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一個點子到2.0產品發布,我們走了整整一年。
說說我們的歷程,從一個點子到2.0產品發布,我們走了整整一年。
初生
一年半前,在線教育還沒有今天這么火熱,甚至那個時候,我還不知有所謂在線教育這個行業性概念的存在。因為大學的時候(這就得是三年前的事了),曾經想完全復制音悅臺的模式做個叫“體愉臺”的網站,所以一直對視頻情有獨鐘,覺得視頻會在未來成為繼文字和圖片之后的又一信息主要的載體。因為那會兒自己還是個毛頭學生,又是個典型的歷史系文科男,所以最后不了了之。
畢業出來工作了一年多,腦子里從來都還惦記著一個Video Dicionary理念,苦于踐行能力太差,始終也沒出來一個成型的產品(現在已經基本被魔方英語做了出來)。一年半前的時候,想做一個生活百科式的原創學習類短視頻資的聚合平臺,轉了一圈,又因為初期投入高,自己不懂技術作罷(基本雷同幾分鐘網在做的事情)……
直到一年前,最終暫且放下了對視頻的執著追求,找了個門檻低的——做個發現分享優質線上學習資源的網址導航總可以了吧!身邊也有不少朋友是搞IT的,對我的想法都提出了很多寶貴的意見和精神上的鼓勵,但這一次,我等不起了,于是每天利用下班時間開始悉心鉆研建站技術……
實現
對于高考數學只考了106分的天生符號思維極差的我來說,這并不件幸福的事……每天下班后從六點鐘就一直對著電腦,直到后半夜兩三點……那個時候,我看了《硅谷傳奇》這部電影,喬布斯他們在做Macintosh的時候,每周工作九十個小時,于是我就粗算了一下當時自己的狀態,每周大概100個小時……恩,雖然沒有像陳士駿那樣搞出了個YouTube,但終究還是在三個月后的7月8號,把自己一手捏造出來的潘多拉盒子第一版DEMO推上了線,那份成就感……嘖嘖……甚至當時連域名解析都是美橙的客服給我解釋完了我才清楚是神馬東西,又麻煩人家幫我做好了解析……
但不管怎樣,總算是有一個東西出來了。于是很自豪地發給了幾個朋友看,他們驚訝之于不忘補上一句,大樹啊,你何苦自己搞,就這東西,隨便找個會的,三天就給你搭出來……我回道:三個月前我找過你啊!
經驗
今天回過頭去看當時的那個demo,我自己都覺得粗糙,但這樣的一個過程,卻讓我意識到了一些有意思的收貨:
1、如果你真的想做些什么,最開始的時候,少寫計劃書(2011年畢業在海航工作了四個月后,我就辭職出來,曾經用了一個多月的時間專職寫計劃書,然后跑到中糧廣場去找IDG的人給我投資,結果,當然,你能想象的……),少去噴理念(在我有了一些想法的時候,我幾乎逢人就噴,看誰都像是我的合作伙伴),不管怎樣,先搞出個demo來,因為哪怕是個粗糙的和你想要的東西差的遠的demo,也可以更好滴幫你向別人說清楚你要做的事情。
2、自己用了三個月的兼職時間,才實現了一個最最初級的導航站效果,所以我加肯定自己不能再在這個不擅長的方面去耗費時間了;是時候再出去噴理念,找團隊了。合適的人做合適的事,你肯定不能一個人搞定所有的事。
3、當時我是可以找個外包,三兩天搭出一個導航站,但首先一個單純的導航站本就不是我要的東西,而且即便是這個導航站,搭臺子也只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這三個月的時間里,我幾乎把國內及部分國外的上千個學習類網站都看了一遍。這也是我們今天做2.0版的學習圖譜模塊的一個重要原則,就是技術不能解決所有的事情,不要總是妄想著搭個平臺,用戶就自動上來生產內容了,有些力氣是不能節省的。
4、點子永遠成為不了你的核心競爭力,只有把點子發展成為一個系統,那個系統才會成為你的核心競爭力!因為構建這個系統所融入的思維和經歷的過程是任何人都copy不去的。
5、再好的創意,也需要一個團隊一起來踐行。但要組織一個團隊并不是件容易的事。一般你會遇見兩種情形:第一種,不喜歡折騰的人,他們可能是你很好的朋友,也可能會幫你些忙,但當你邀請他們和你一起組成一個團隊干事業?他們的回答大概只有一個字:NO!還有一種,你去車庫什么的也會遇見不少充滿創業激情的人,但是他們大多各自有自己的項目,即便沒有,一樣的問題:我為什么要加入你的項目?
