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個孵化器被唱衰、眾創空間被指過熱的當口,5月初,創頭條聯合納什空間發布了北京市眾創空間地圖。該地圖直觀展示了北京市眾創空間的分布情況和密度,并注明了各眾創空間的入駐價格。創頭條是創業服務機構思達派推出的垂直類個性化資訊產品。
據該項目運營負責人蔡小月介紹,創頭條出品的北京眾創空間地圖是1.0版本,其中收錄了眾創空間108家,包括創新工場、納什空間、氪空間、北京大學創業訓練營等知名眾創空間;投資機構19家,包括英諾天使基金、梅花天使創投等知名投資機構;創業媒體18家,如思達派、36氪等新銳創投媒體均被收錄;同時被收錄的還有17家創業活動品牌。
地圖發布后,在北京市各類創業活動中受到了追捧,無論創業者還是投資人都對北京市的創業氛圍有了更深刻的感受。基于該地圖,我們可以看到,北京市的眾創空間主要集中在三個區域:中關村、望京和CBD,諸多創業者在這些區域扎堆。

蔡小月透露,北京市眾創空間地圖只是“創頭條眾創空間地圖項目”計劃的第一步,接下來,其他各主要雙創區域的地圖產品將陸續出爐。
據悉,目前,鄭州、石家莊、成都等區域已經開始啟動。
思達派聯合創始人李茂達稱,眾創空間本身是創業服務不可或缺的配套環節,但近年由于盲目競爭,及大量非專業力量的進入,沖擊了眾創空間的服務體系和價格體系,區域性的倒閉潮也已經開始,但我們認為這是行業的必經階段。
他表示,創頭條做眾創空間地圖,就是為了更加直觀、全面的展示行業現狀,讓同業間加強了解和協同,為行業健康發展提供資訊類產品應有的價值。
蔡小月指出,通過今年來與各地眾創空間的接觸,她發現,與一線城市不同,二三線城市的眾創空間在當地都發揮著帶動創業氛圍的重大作用,尤其對這部分力量的梳理,于各地“雙創”事業而言,意義重大。
她希望,創頭條眾創空間地圖項目能得到各地雙創力量的支持,“我們希望和各地方的眾創空間、投資機構、創業類媒體一起,來共同完成這個有價值的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