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每年年報披露完畢,上市公司所獲得政府補貼數目都成為市場關注的熱點。究竟哪些公司是靠政府補貼扮靚了財務報表,又有哪些公司靠政府補貼才扭虧為盈呢?
NO.1
政府“輸血”補了誰?

2015十大補貼王中,央企占了七席,共計獲得政府補貼328億元

NO.2
補貼面面觀
補貼多集中于煤炭、鋼鐵、汽車這些行業,但在其中的作用確不盡相同。
悶聲發大財的電企
鋼鐵、煤炭基本年年虧損,拿政府補貼我們也見怪不怪了,但受益于去年的煤價下跌而悶聲發大財的電企,同樣是當地財政的寵兒,目前為止,共有42家上市電企,獲得了30億元的政府補貼,而這42家電企去年共實現凈利619億元。

備受呵護的車企
為促進新能源汽車的發展,2015年國家和政府對新能源車企的補貼高達300多億元。這也讓車企成為政府的“輸血”大戶,2015九成車企凈利上漲,100%獲得了政府補貼。

杯水車薪的鋼企,輸血保殼的煤企

NO.3
過度依賴補貼的危害
關于補貼的爭議一直不斷,部分嚴重產能過剩的企業,在過去的幾年一直在拿著高額的政府補貼,相反一些,急需轉型升級,打開發展瓶頸的企業,卻并未能獲得政府的大力補貼,由此影響到此類企業發展,危害甚大。

文章來源于:新華網財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