于是你會發現,當你一沒資源二沒資本三沒資歷的時候,你很難說服別人和你一起去踐行你的創意。
(補充1)
6、很多時候你能做成什么不取決于你有什么,而取決于你沒有什么。一位朋友曾建議我去做些離錢近的事然后再回來做現在的事,被我否定后質疑我說:以你的現在的資源你能走多遠?……去年的這個時候我的“資源”就是一個點子和一個對技術一竅不通的我自己,支撐著項目從一個點子落到了一個demo,去年底的時候我的“資源”是一個兼職的小團隊,支撐著項目出了個草草的新版,今年的這個時候我的“資源”是一個全職的團隊和一版不斷更新著的產品,更多的麻煩、問題和越來越多的關注、認可還有非議,那我估計至少可再撐半年…
7、不要去考慮怎么靠近目標,去實踐目標。三年來我看了太多想創業的朋友為了盡快獲得收益而權且放下自己本來想做的事,該做的事,然后去各種折騰所謂的一些能夠盡快獲利的項目,獲得收益后再回來做自己最要的那件事,以不斷靠近自己的目標。初衷是好的,但結果是到現在要么放棄了,要么還在折騰,在自己最想做的那件事情上毫無進展。如果想做,你就要直擊目標。
8、我見過悲觀的人,思前想后的人,曲線救國的人,自己也曾如此,結果要么還在公司里罵自己的上司,要么在自己想做的事情上毫無進展…創業的百分之八十是風險和失敗,還有百分之二十是運氣,我們能做的該做的就是用百分之兩百的努力去踐行自己堅持的信仰就可以了。
這位朋友說我太樂觀了,適當的悲觀是要有的,上帝不會毫無目的就發明了悲觀的。我說將來你如果也去創業帶團隊的時候你會知道,上帝雖然也給了你悲觀的權利,但你更需要旅行樂觀的義務,悲觀留給自己就行了。
(補充2)
9、創業真的不是靠一個點子,一份計劃書就能拿到投資的,所以不管怎樣,要將您的點子打磨成一個系統,先做出一個demo來,讓身邊的人,行業的人,盡可能多的人知道你的理念,看到你的執行意志……所以除非你身邊有很好的做投資的朋友,創業的邏輯才可能是點子——計劃書——資金——團隊——產品——資金——更大的團隊——更好的產品……否則就應該是點子——不斷地打磨——一個粗糙的狠但必須得有的demo——更多的人看到你的理念和執行意志——骨干團隊——資金——更強大的團隊——更好的產品……
演進
說回來,即便是那么粗糙的一個DEMO還是給我帶來了好運,很快,在一個行業論壇上,我的一條微博引起了另一個同樣也在關注互聯網學習資源分類聚合社區概念的teamleader的注意,接著他加了我附在所謂官網上的QQ,然后見面,然后一拍即合,然后,我們成為了一個團隊。 從去年九月底到十一月初,我們每天下班后就泡在3W,終于在11月11號這個全民消費狂歡的日子里,ICP備案號非常及時地審批下來了,于是我們按時上線了潘多拉盒子的1.0版本,我的那個DEMO正式結束了他的使命,現在躺在我的云盤初始產品設計的文件夾里。
自2013年11月11日我們發布潘多拉盒子1.0版以來,時間悄無聲息地已經過去了近半年。網站在我們幾個核心創始成員的兼職運營下,不斷地聚集著越來越多的互聯網學習者落戶這塊我們致力于打造的專屬于互聯網學習者的園地。
這小半年來,我們從每一位關注潘多拉盒子成長的朋友那里收到了很多反饋,有認可,有懷疑,有感謝,但更多的是意見:首頁排版太混亂……logo好丑……網頁導航標題太屎了……內容太空泛……有用的東西太少……
