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人說過互聯網醫療這股風比房地產比房地產大,下一個五年大概有20萬億。咱們且不說這個數字的準確度如何,從國家的對大健康的重視以及一系列的政策和戰略來看,這股風確實吹的比其他更猛更烈。隨著十八屆五中全會公報將建設“健康中國”上升為國家戰略,“大健康”概念正融入到各級政府的執政理念之中。而且在政策紅利的不斷釋放下,“大健康”產業引領新一輪經濟發展浪潮,各方面資本積極涌入,市場潛力巨大。
????互聯網醫療作為一個新鮮的事物,被捧過吹過,被踩過笑過。任何一個創新領域總是要經歷這種起伏之后才能真正走向成熟。風投怎么看是一回事,創業者怎么繼續生存發展是另一回事,而市場終究給什么反饋卻又是一回事。
????回歸到本質,與其說是互聯網醫療,不如說是醫療+互聯網,互聯網醫療的本質還是醫療,一個兼有社會責任和商業價值雙重屬性的產業。互聯網的本質是提高現有行業的效率,那么如何利用互聯網提高傳統醫療行業的效率,如何用互聯網解決醫患直接信息不對稱的問題,如何合理合法的利用醫療大數據來產出價值等等這些或將成為未來互聯網醫療的突破口。
????本期三人行良倉孵化器聯合華睿投資,邀請了特揚網絡CEO 王雪峰、好樂醫CEO 鐘燕、大醫在線CEO 李軍、醫惠科技董秘孫新軍、胡慶余堂以及江干區衛計委的俞局、沈科等醫療行業的嘉賓以及銀杏谷資本的劉波和軟銀賽富的呂尚等一同討論醫療+互聯網的這個話題,現場高潮迭起,且看投資人、傳統醫療行業嘉賓、互聯網醫療行大咖以及政府管理部門之間能擦出何種火花!

(特揚網絡CEO 王雪峰)
純線上的互聯網醫療能不能做?怎么做?
????
? ??特揚把掛號作為切入口,掛號一個特點就是剛性是很強,所以現在他們的平臺的用戶量和流量都非常大。但是現在的收入主要還是來自于給B端(醫療機構)做信息化服務這一塊,C端這一塊并沒有太多的收入。但是是不是純C端就沒法做,或者說一定要結合線下才能夠走的通。
? ? 以下是王總的部分觀點,首先是如今丁香的模式也好,春雨醫生的模式也好,如果說他們沒有把純線上做起來,是不是代表純線上的模式就不行,現在不行是不是代表未來一定就不行,這個觀點我不是很認可,事實上我覺得現在整體線上的商業模式深挖的還不夠,大家都還是比較浮躁。當然現階段確實也存在著很多的問題,很重要的一個就是政策問題。目前政策的規定對互聯網醫療制約比較多,打個比方,我們平臺估計今年有1000萬的預約量,如果能向每個患者收取很少的、比如1塊錢的信息服務費,那么這就有1000萬的收入,這樣平臺就可以用繼續運營和發展下去,但是目前政策是不允許掛號平臺收取這樣費用的,其實這個收費我覺得是合理的,患者也是接受的。第二就是純粹的線上,如果能夠積累巨大的流量,同時能夠形成一定的閉環服務,比如能否打造一個類似醫療行業的大眾點評服務模式,是不是也可以有很大的前景呢。第三就是是否一定要落地,我認為落地很重要,但是是否一定都要自己去開線下醫院呢,我覺得不一定,通過線上線下合作的模式,形成服務的閉環,是不是也是一種很好的途徑,畢竟術業有專攻,打造一個合適的生態鏈還是很重要的。

(飛狐科技,余志強)
醫療大數據!如何合法合理的挖掘和利用
????健康的數據所有權是歸個人,政府享有管理權,在個人允許的前提下可以合理的利用;
????互聯網醫療的項目應該把病人的脈搏、心跳、心率等相關數據整理好,在病人去醫院看病時,整理成醫生需要的狀態。還有就是那這些醫療數據簡單化,做成大家都能看的懂的,節省時間。
????如果這樣的數據能夠做成的話,那么數據的價值就會更大。
????健康數據的原則:
????1、相對性原則:到底是大數據還是小數據是相對的概念
????2、適用性原則:數據是分類的,個人的數據分為三個,EMR臨床數據,針對醫生;EHR公共數據理論給公共衛生管理人員看, PHR個人健康檔案給個人看。要懂得將數據進行分類,將不同的數據給不同的人看。
????3、目標導向性原則:數據的目標導向很重要,在做的時候要知道自己的數據到底是要做什么用的,要解決什么問題。
????所以大數據不是抓的越多越好,要有目的性,知道自己的數據到底是干什么用的。

