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復興城轉型互聯網街區 打造海南互聯網創新創業新引擎

海口復興城互聯網創新創業園展廳。南海網記者 徐靜涵攝
碧海藍天、椰林綠道,一棟棟充滿現代感的建筑整齊地排列在海口一線濱海核心區和城市中央公園交匯處。這是全國唯一的熱帶濱海眾創空間集聚區和互聯網產業生態圈——海口復興城互聯網創新創業園。
2015年,為深入貫徹落實海南省委省政府關于積極推進互聯網產業發展建設的重要決策部署,順應創新2.0時代推動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形勢,加快發展眾創空間等新型創業服務平臺,復興城互聯網創新創業園項目應運而生,并于2015年12月16日正式開園,匯聚了以光谷創業咖啡為代表的8家國內知名眾創空間,以酷秀等為代表的海南本土互聯網企業60多家。

海口復興城互聯網創新創業園內海南省信息重點項目布局圖。南海網記者 徐靜涵攝
升級改造 創建互聯網創新創業生態體系
“去年,復興城進行了整體項目的升級改造。”據復興城互聯網創新創業園總經理王喜歡介紹:“最早之前復興城是一個吃喝玩樂的地方,做餐飲比較有名。2015年,我們響應國家的號召,把整個項目進行升級改造,做成互聯網型的一個產業園。”
該項目的整體空間布局為:“5區2街1空間”。其中,“5區”包括孵化區、加速區、引領區、配套區、多功能綜合區;“2街”包括濱海O2O產品展示體驗街、互聯網創業街;“1空間”是指海南互聯網眾創空間。

海口復興城互聯網創新創業園內“海南微軟創新中心“辦公區。南海網記者 徐靜涵攝
其中,“5區”的辦公區及配套區是針對不同成長的企業進行區域規劃,提供多種不同的辦公空間需求及創客交流空間、孵化平臺、路演中心、綜合展示區,“2街”為互聯網企業提供商業展示及交流體驗。在“1空間”內,則包含了大學生眾創空間、品牌眾創空間、濱海眾創空間、極客空間、風投沙龍空間、文化創意眾創空間等多類型眾創空間。
目前,已建成園區綜合展廳,不出園區即可了解全省全市的互聯網產業發展與政策。同時,“一站式”服務中心讓入駐企業在園區內完成經營所需手續辦理。園區還為企業提供免費辦公空間、光纖網絡、創業培訓、風投對接、項目路演及宣傳推廣等創業配套服務。

海口復興城互聯網創新創業園內“超級船東”辦公區。南海網記者 徐靜涵攝
在談及復興城發展互聯網創新創業園區的優勢時,王喜歡說:“區位優勢一定是最重要的。復興城位于海口市的中心位置,交通比較方便。同時,復興城靠近海南大學,具有人才輸出的優勢。”
“另外,復興城也積極地跟島外的一個融資機構合作,吸引島外優秀的投資者到海南來投資項目。”王喜歡透露,目前復興城吸引了8家眾創空間來海南,正常運營的有4家,包括光谷咖啡,車庫咖啡、阿里云以及海南微軟創新中心。
創新創業帶動園區產業發展 提升人氣和競爭力
復興城由原本以商業、餐飲、娛樂、購物為一體的傳統商業區,經過轉型升級,借助“互聯網+”的東風,走向創新創業產業的發展道路,不但為入駐企業帶來了優質的資源、有力地扶持,還為園區本身帶來了人氣、競爭力與影響力的提升。

海口復興城互聯網創新創業園內“阿里云創客‘辦公區。南海網記者 徐靜涵攝
據王喜歡介紹,自2015年12月開園以來,在復興城舉辦了“海南互聯網+創新創業節”、“2015中國互聯網+創投大會”、“創業門診:創業企業融資培訓講座”、“高校人才實習與就業指導沙龍”、“微軟‘創新杯’海南省決賽”等數十場在海南省甚至是全國具有一定影響力的創新創業活動。
“去年我們在建設復興城之前,相對來說整個園區人氣沒那么高,現在整個園區人氣有很大提升。”王喜歡舉例說到:“比如說,現在園區基本每天都有一場活動,進進出出都有上千人。”
扶持給力 入駐企業點贊政府服務和優美環境
微軟作為最早一批進軍海南的互聯網企業,在復興城打造了“海南微軟創新中心”,專注于海南互聯網產業孵化,通過自主開發打造了行業內獨樹一幟的全周期產業“孵化平臺”。據海南微軟創新中心有限公司項目管理總監吳清吉介紹:“從政府的扶持力度上來看,對比全國其他地區,無論是扶持的資金數額、扶持的內容種類,還是扶持方向上,海南都是最給力的。”
“對于復興城來說,是一個處于三個公園交匯的品牌聚集區,最大的優勢在于創業者離政府更接近了,離市場更接近了,離用戶更接近了。”吳清吉還談到:“對在此發展的創業者來說,最大的好處就是這里可以很快營造出創新創業的整體氛圍。”

海口復興城互聯網創新創業園內“酷秀”集團總部辦公區。南海網記者 徐靜涵攝
在光谷創業咖啡項目經理厲澤輝看來,復興城讓創業者感受最深的就是硬件條件非常好,同時,也看到這里三面環繞著公園,一面環海,“這種海景的辦公區間是我們在其他地方找不到的。”
“除此之外,這里的各項政務手續辦理非常流暢,在復興城的二樓就有工商局的辦公服務窗口,企業辦理一些工商注冊服務,以及一些政策咨詢、對接都會比較方便。”厲澤輝補充到。
(南海網海口4月14日消息 記者徐靜涵 實習生黃佳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