最要感謝的就是這些列不完的意見!就是這些針針見血的意見不斷地堅定了我們的信念,所以從今年年初開始,我們幾個核心創始成員統統辭掉工作,全情投入了。于是又是一個沒日沒夜的一個月,每天十四個小時,每天都透支的那么純粹。不過經過近了一個多月的緊張籌備,我們還是如約在本月底正式發布了2.0版本,肯定還有很多很多的不完善,但這確是一個嶄新的開始。
更新
自此2.0版本發布開始,1.0版本的首頁也就正式結束他的使命。在過去的近半年時間里,他飽受爭議,但不辱使命。也使我們真正地體會到了這樣一個道理:People DO judge a book by its cover. (看過喬爺爺傳記的人應該對這句話不陌生,by Mike Markkula)
所以這次2.0版本的改版,我們吸收了眾多國際上最頂尖的在線學習類網站的設計理念,給每位來訪的學習者提供一個全新的體驗。在這次改版設計中,我們的核心理念在于——無打擾,開宗明義:
我們會為每一位來訪者提供一個可以集中注意力的訪問體驗,我們會在首頁通過簡潔明了的圖文展示向每一位來訪者說明他們正在訪問的這個網站是干嘛的。
我們自己深有體會,也不止一次地聽朋友們抱怨,在我們訪問各種門戶、社區類網站的時候,總是會被滿滿當當塞在頁面上的內容搞得不知道從何看起,好不容易打開了一個自己感興趣的頁面,還要忍受橫亙在各處的橫幅或者彈窗廣告的干擾。散落在頁面各處的美女圖片、娛樂八卦、促銷信息總在分分鐘地誘發著我們娛樂和消費的本能,不知不覺過去了幾個小時,我們甚至忘記了自己為什么要登陸這個狗屎的站點。
在這個信息越來越多,有用的信息越來越少,碎片越來越多,系統的東西越來越少的時代,潘多拉盒子不僅僅要堅守我們打造互聯網學習園地的使命,更要幫助每一位來訪的學習者找回更多集中的注意力。
當然,我們并非只是追求一個漂亮的門面,潘多拉盒子會努力成長為一個秀外慧中的侶子!在以后的工作中,我們會兼顧體驗和內容的創新,不斷完善每一個細節。要始終堅信,你用心與否,你的用戶都會從你產品的各個細節中感覺得到。
彌堅
有些折騰和失敗的歷練就是為了后來的路做鋪墊準備的,從一個點子,到一個demo,到一個團隊,到兩版產品,今年初回來,我們幾個核心創始成員已經全職出來。
所以這幾天我都在和身邊的朋友說,這版產品的發布不僅僅是一個產品的更新,對于我們來說,更是一個嶄新的開始。
今天很多朋友看了我們的2.0版本,大加贊賞:真不錯……太棒了……總算完成了!……但其實當真的將籌備了一個月的產品放上去的時候,我和我的團隊都比以往更加清楚,這一切才不過是剛剛開始。還有太多的問題要解決,還有太多的改進要完善。
我們也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需要新成員的加入,但對于仍然處于創業初期的我們,除了一個偉大的夢想和每天細碎的踐行,我們承諾不了你任何誘人的回報。但如果有一天我們成就了這份夢想,在你的名片上會有一個聯合創始人的Title。
但我們希望你可以先仔細了解一下我們這個團隊的態度,所謂使命,價值觀,并不是說說給外面看,我們如果成為一支團隊,那么至少要擁有一些共同的信仰。我們不過都是在為這些共同的信仰,每個星期工作90個小時。
初心
走了一年,到今天才感覺到一切真的才不過剛剛開始,但我們將繼續保持對于踐行互聯網學習功用的激情,專注于網絡時代的知識分享與學習方式的革新。我們也將堅守既定的學習者視角,致力于會同每一位相信互聯網學習功用的學習者們一同打造一個發現和分享互聯網學習的園地。
