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火網/第一播報
5月6日,在中國國際自行車展覽會上,戶外運動軟件行者舉辦了一場面對車友和自行車產業從業者的發布會。CEO蔣旻宸攜團隊人員對外發布了三款新產品,分別是行者3D運動地圖系統,行者賽事解決方案和新款智能騎行伴侶“鰭”。前兩款是屬于行者騎行生態平臺的軟件輔助,后者則是一款顛覆性的智能騎行配件。此次發布會吸引了眾多媒體和行業內人士參與。我們先來做一個簡單的回顧。
開場,行者CEO蔣旻宸回顧了行者的發展歷程。在基本概念團隊全資收購行者后,行者開啟了快速成長模式。一年內用戶數、活躍度、總運動里程經歷了指數級的增長。目前行者用戶騎行總里程數已經超過2.5億公里,這個距離可以繞地球6000次,往返月球700次,而2015年初這一數字還只是3000萬。目前行者上有超過300萬注冊用戶,6萬家注冊俱樂部和2萬家注冊車店,用戶制作的路書超過60萬條,是國內規模最大的騎行應用軟件。
全球首個3D運動地圖系統
隨后,行者CTO胡偉回顧了行者的開發和功能迭代歷程,并正式發布行者3D運動地圖系統的第一款產品3D路書。這是全球首個全3D路書系統,用戶可以在三維空間中自由的查看路書,不僅視覺效果非常炫酷,也更實用更直觀。在這里有必要先普及一下路書的重要性。對于用戶來說,路書可以為一次騎行活動提供最直觀的數據預覽,包括里程,途徑點,海拔等。同時行者路書還服務了很多大型賽事和活動,為主辦單位提供了完善的路線信息。而今天行者發布的3D路書是全球首個3D的軌跡路書系統,可以通過拖動來實現全方位、多視角地查看路書,用戶可以直觀地看到路線和賽道的坡度變化,爬升情況和絕對海拔。相比于舊版行者路書,3D路書系統更強大,用戶體驗更好,數據維度更豐富,也更適合專業選手使用。因此,行者的合作賽事方將成為第一批認證用戶,所有的賽事路線將免費升級為3D版本。普通用戶也可以在行者App中免費查看所有的3D路書。
現場演示過程中,3D路書的視覺效果引來了一陣驚呼。相信不久之后,很多賽事信息展示中會出現3D路書的身影,我們也期待行者的3D運動地圖系統在實際應用當中的表現。
行者賽事解決方案
接下來登場的是行者的CMO曹宇,作為一個俱樂部管理者,曹隊對于賽事舉辦和活動發布中存在的各種問題有著切身體驗,比如人力成本高、管理效率低下、報名檢錄和成績錄入流程復雜等。而行者作為一個擁有300多萬騎行用戶的平臺,具有天然流量優勢,能夠精準有效的推廣賽事活動;同時它的藍牙和GPS功能,為賽事計時打卡、成績錄入以及電子裁判等功能提供了便利。目前,行者已經與國內許多知名賽事開展了合作試點,借助行者的這套賽事系統,通過線上線下的聯運,來幫助賽事擴大影響力,更有效率、更低成本地運行。
這是整個發布會最重磅的產品,也是行者此前一直在預熱造勢的主角。原來此前發布的鯊魚鰭系列海報是預示了這款具備魚鰭外形的智能設備。而行者也給了這款極具外形沖擊力的產品一個簡單有力的名字——鰭。蔣旻宸認為“鰭是鯊魚捕獵和快速潛行的重要部分,每一個騎行者都需要一個”鰭“讓他們可以進入最佳騎行狀態?!蓖瑯遇捯彩球T的諧音。行者的工業設計師,曾工作于Frog Design的徐步菡首先向大家介紹了設計靈感和設計過程,她特別強調了自行車配件產品也可以顏值很高,也可以很性感。結合流線型的整體造型,能夠有效的減少騎行中的風阻,同時也能傳達堅持向上、自我挑戰的騎行精神。材料的使用方面,鰭能夠適應-10—40℃的溫度環境,全身防潑濺水設計,基本可以勝任全地形。
功能方面,行者的硬件負責人毛峰為現場觀眾介紹并演示了鰭的強大。對比之前發布的藍牙踏頻器,鰭增加了更多傳感器,可以采集包括速度、踏頻、溫度、海拔、坡度、氣壓、爬升、里程等十幾項數據,這些數據對于專業騎行者有著極為重要的意義。同事,行者開發團隊花費了許多精力在算法優化上,使得鰭可以提供厘米級的精準度。除此之外,在騎行過程中,鰭會實時連接行者云服務器,分析和計算當前的各項數據,來進行云端校準,確保數據的準確和可靠性。
行者從最初的騎行記錄軟件,到如今一個完整的騎行生態平臺,經歷了建立騎行社區、完善數據服務、連接智能硬件等艱難而堅定的一次次嘗試。此次行者發布會選擇在上海自行車展發布新產品,顯然也是經過慎重考慮的。三款產品中,3D運動地圖系統和賽事解決方案是直接面向賽事活動舉辦方的,而鰭和其他行者的智能硬件既需要C端用戶,也需要線下分銷商,而上海車展正是對外界發聲的一個絕佳的場合。蔣旻宸也表示,騎行行業需要我們每一個從業者來培養,市場大了,用戶多了,大家才會好。行者未來也會配合賽事、大型活動等做更多的投入,來幫助完善騎行行業的基礎設施以及行業規范。相信不久,騎行也會像跑步一樣,迎來井噴式增長。
?
來自柴火網記者暴走前沿第一播報
您也可以關注我們的官方微信公眾號(ID:ctoutiao),給您更多好看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