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海量的創業者遇上海量的投資人,“找不到好項目”和“找不到好投資人”同時成為難題,有沒有更好的解決方案?因果樹說,這個可以有!因果樹聯合創始人滕放告訴思達派(Startup-Partner.com)小編,他們想打造出創投圈的“阿爾法狗”,用人工智能來輔助投資決策。
“當時沒人看好我們。”因果樹聯合創始人滕放說。2014年創投市場正處在火爆的前夜,大家對創業融資的了解并不深刻。一個事實是:那時國內風險投資人不到1萬,而美國已達到30萬!有著特許金融分析師和谷歌并購專家背景的滕放意識到“美國的今天就是中國的明天。”創業的爆發必然會讓投融資對接成為關鍵“樞紐”。2014年12月,他和連續創業者馬超等幾位聯合創始人成立了因果樹。
“投資人手工作坊式的篩選方式終將會被淘汰。”滕放告訴思達派(Startup-Partner.com)小編。“雙創”的到來讓創業者和投資人大量涌現,導致市場信息嚴重過載,有錢的人找不到好的項目,創業者著急卻找不到錢,如同愁嫁的剩男剩女一樣,“相親”無門。通過大勢判斷,滕放看準行業風口,通過風口變化對中國經濟、金融結構,和互聯網發展趨勢做出預判,直戳市場痛點。
領先市場布局得到了回報,意識到這一領域重要性的投資人把目光投向這個市場。2015年9月,早期并未被看好的因果樹,順利拿下了千萬級A輪融資。
如上所述,投資效率低下已經成為行業共識,但是想要解決這個問題并不容易。經過一年多的摸索,2016年4月,因果樹開發出了人工智能投資機器人“超新星”,他們想要從根本上解決這個問題。在滕放看來,解決這個問題要考慮到四個方面:
1、如何匯總所有的創投信息?
早期風投市場信息搜集困難且碎片化,以人工的方式進行信息搜集,成本高、效率低。
因果樹的解決方案是:通過機器抓取的形式,將碎片化信息集中起來。“現在因果樹通過人工智能的方式可以從創始團隊背景,產品下載量、流量,新聞報道,社交媒體關注度,百度搜索量,招聘信息,平均工資水平等幾十個維度進行信息搜集。”普通分析師要花費40小時才能做完的工作,“超新星”只需要1分鐘。用模型的方式對創業項目進行一個整體預判,篩選項目更為精準高效,準確率高達21%,未來滕放希望準確率能達到50%。
基于這種高效的方式,TMT行業80%的企業都被其收入囊中,目前因果樹已經累積了一個擁有13萬+企業的數據庫。
2、如何精確衡量估值?
以前大家做估值都是“經驗主義”,因為風險投資市場并沒有一套完善的估值體系,這就導致決策時成本高,速度慢,談價錢沒有標準。
現在因果樹的投資機器人“超新星”能夠給出行業估值體系,通過人工智能手段建立數據庫、跟蹤分析、分析建模、投資預測為創業者和投資人提供服務,企業可以對比自己在行業位置,判斷更客觀。
3、能否讓資產流動起來?
隨著創投市場的火爆,進入創投圈的人越來越多,很多人開始擔心自己的資產無法變現,資產流動性不強。
因果樹目前階段就是要為投資者解決這個問題,為其提供資產二次轉讓服務。就像滾雪球一樣,資本市場的雪球越滾越大,參與進來的人就越多,定價也更加清晰。
4、要把創投市場門檻降下來如何做?
傳統VC市場起投資金都在五百萬左右,這對普通人來說門檻高,不現實。“你投一萬和一百萬的決策成本肯定不同。”滕放說。
“超新星”設置的交易結構,使投資者的投資額度降低,從而降低投資決策門檻和投資風險,才能讓不了解風險投資的人進入到這個行業中來,無論對于個人投資還是機構投資來講這都是好事。
“最終我們是想做To C市場。”滕放說。他真正看重的是大眾創業的這些人群,希望有更多85后年輕投資人參與進來。對于如何留住這些人群滕放也有自己的見解“通過不同的金融產品,降低參與門檻或消費信息”。
市場前景有了,但滕放也不能否認一個事實是“90%的企業到最后必然會死掉。”不過針對這個問題因果樹也提出了新的解決方案:大多數創業企業生命周期很短,必然面臨重新搭配的問題,選定方向再重新配以種子資金,這些服務因果樹后續都可以提供,同時也可用時間沉淀下來的數據去開拓更多可能。雖然接觸好項目的機會很多,但滕放表示自己不會去做,他說“我自己做的話,就會失去中立性”。現在的他全身心在因果樹。
據悉,因果樹未來三年戰略規劃是“三個一百”,即“100億的公司估值”、“100萬注冊用戶”、“100億交易額”。因果樹市場部負責人周慶還透露:“我們的數據模型再有五個月時間就可以相當完善了”。屆時因果樹又將給風險投資市場帶來哪些新的驚喜?等到收獲的季節見分曉。
思達派(Startup-Partner.com)獨家稿件,轉載請注明鏈接及出處。本文作者甘草,聯系方式yuxi@startup-partn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