因為我們相信,這次互聯網之于教育的革新本質上就是要讓教育回歸學習的本質,學習本來就無處不在,學習本來也是一種本能,說的大些,學習是人類進化,社會演進,個人成長的第一要素。所以有人說互聯網學習在中國沒戲,說國人都不愛學習,電商游戲才靠譜,但若非要講市場潛力,學習才是最大的剛需。
在新版網站的首頁,我又一次寫下了那句從最最開始就印刻在我腦子里的這句話:
這里沒有魔幻的游戲世界,這里沒有撓心的促銷信息,這里聚集的是一群熱愛學習,喜歡分享的人,是一群相信互聯網學習功用并努力實踐探索、創造價值的人。 因為教育,我們厭惡了學習。所以從這里開始,讓我們一起去發現學習的本源意義。
---------------------------------
2014年12月31日補充:
經過了一個多月的加班加點,總算趕在了新年的最后一刻上線了新版圖譜產品墨加,這里轉一份我在12月31晚墨加上線時發給每一位潘多拉盒子老用戶的郵件:
自2013年11月11日潘多拉盒子開放注冊以來,我們已經攜手共同走過了一年多的時間。這一年多來,因為你們的陪伴和鼓勵,我們得以持續堅持,在一個喧鬧的時代去不斷試錯,試圖去打磨一款真正關心每個人自身成長、開啟未知的產品。
今天我們很高興地告訴你,因為你們的意見和不滿,我們對產品做出了一次重大的調整。自今年4月底上線圖譜板塊以來,我們收到了無數次的反饋,我們看到了學習者對發現優質在線學習資源的麻煩,我們更聽到了你們對圖譜產品方向的認可,我們也不斷地反思著,傾聽著,還有哪些是做的遠不到位的,還需要繼續完善的。
當你收到這一份郵件的時候,我們滿心歡喜地向你推薦我們剛剛發布上線的一款新產品,墨加。從墨加開始,我們將更加專注于我們既定的使命,幫助學習者更便捷更高效地通過互聯網獲取到自己需要的知識、經驗、技能的分享。啟發未知,發現網絡時代的學習方式。
還有,我們的團隊也取得了一些新的進展,11月,我們正式進駐了位于帝都中關村的互聯網教育創新中心,而且就在幾天前,我們有了自己的正規番號:北京墨加科技有限公司。
從潘多拉盒子到Mo+,一路走來,我們不斷地反問著自己:
在一個互聯網的大時代里,究竟需要一種怎樣的知識分享方式可以讓我們更好地啟發未知,完善自己,適應競爭,實踐夢想。在一個信息大暴漲的大時代里,該怎樣更及時地發現自己的未知,更便捷地彌補自己的未知。在一個步履匆忙大時代里,該怎樣憑著那股本來如此普通的稚氣,拼勁全力,去成就一個最好的自己。
知識的發生和分享本來都是從問題而來,從情景而來,從懸念而來,從需求而來的。互聯網的誕生,再一次前所未有地改變了知識經驗的發生和分享的方式,工業化時代所固定下來的一整套教育體系,在過去兩百年里一直扮演著知識與經驗技能最為權威的擁有者和傳承者,如今卻正在越來越地凸顯著它的僵化和遲鈍。
因為教育,我們厭惡了學習。所以從墨加開始,請允許我們向你發出最誠摯的邀請,繼續一路同行,一起去發現和創造屬于我們這個時代的分享知識,啟發未知的方式。
2014年12月31日
您也可以關注我們的官方微信公眾號(ID:ctoutiao),給您更多好看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