(好樂醫 鐘燕)
互聯網醫療的坑
第一:醫療互聯網的C端消費行為是一個低頻事件;
第二:醫療互聯網提供的往往是一種服務,比如:掛號、輕問診、手術預約等,產能有限,擴大產量的增長空間有限;
第三:即使有了很大的用戶量,如果在其他產業早就可以做廣告了,而醫藥是沒法做廣告的。而專科藥品器械是不允許做廣告的;
第四:醫療產品消費是非大眾化的,而是專業化的。
第五:美國家庭醫生的費用是包含在保險內的,而預防和健康管理做得越好,家庭醫生相對收入越高,因為保險醫療費用支出越少;醫療?互聯網離不開保險的介入,這樣不僅可以保證醫療費用的合理支出,更加可以保障患者出現的醫療意外;
第六:政策壁壘是醫療互聯網發展的最大障礙,以醫保在線支付為例,技術不是問題,而是如何做到在線支付的醫療費用合理性和支付便捷性都可以得到滿足?
第七:醫療數據化,數據很重要,大數據都想挖掘,每家醫院的數據結構都不一樣,如何整合是一個難點。
如果能夠把這些問題解決,那么會有一個好的商業模式出來。

(太醫在線 李軍)
在醫院之外做的互聯網醫療會遇到一些問題:
????第一由于在醫院外面,那么數據沒有辦法跟醫院同步,這是很大的問題,如果其數據跟醫院無法打通,那么它的數據價值是不大的,病人的數據在醫院是無法使用的。
????第二醫療跟其它領域不同的是,真正大的好的醫院是不愁病人的,不像其它領域會為客戶和流量發愁,但是醫院是不在乎這點的。
????第三互聯網醫療需要公益與盈利兼容,垂直縱深的專業化,發展多元化需求,是拿來做盈利的。水平延展是做工具,做公益的,至少賺錢不行。
????但是從今年初開始,醫療這塊的政府機構的觀念有了很大的改變,相關部門已經對醫療數據打通做了很多的工作,以此來支持相應的互聯網醫療企業。
????到底是互聯網+醫療還是醫療+互聯網,個人認為醫療+互聯網其實是更加容易做的。

(江干區衛計委 俞局)
互聯網醫療的風口
????所有的互聯網以及信息化,你得讓老百姓感覺到我用互聯網是來支持他的是讓他感到便捷,幫助他解決痛點的,這樣他才愿意跟你跑。以下是嘉賓的部分觀點:
????第一是把老百姓的診斷技術提高,這是公立醫院以及民營醫院核心的點,這其中存在著很大的市場。
????第二是如何把醫院系統進行整合;
????第三是現在很多做互聯網醫療的公司做的都不夠深入,不夠專注,舉個案例,之前讓4-5家企業進行調研,但是到現在為止沒有一家告訴我他們的模式是什么。我認為怎么能將心電圖,腦電圖等一體化整合掉,這是比較重要的。
????另外,改變醫生以及醫療的現行條件也是一個風口,比如,醫療團隊的社群建立,可以把部分習慣、水平、價值觀等相像的人組成一個團隊,什么樣的醫生搭配什么樣的護士,打造一個高效的社群團隊。
????最后的最后,我認為互聯網醫療起步的時候一定不是為了錢,所以我認為互聯網一定是根據醫療的走向,去設計長線的事情,這才是互聯網醫療的方向。

(華睿投資,陳蘊涵)
互聯網+醫療路上的相愛與相殺
????從醫療機構與互聯網的結合來看,互聯網機構自己做,但是他們不是醫療這行的人。線下的人愿意上來但是又怕被截流。所以大家都很糾結,到底是自己做還是給其它人做。現在每個大醫院都有自己的門戶,通過掌上醫院來服務自己的群體。如果醫院愿意從醫生端往線上走的的話,那一定會把垂直的互聯網醫療干掉的。所以這之間是有一個博弈的。我們在追求互聯網的時候,我們希望跟什么樣的互聯網機構來合作,什么樣的合作方式是大家比較愿意接受的,在雙方的合作中,互聯網企業如果想要往線下走,其實可以和醫療機構探討一個全新的,更有利于雙方的合作模式的。
結束語
????總體來看,中國醫療服務體系的高度復雜性制約了互聯網醫療的發展,即使是走B端的模式,也是那些擁有線下重資產的公司更容易獲得優勢。如果想純粹輕資產運營,數據分析、人才服務和控費系統的建設可能更為合適。其他涉及到醫療服務的輕資產模式可能需要等到線下醫療體系的改革取得突破性成果后才有轉機,但這在短期內的可能性比較低。

(樂知項目創始人 Joy)

(逸耀合理用藥項目 野王)

(胡慶余堂 代表)

(軟銀塞富 呂尚)

(銀杏谷資本 劉波)

您也可以關注我們的官方微信公眾號(ID:ctoutiao),給您更多好看的內容。
2020-11-26 良倉加速器發布了 《阿里云創峰會?遂昌專場暨2020遂昌數字生態產業峰會成功舉行!》的文章
2020-11-21 良倉加速器發布了 《阿里云創峰會?遂昌專場倒計時5天 |一個人,一座城,四百年》的文章
2020-11-18 良倉加速器發布了 《阿里云創峰會·遂昌專場集聚重磅嘉賓!11月25日我們杭州見!》的文章
2020-11-16 良倉加速器發布了 《第二屆中國快遞物流創新創業大賽助力桐廬向“快遞產業之鄉”升級!》的文章
2020-01-17 良倉加速器發布了 《這可能是全球首本關于“打車大戰”的創業小說》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