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剛過去的假期,一大波音樂節來襲。進入五月,北京的超級草莓音樂節,上海草莓、滴水春浪,廣東鼎湖山、酷狗螢火蟲動漫電玩音樂節,青島藏馬山藍莓.千蓮,洛陽首屆糖唐,鄭州優放音樂節,老牌的太湖迷笛、鎮江長江國際音樂節……
這么好的時機,產品不去刷臉難道等著過六一兒童節嗎?!
但是且慢!你以為流量就有用嗎?這樣想難怪你還沒火起來,要想玩得嗨,就得順著90后的步伐來。給你4個Tips,看看你今年的音樂節運營合格了沒有?!
從受眾群來看,被贊為“妹子顏值最高”的草莓音樂節,定位用戶群是年輕、活躍度較高的白領和小清新,往往更受贊助商的青睞。迷笛口味更雜一些,更多的是狂熱資深搖滾迷,前幾年可能是漢子和男性化人格占上風的妹子包場,“去迷笛只是因為是迷笛”,2000年打響Livehouse第一炮的迷笛,依舊是滾青胸膛堅毅不倒的烏托邦。
近幾年各種口感的音樂節和音樂人冒出來,興起的民謠、搖滾樂隊不少在各大音樂節“趕場式演出”,經歷過魔巖三杰時代對情懷有執念的一群也慢慢淡于公眾場,音樂節的品牌逐漸讓位于參演陣容號召力。
情況是:音樂節玩法、陣容愈發同質化。音樂節人群相對于掃街也更為垂直。沒法兒確定面向人群具體喜好,但在露天場地的固定空間里,揣測受眾群口味也不會有太大偏差。
對于互聯網公司而言,遍地開花的利好點是可以根據地理等便利性因素選擇合作音樂節。各方音樂節力求突破但依然難破困局,像迷笛這樣的風格化音樂節,校長提出“精神高于商業”,眾人調侃“你居然想賺音樂愛好者的錢?!”情節性太重,商業化拓展空間抵觸情緒高于其他。
重度和中度患者都去了迷笛草莓長江春浪。剩下的,大家玩玩看著辦就好。當然,如果你的產品沒有品質和特質,平庸的產品在音樂節沒有出路!
因為二手玫瑰,那條玫瑰花褲子在現場賣脫銷了。音樂節儼然成了東北秧歌秀場。
有個現象是:大部分搖滾和亞文化玩家都處于邊緣性地帶,想要通過外界的物化性事物來給自己帶上標簽,讓自己融入這個群體。現場擺攤最好賣的香煙,不是萬寶路爆珠而是沒有聽過名字包裝好看的花花綠綠進價便宜的進口雜牌煙。獵奇和不知道能不能裝成功的逼成了用戶首要參與動機。
性價比這一段在音樂節是失效的,畢竟來玩兒的很多人都不是來認真聽歌的,只是想找一個釋放自我的出口。
在這個現象下,如何做品牌的差異化輸出?跟隨用戶潮水的流向走:用感性化人格與他們對話。你并不是在表達自己最想表達的觀點,而是表達最需要被表達的觀點。你并不是在展示自我,而是扮演最需要被扮演的人。
給自己的產品品牌規劃情景化人格:無論你覺得現場需要一個怎樣的“自我”,展現出來,走出攤位和微博和用戶對話,而不是做價值輸出。千篇一律的“么么噠”已經夠了好嗎,作為一個在音樂節尋求燥起來氣氛的滾青,你的一句“親~”只會想讓人回復:滾。
“運營就是讓更多人看到我們產品!”這種單純的教條式信仰實則很難得到用戶認可。
流量本質是人,常規“流量到人”的產品路徑往往帶來的是低轉換率。雖然迷笛草莓這類以萬計人次,有大流量且空間固定的利好因素,但是如何在爭取海量曝光的同時,讓滾青主動為你的產品駐足,而不是在“掃碼送避孕套”的卸載式營銷之后回來雄赳赳寫篇《如何從零獲取百萬用戶》?
①制造不適感,讓用戶主動意識到自己缺你!
比如前幾天剛結束的武漢草莓泥濘趴,鞋套賣到脫銷,那些有提前天氣推送功能的App和硬件可以來一發比基尼美女滾泥地做推廣?
②別說自己有多厲害能干啥,避開功能性表述。
正如“大哥你玩兒搖滾,搖滾有啥用啊”,來音樂現場要的是氛圍情懷和刺激嗨點。怎么好玩兒怎么來,杜蕾斯賣產品,沒滾床單之前都是“不著邊際”在讓你高潮。
③制造反差。比如那些找各種孔插入汽車后市場的App,開車去音樂節找不到停車位?泥巴飛濺想找洗車點?你用廣告牌的對比圖告訴用戶:你在草原飛馳可以沒我!但現在我很重要啊……
聽一段陌生旋律,人的感知往往分三階段:不自覺哼唱的潛意識(處于本能但并未自我察覺),意識(有模糊印象,再次聽見熟悉又沒法兒想起來細節)和前意識(再次聽到有想要去主動了解歌名、歌手的欲望)。
要在用戶視覺或聽覺觸及產品的時間段內,完成對意識的影響、喚醒直至高度卷入。音樂節人員流動性大,空間固定,如何在用戶將感官交給你的幾秒內完成有效互動?或者拿自己的魅力值成功引導用戶,將“給你幾秒鐘的時間”拓展到我愿意跟你線上線下主動聊!
2015年有個成功的營銷案例是:英倫品牌ASOS借勢5月草莓音樂節,發起“ASOSME”的曬圖線上活動,無論音樂節場內場外的曬圖都有機會獲得ASOS高達3000元的代金券。僅nice上,3天就有2萬多張的照片曬出。
和符合自己品牌調性的社區合作,懂得借勢營銷是ASOS獲得可觀關注度的原因之一,還有可猜測的一點是去年圖片社交的火熱:Nice在14年12月拿到3600萬美元融資,In于15年6月宣布3億B輪——這是圖片社交用戶火速聚集,玩家新鮮度最高的時間段。
互聯網時代用戶關注度分散,找到短時間火熱的有效渠道是關鍵。那么今年被互聯網圈看好的直播和VR?武漢草莓音樂節已經開始玩了,4月官方試水VR直播,據報道稱在線觀眾300萬。今年音樂節尋找和各大直播平臺合作的機會,找能刺激到用戶G點的法子或許是個不錯的嘗試。
不管怎么說,產品是底數,營銷是乘數,底子好才能在N次方營銷的時候和對手拉出宇宙距。
那么問題來了,這個5月,你打了多少分?
思達派(Startup-Partner.com)獨家稿件,轉載請注明鏈接及出處。本文作者覃晃晃,聯系請戳:64610391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