已從觀光游逐漸過渡為休閑游有很大關系。從數量上看,迪士尼顯然不是中國本土主題樂園的對手。甚至全世界迪士尼加起來,也沒有現在國內的方特主題樂園數量多。但企業競爭不是黑社會火拼,靠人數取勝,這并不意味著迪士尼在中國就無法立足和盈利。
對于主題樂園來說,游樂是基礎,主題是關鍵。游樂園內的設備固然是其吸引力的主要來源之一,但是這些設備并不具有唯一性。換言之,同樣類型,體驗感差不多的游樂設備到處都是,靠設備取勝并不現實也不可能。因此在游樂設備同質化的情況下,游樂園最后比拼的只有文化。
而迪士尼的文化底蘊是很深的。王健林說現在已經不是看米老鼠、唐老鴨的年代了,這話并不正確。對于迪士尼而言,其塑造的著名動漫人物形象遠非只有招牌米老鼠和唐老鴨。憑借出色的做工和故事,迪士尼幾乎每年都可以做出吸引消費者眼球的新動漫人物形象,讓粉絲為之瘋狂。也就是說,與其他死板的主題樂園不同,迪士尼的內容是可以不斷更新的,今天做《超能陸戰隊》主題,明天上《瘋狂動物城》主題,這種動漫人物的儲備量甩出了其他主題樂園無數條街,更別提現在迪士尼手上還有數量龐大的超級英雄形象了。
而且從硬件上來說,迪士尼主題樂園也在不斷的創新和發展。在迪士尼樂園的最大競爭對手環球影城推出了金剛大戰恐龍的3D游船項目之后,迪士尼也迅速跟上開發類似的產品,并準備推廣。不僅如此,對于時下最熱門的VR等娛樂項目,迪士尼都在做相關的發展實踐項目。迪士尼早已成為了娛樂業的巨無霸綜合體,而非一個簡單的游樂園。
回過頭來說國內的游樂園,筆者認為當前的快速擴張是有很大隱患的。如今不僅一線城市,基本上大部分二三線城市也都有了規模不小的主題樂園,不同于全球游客的迪士尼,其游客來源就變為了當地人。游樂園剛開業,當地游客出于新鮮度可能會有擊鼓傳花的爭相游覽效果。但新鮮度過去之后,基于二三線非主要旅游城市所建設的主題樂園就將集中爆發后續游客不足的問題。
當然,王健林的言論是代表了很多人觀點的,過去就有人認為NBA搞得再好,它也競爭不過我們本土的CBA。因為NBA一年充其量來中國打兩場中國賽就完事,CBA則是在國內有幾百場比賽,而且還有本地球迷支持的。但事實上并非如此,NBA通過各方面在中國卷走的錢遠比CBA要多了去了,而且其球星的影響力遠超CBA。只靠數量和錢在文化產業混,在遇到真正的文化人時注定會失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