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的發展,一直在逐步改變著人們的生活。隨著技術的進步,3D光學測量、光學探測等曾經“深藏”于實驗室的高科技成果也開始漸漸融入日常生活,給人們的生活質量帶來了提升。
??日前,走進成電“一校一帶”科技成果系列對接會“光電學院專場”在電子科技大學舉行,來自電子科技大學的余學才等6位專家、學者分別帶來了光電技術在醫療、消費制造等領域的項目路演。此次活動由成都高新區和電子科技大學主辦,成都高新區科技與新經濟發展局、成都高新區創新創業服務中心承辦。
??智慧輸液系統
??輸血時出現異常能自動提醒
??隨著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越來越多的行業正向著信息化、智慧化的方向發展。作為關乎民生的重要領域,醫療服務行業也正朝著智能化的趨勢發展。
??“現在病人在醫院進行輸液治療,偶爾會出現異常情況,對于無法自行監測輸液狀態的病人還需要家人的陪護,對于病患家庭來說也是一件非常消耗精力的事情。”為了解決這類問題,來自電子科技大學光電學院的袁飛博士團隊研發了“新一代智慧輸液監測系統”。
??據介紹,該系統根據紅外光電液滴檢測技術,可以自動判斷輸液器的剩余計量、預估剩余時間,判斷堵針、漏針、空瓶、滴停等情況,再通過無線物聯網通信技術,把每個病患的輸液狀態信息實時傳送到醫護人員手中。“輸液有時不僅僅是輸普通的葡萄糖,有時候也會輸入其他藥劑或是血液。這個系統可以智能分辨滴管內的物質,應對復雜的環境,更科學地進行輸液監測。”袁飛告訴記者。
??不僅如此,通過該系統醫護人員可以在病區任意區域觀測每個病人的輸液進程,同時系統還能夠以圖文和語音提示護士更換藥液。該系統可以極大地提高醫院輸液管理流程的自動化程度,減輕醫護人員的工作壓力。“現在醫療行業的醫護人員工作狀態都非常緊張,我們想通過技術手段來幫助他們簡化工作流程。而80%以上的住院都會有輸液這種基礎治療方式,所以這成為我們研究的主要方向。”袁飛說。
??據介紹,該項產品目前正在進行醫療器械備案的相關申報,預計將在今年年底完成。未來,團隊還計劃圍繞醫療服務行業,研發諸如智能護士移動工作站、多功能電子白板等多種實用化產品。
??高科技“鞋匠”
??3D打印定制更貼合腳部的鞋
??3D打印、3D光學輪廓測量技術,這些技術詞匯并不陌生。不過,目前這些技術在生活中的應用仍然較為少見,如何更好地將科技與生活場景結合?電子科技大學光電科學與工程余學才教授團隊為我們帶來了一種答案。
??在追求個性化的現在,“個性化定制”已經成為大家表達生活態度的一種方式,比如,有些專業運動員會為自己量身打造一雙適合的鞋子。由于鞋子的制作工藝比較復雜,定制鞋這樣的“福利”在過去只有少部分人能夠享受。但在余學才看來,在未來擁有自己“量足定制”的鞋子將是一個簡單又日常的事情。“利用3D光學輪廓測量技術,測量出腳的3D輪廓。再用3D打印機將腳部模型打印出來,廠家根據模型定制鞋。通過這種方式制造的鞋子,能夠更加貼合使用者的腳部,將帶來更加舒適的腳感。”余學才說。
??作為3D光學測量領域專家,余學才對于3D打印、3D光學輪廓測量技術的實際運用有著獨特的想法,其團隊有多年做3D光學輪廓測量技術的經驗,曾設計出針對高鐵應用的高鐵導軌輪廓測量儀以及特鋼3D輪廓測量儀產品。“我們的機器在1200℃高溫、粉塵的情況下依舊能工作,這是很多國外機器都沒辦法達到。目前定制鞋對消費者來說是一個空白領域,中國市場大約有60億元/年的市場規模,對于3D光學測量技術在生活應用方面來說有著很好的探索意義。” 他告訴記者。(記者 周雪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