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4月12日下午,在北京市科委、北京市金融局、北京市創業中心、中關村管委會、中關村創業大街的共同支持下,由因果樹公司舉辦的“AlphaGo Plus因果樹全球首個投資機器人發布會”在北京市海淀區上地·元中心召開。

出席會議的嘉賓可謂大咖云集,包括:北京市科學技術委員會科宣處處長湯健、北京市創業中心副主任、北京市眾創空間聯盟秘書長劉志廣、中關村股權投資協會聯席會長、東方基易投資管理公司董事長易基剛、中關村互聯網金融研究院執行院長、國培機構董事長、中國小微企業融資研究中心主任劉勇、北京市金融局協調處處長李愛軍、北京市海淀區金融服務辦公室副主任王鵬、中關村科技園區海淀園管委會副主任閆秀敏、中關村海淀園管委會創業服務處副處長閆穎、深圳證券交易所京津東北區域主任王洋、中關村創業大街運營方、海置科創副總經理李亞坤、國投通惠基金總裁(音)、投資圈雜志社總經理趙敏、因果樹創始合伙人李姜元鴻、因果樹創始合伙人魯嫚。 此外,還包括到場的幾十家媒體。場面宏大壯觀。
因果樹創始人馬超表示,投資機器人可以做四種事情,其中有兩件是在降維層面,是對數據的處理,包括建立數據庫、跟蹤分析。在此之上,投資機器人甚至可以平維和升維處理,比如分析建模、投資預測。

首先,因果樹會抓取全網13萬+互聯網公司的信息,建立關于互聯網企業投融資信息的最完備的數據庫。以每個優秀的分析師每天可以整理出3家企業的完備信息來計,現有數據大概需要一個分析師用43333天來收集,大概等于118.7年。
第二,投資機器人會每日跟蹤并分析全網項目動態,記錄企業成長軌跡。這些事情可能至少需要一萬個以上的分析師來做,另外人力的信息半徑是非常有限的,很難做到機器人這樣齊備。
第三,機器人會對項目分析建模:機器人會使用標簽云,來分析項目的商業模式,并對項目進行歸類。然后根據行業熱度、機構熱度、項目本身情況進行建模。對項目進行綜合評分。
第四,投資機器人通過模型運算,最終推選出近期最具有潛力的企業。在這個過程中,投資機器人加大了信息半徑,通過對所有過往項目的回歸訓練來進行投資建模。此外,投資機器人具備情感邏輯能力,對優劣信息會加以處理。
2015年,因果樹通過模型分析,對上半年b輪前有融資的1298個項目進行跟蹤預測,選出186個項目, 實際融資數39,準確率高達21.0%,相當于傳統投資機構的兩倍。因果樹投資機器人預測融資召回率24.6%,避免了優質項目錯失投資機遇。
馬超認為,互聯網的特點就像水一樣,一定是流動、透明、利他、共享的。因果樹投資機器人的目標就是要建立流動的數據流,讓行業信息更對稱、透明,讓行業共享信息和成果,這個過程中要放下小我,成就大家。
那么問題來了。既然有了這樣的投資機器人,同時這樣的機器人所整理出的數據又是為廣大群眾免費共享的,那么未來傳統的投資公司該靠什么吃飯?
對此,因果樹創始人馬超是這樣解答的:在大眾創新的時代下,投資機器人的出現,確實會讓許多投資公司的投資經理人覺得,許多項目人類是無法和機器比擬的,因為人無法在同等的時耗下做出與機器相等的效率,甚至是沒有機器判斷的精準。那么他們存在的意義何在呢?其實他們還是有他們不可替代的價值的。
如果在通過機器把所有信息壁壘打通的情況下,所有人都會知道好項目的信息,那么這個時候,投資機構就要進行投資換代,把重點放在投后服務上面。作為項目方,有了更多的選擇。那么可以左右他們的選擇的,就取決于誰對他們的服務能力更強。這也符合當下人們消費的心理,更加追求消費質量,而投后服務正是能夠區別于機器人提供信息共享的情況下投資公司所能給予的更高的消費質量。
所以,未來一級市場可能會發生一些變化,更加關注投后服務能力的體現。在一個垂直領域來進行深度的服務來吸引更多的投資商。因此,投后服務是將來風險投資公司一個非常重要的轉折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