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中華區著名創業投資與私募股權研究機構清科研究中心近日發布2016年第一季度中國私募股權投資市場數據統計結果。數據顯示,從募集環節來看,第一季度共有356支私募股權投資基金募集完畢。其中已披露募集金額的269支基金中,募集到位的金額共1,466.33億元人民幣,基金平均募集金額有所上升。投資方面來看,中國私募股權投資市場第一季度共發生投資案例606起,其中披露金額的投資事件共計533起,涉及金額1,207.2億元,投資案例數同比上升20.07%,而投資總金額則同比上升46.9%,延續了2015年的投資盛況。在退出市場中,2016年第一季度共發生退出事件415筆,與去年第一季度相比基本持平。新三板作為投資機構與中小企業對接的有效途徑,是中國資本市場的重要平臺,也已經成為私募股權基金的重要退出渠道之一。2016年第一季度PE機構所投企業通過新三板進行退出的案例數共計300筆;此外,發生并購退出事件58筆,IPO退出事件31筆。
大額基金募集數量上升,產業并購基金加速設立
同2015年第一季度相比,2016年第一季度中國私募股權投資市場在基金募集方面,雖然新募集基金數同比下降26.14%,但募集總規模卻同比上漲4.9%。就平均募集金額來看,第一季度單支基金募資金額達5.45億元,同2015年平均募集金額3.57億元相比,上漲了52.7%,其重要原因是本季度募集完成的大額基金較多,拉升了平均募資額。
就大額基金來看,在2016年第一季度募集完成的基金中,一共有48支基金募資超過10億元,占所有披露金額的基金總數的17.8%,相當于2015年全年大額基金數量(共153支基金規模超過10億元)的三分之一。而這48支基金的募集總規模也達到了971.00億元,占到了本季募集總規模的66.2%,平均每支基金吸納資金20個億。這48支基金中包括了多支大型企業與專業機構聯合成立的產業基金,擬投產業包括金融、貿易、農業、汽車、能源、生物技術等。此外,一些老牌或過往業績出色的PE機構在募資層面繼續得到了LP們的認可,本季度也成功完成了新一期基金的募集。
圖1 2016年Q1中國私募股權投資基金募集情況

從募集資金的類型分布來看,成長型基金仍然是本季度新募基金類型的主流,達到了258支,投資價值被低估的優秀企業依舊是基金關注的重點。今年第一季度新募集了69支并購基金,總規模達到291.08億元,同比和環比均有所上升。其中,多支并購基金是由上市公司作為LP同基金公司合伙成立的,已公開的擬投領域集中在生物技術/醫療健康、清潔技術、機械制造、娛樂傳媒等。
PE市場投資熱度不減,PIPE投資本季度增幅明顯
李克強總理在《2016年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到,要強化創新引領作用,持續推動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建設一批"雙創"示范基地,培育創業服務業,發展天使、創業、產業等投資。因此,盡管目前我國整體宏觀經濟增速有所放緩,但股權投資市場依然蓬勃、有序發展。根據清科集團私募通數據,2016年第一季度的私募股權投資市場依然延續了2015年的投資盛況,共有606家企業從PE機構中獲得了融資,其中已披露投資金額的533起投資事件共使得企業方獲得融資1,207.2億元人民幣。對比來看,本季度投資案例總數較2015年同比上漲20.7%,而投資總金額則同比上漲了46.9%。投資案例數和投資總規模雙雙上漲表明整個PE市場依舊處于快速的發展上升期;而投資總額的同比上升速度是投資案例數同比上升速度的2倍多,表明PE市場較2015年同期企業估值整體走高。
圖2 2016年Q1中國私募股權投資基金投資情況比較

從投資幣種來看,近年來外幣投資在國內的案例數已經呈現明顯的下降趨勢,而人民幣則成為中國私募股權投資市場的主流投資幣種。從整體投資金額來看,2014年外幣投資在我國PE市場所占資金規模約47%,2015年占比則降至25.6%,而今年開年一季度,外資投資總規模占比又稍有下降,占整個市場投資額的25.1%。從投資案例個數上看,目前以人民幣注資的投資事件已經達到了93%之多。可見,目前外幣投資在中國保持著投精案,投大案的特性,而未來的外幣投資在我國PE市場將成為何種角色,還有待繼續觀察。
圖3 2016年Q1中國私募股權投資基金投資金額按幣種分類

