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W作為一個創業第六年且仍在創業的公司,我們一步一步走到今天,我們的公司規模不是特別大,但摸索的過程適合絕大多數創業的人,希望能給大家帶來幫助。
從一個有溫度的交流場所萌芽

這是2011年8月20日,北京第一家3W咖啡開業典禮的留念照片。
當時這個咖啡店只有230平方米,我們開了第一次股東大會,開咖啡店的目的并沒有明確說要做一個今天這樣的3W,只是一個特別簡單的目的:我們希望做一個有溫度的交流場所。

因為那個時候的交流場所并不是給創業者提供的。
2011年的時候創業還很少提,到2012年的時候才變得很流行,因為2012年的時候談創業已經變得光榮,直到現在國家級別都提國家級的創業策略。
但是在2010、2011年的時候天使投資還沒有起來, 3W只是想做一個可以聊天的地方,可以聊干貨聊未來,而不是閑扯或是飯局。
3W最早是基于這個目的做的,我們要做一個真正干貨溝通和交流的地方,它要可以移動,可以分享。
最受追捧的沙龍
后來3W就慢慢變成了創業者聚集的地方,恰好中國創新創業起來了,創業者越來越多,他們面對很多不確定的信息,最需要交流,發現3W是最適合交流的地方。
因為我們每一個咖啡館都有舞臺,同時我們對舉辦活動的品質嚴苛要求:必須要真的能講出來什么東西才可以參加演講。
比如當一個人要講兩個小時的時候他會緊張起來,會提前準備PPT。用這種倒逼的方式讓3W的沙龍活動都是行業里很專業的。
因為北京資源很多,所以我們每周都兩三場,每個分享嘉賓都很有名氣。就這樣慢慢的積累,讓3W也變得有名,我們也積累了足夠多的創業者。
3W咖啡始終在生死一線?
賣咖啡賺錢很慢,考慮做活動賺錢能快一點,所以我們主力放在做活動上。活動收取相應的費用,付費給講座的人,又因為演講有較高的把控標準,所以很多人愿意參加。再順其自然提供吃的和可樂,這些變成了當時3W主要的經濟來源。
但是即使這樣咖啡店也是不賺錢的,我們很窘迫。物業斷我們水電,一個女合伙人為了讓物業緩幾天收房租,她跑去給物業點煙。
更重要的是“開咖啡館賣一點餐”并不是我們的夢想。
單純的咖啡館是不值得投資的,但是它骨子里的互聯網基因卻潛力無限。
我們立志要做互聯網產品,東方弘道投了我們400萬的天使投資:我們一條線開始主攻咖啡品質,一條線全力互聯網。
從咖啡館裂變出文化傳播公司
當時咖啡館要做活動,需要請人來演講,演講多了以后,發現很多公司希望他們的發布會在咖啡館做,比如中國聯通。
又因為我的微博帳號粉絲很多,客戶說我轉發活動信息可以額外多付一萬塊錢。我們發現這么一個小商機:在3W做活動的人,我們幫你出一套推廣方案。這樣一個小小的立意下,成立了我們3W的文化傳播公司。
一不小心可能會成為最大——拉勾
如果不是因為現在拉勾招聘的概念已經很明晰了,它給人更多的感覺是連接,更像是一個社交網站。我們剛開始也確實做了社交網站,但是發現用戶都被嫁接到我們關聯的微博上,不回來了。
三個月后,參考國外的社交網站最初賺錢是靠招聘,我們轉型做招聘網站,后來證明這條路子是對的。
到現在為止還不到三年,我們有三次融資,用戶有五六百萬。而且我們未來的目標并不在互聯網行業,因為所有的公司都要互聯網化。任何一家公司做市場推廣就必須有要懂微博微信的人,這些人都是互聯網的人。
未來沒有互聯網企業,所有的公司都要被互聯網化。
拉勾一不小心就可能會變成最大的招聘網站,盡管我們是從互聯網開始的。
從互聯網產品變成一個專業的招聘平臺,拉勾給了我們驚喜,超過所有人的預期。
總理來了,只為我們
?
去年五月份總理來了,其實整個過程很復雜。
提前一天我們就接待了20波的檢查團隊,光狗就來了兩輪。有一個總理辦公室的人在我們這兒把守了24個小時。我問他們怎么知道3W,他們說之前微服私訪了兩次中關村,最后他們決定來3W。我們過去雖然做了幾年很苦的活,但是都是有成績回報的。
一周非六天制的公司一定成就不了
我覺得整個創業的過程,并不是有意很早就規劃得很詳細,很牛逼,而是我們保持著無比決絕的努力。一直到2014年我們都是全天不休息,一周七天。直到2015年才變成六天工作制,一直到今天。
后來,我們做孵化器,孵化自己的同時也幫著其它創業團隊一起孵化。但是就從努力上,我們絕對是孵化器里面最努力的團隊。證明就是:拉勾是所有孵化器里面最牛逼的團隊。
后來我發現,凡是一周非六天制的公司一定成就不了。
努力是基礎,當然努力不一定成功,但是不努力一定不會成功。我們在面對困難的時候不逃避,窮則思變想辦法,但是不要死磕。
公司強,公司老大卻不一定強
我們有很多業務,但一般創業公司可能只聚焦一件事情,但我們同時做了幾件,不同的是這幾個事情是相互關聯和幫助的。
我想可能是因為我們足夠的謙虛。
你覺得你并不是最牛逼的人,每一個人都和你一樣牛逼,所以你就放任讓他做,給他一個空間。我覺得自己不夠牛逼就往后退了一步,這個時候反而發現:一個太強的老大會把公司捆死,太過強勢的老大,公司業務反而跑不起來。
你為什么會成為老大,只是因為你在恰當的時間創造了一個機會,創造了一個機會和把機會變大是兩個概念。
長大的過程交給大家做,往往會超過預期。
能陪伴你成長才是最有價值的事情
我們現在已經有700個人,從最開始三四個人慢慢增加到現在的700多個人,雖然有很多困難,但我們堅持:要讓團隊跟著我們一起成長。
直到今天,我們幾個創始人還一直在成長,我們每天的努力除了讓公司做大,自己的成長也是我們的目標。
從去年總理來了到現在,從最開始單純咖啡館變成了這樣一套體系、N個公司,各個分公司身后有一個后臺可以依靠,同時在攜手作戰,這個團隊綜合起來去為創業者服務。
所以3W其實是幫助中小企業的一個陪伴品牌。
逆著媒體喜好,順著自己的價值
在2011、2012年創辦的創業咖啡館99%都死掉了。那3W為什么沒有死掉?過去我會覺得天時地利人和,現在我覺得都不是,我們只是在做符合自己價值的事情。
舉一個例子,在最早的時候,有些咖啡館甚至會請70歲的老大爺搬一個小板凳說要來創業,這些咖啡館特別歡迎這樣的老大爺,給他很多資源。
在我看來這是很浮躁的。我覺得3W既然要做創業服務,我們就要兩條,第一看什么樣的人能成功,第二要給創業提供更多的價值。
我們決定逆著那個時候媒體的喜好走,因為他們貌似更喜歡有噱頭的事情。我們提供最能幫助到創業團隊的服務,這些是我們一直堅持的做事方法。
過去五年,我們基本上想通了我們要做什么事,做這些事的關鍵是什么。也許會受很多委屈,或者顯得不那么有名等等,看似失去了些東西。但是,你要能忍耐,要持續做有價值的事情。這個是我們的思路。
我們堅守著本質,也許半年一年落后別人,但是當堅持四五年之后,就會有結果,讓我們更肯定自己的結果。
成長,它不是一個人掙扎,而是一群人相擁取暖
大家能夠一心,同時也都能跟上成長的節奏,這個是很重要的。創業的人要明白如何和團隊保持同方向利益,和團隊達成共同的情感,這個是很難的,一定要給他提供各種各樣的幫助。
成長,它不是一個人的篳路藍縷,而是一群人的砥礪前行。
我們公司規定是九點下班,但是當九點公司走完的時候,我們卻開始焦慮,因為員工是被我們逼著的,就說明公司也是有問題的。????
我們去問員工,發現員工要的根本不是正直而是野心。當時我們挺驚訝的,原來是野心讓我們公司走到今天。這也是拉勾的企業文化。
不是什么具體的管理方法,KPI都不是,調動起來每一個人內心的那份沖動,我們一起做一份有野心的事。
這樣一群人的努力才可以讓公司發展起來,一群人努力是需要公司有這樣的氛圍和文化:我們以同一個視角看向遠方,并堅信我們的方向。

3W的體系里,我們希望可以幫助到互聯網創業者,我們的目標沒有說要做很大,我們希望幫助創業者跑得更快。這就是3W一切的核心。
3W現在要面臨的是如何讓創業者跑得更快。無論公司小還是大,要有同一個愿景,在同一個大局觀下才能一起往前走。
我們的目標是跟創業者成為伙伴,讓創業者跑得更快。這次來到廈門,也希望能夠幫助到廈門的創業者和中小企業。
連總(唯你網首席顧問,連偉舟)是3W最早的投資人,我們一直和他有很多的接觸。
廈門和北京、深圳相比,在人員和氛圍上有自己的特點。我們在北京和深圳這兩個城市已經成了當地最有勢力的創業服務提供商。我們把北京、深圳的力量拿到廈門來,就能很有效的幫助到廈門創業者,包括我們創業服務理念等都能給廈門的創業者提供北京和深圳一樣品質的服務,這樣才可以做好。
這些是我們希望做到的,加上唯你網有足夠強的資源和運營能力,我們兩家聯合起來,一定可以給廈門創業者提供更多更好的服務!
謝謝大家!

您也可以關注我們的官方微信公眾號(ID:ctoutiao),給您更多好看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