從投資策略的角度來看,成長資本依舊占據市場的主導地位,占到了總投資事件的70%左右,排在第二位的PIPE投資則增長明顯,本季度投資案例達95起。投資金額方面,同比上升了411.45%,環比上升了44.94%。PIPE投資擁有投資成本低,速度快,流程簡便的特性,適合于投資向高速成長的中小型企業。PIPE投資已經受到了越來越多股權投資機構的青睞。
從投資行業來看,互聯網依舊是目前整個市場的投資熱點,案例數及投資額均保持第一。IT、機械制造業,生物健康/醫療健康,金融,娛樂傳媒等行業依舊是市場的投資熱點。另外,房地產行業在本季度共吸引PE投資約40億元,環比稍有下降。在機械制造領域,投資熱點已由傳統工業機械制造企業轉向具有高科技技術含量的高精尖制造企業。行業門檻提高,所需資金體量增大,也正是這一行業逐漸與PE機構結合的重要原因。生物技術/醫療健康作為熱點行業,其獲投案例數量在第一季度排在第四。其中,醫療設備的制造與生物工程技術的研究是兩大熱點投資領域。從政策上來看,2015年底國辦發84號文發布,鼓勵推動醫療衛生與養老行業的發展。而我國目前大力發展的PPP模式,更為社會資本投資參與醫療衛生服務創造了投資新模式。從社會結構上來看,我國已經步入了老齡化的社會,421或422的社會結構使得整個社會對于醫藥產品、養生產品、醫療服務、高端醫療設備以及醫院等相關養老產業的需求迅速增長。而醫療技術的開發投入,則一直以來都是行業的投資熱點,在當今人民越來越關注自身健康的背景下,大健康產業的發展前景廣闊。因此,預計生物技術/醫療健康領域的投資熱度在未來還將會繼續上升。
圖4 2016年Q1中國私募股權投資市場一級行業投資分布

圖5 2016年Q1中國私募股權投資市場一級行業投資分布

2016年第一季度中,北京地區投資案例數及投資金額均名列第一,上海深圳緊隨其后,東南沿海市場依舊發達。整個私募股權投資市場依舊集中于經濟發達地區。從投資集中領域來看,北京地區獲投案例數量排名前三的行業為互聯網、IT、電信及增值業務。東南沿海地區的投資熱度則集中在互聯網、IT、機械制造、金融這些領域。
圖6 2016年Q1中國私募股權投資市場投資地域分布

圖7 2016年Q1中國私募股權投資市場投資總額地域分布

新三板繼續成為PE機構重要退出渠道,IPO退出速度放緩
本年一季度PE市場共發生退出案例415筆,其中PE機構所投企業通過掛牌新三板進行退出的案例共300筆,占比72%。受全球經濟增速放緩影響,內地、香港及其他海外市場一季度的IPO活動均有所放緩。同時,新股發行速度和價格的受控,以及中國股市的波動,也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本季度新股發行情況。根據清科集團私募通統計,本季度PE機構所投企業IPO案例數僅有31筆,同比、環比均有所下降。2016年第一季度一共發生并購退出58起,占整個退出事件案例數的14%。2013至2015年并購退出案例數分別為62筆、68筆和276筆,已經連續三年保持上升趨勢。2015年并購退出案例數漲幅明顯,重要原因之一是由于去年年中時IPO暫停導致了新三板及并購市場的蓬勃發展。今年一季度,雖然IPO已經恢復,仍然發生了58起退出事件,說明整體并購市場熱度并未減少。
隨著我國多級資本市場股權交易平臺的建立以及完善,對于整個PE市場行業的發展是絕對利好的。未來更加通暢的股權資本轉讓系統將有助于提升整體PE市場的流動性。中國資本市場的好時代或已將至。
圖8 2016年Q1中國私募股權投資市場退出分布

圖9 2016年Q1中國私募股權投資市場退出方式分布

2023-11-14 清科研究中心發布了 《衢州,打造長三角創投新勢力“第一城》的文章
2022-06-20 清科研究中心發布了北京市朝陽區企業融資路演系列活動—數字經濟專場的活動
2022-03-04 清科研究中心發布了引鳳筑巢·融金朝陽——北京市朝陽區企業融資路演系列活動 專精特新專場的活動
2022-03-04 清科研究中心發布了百家基金進航城-數字經濟專場的活動
2022-02-23 清科研究中心發布了 《清科創業旗下PEDATA MAX全新升級!》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