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制定背景
自李克強總理在2014年夏季達沃斯論壇提出大眾創業萬眾創新以來,國務院和各相關部委出臺多項措施推動全國“雙創”工作,致力于將“雙創”打造成中國經濟新引擎。近期,國務院出臺的《國務院關于強化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進一步推進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深入發展的意見》(國發〔2017〕37號)明確指出“引導眾創空間向專業化、精細化方向升級,支持龍頭骨干企業、高校、科研院所圍繞優勢細分領域建設平臺型眾創空間。探索將創投孵化器等新型孵化器納入科技企業孵化器管理服務體系,并享受相應扶持政策?!?,為眾創空間的進一步發展奠定了基調、指明了方面。
近年來,圍繞創新創業生態體系構建,將我市眾創空間發展的“市場機制”和政策扶持的“風險補償機制”有機結合,眾創空間發展取得的顯著成效,建設市級眾創空間105家,省級101家,國家備案眾創空間55家,創新創業生態體系已初步形成。
同時,我市眾創空間還存在以下不足:一是優質初創項目不足的問題。目前我市共有市級眾創空間105家,隨著眾創空間數量的增加,優質項目緊張的問題逐步凸顯,眾創空間要吸引優質項目的競爭越來越激烈。二是專業服務能力不足。我市眾創空間在創業導師、項目路演、投融資對接等方面建設突出,但是,由于缺乏行業細分領域的專業人才、技術和設備,無法有效的指導和幫助細分領域初創項目的發展。三是對接產業服務實體經濟能力較弱。我市具有產業背景的眾創空間數量不多,多數初創企業處于“單兵作戰”狀態,既不利于初創項目的發展也不利于推動企業轉型升級。四是需要提升管理和服務理念,加快國內外戰略布局。我市眾創空間要實現更加長遠的發展,需要不斷學習先進的管理經驗和服務理念,特別是硅谷、以色列等地的先進做法。同時要拓寬視野,加快國內外戰略布局,打造品牌效應,形成資源共享的良好局面。必須著力解決好這些問題,有利于進一步推進我市眾創空間建設邁向新的臺階。
為全面貫徹落實國務院“雙創”精神和市委市政府建設創新活力之城的相關要求,根據市政府同意起草本實施意見。
二、政策措施
(一)主要內容
《意見》主要包括:明確總體要求和主要目標、積極培育創新創業孵化平臺、加大財政和融資扶持力度、積極引導眾創空間孵化體系健康發展、加強眾創空間孵化體系建設的組織領導等五個方面的內容。
(二)適用范圍
全市各區、縣(市)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門、各直屬單位
(三)工作重點
其中“一、明確總體要求和主要目標” 明確了發展目標:到2020年,全市創建市級眾創空間150家以上,在已有市級眾創空間基礎上,擇優培育專業化、國際化示范眾創空間20家以上。
“二、積極培育創新創業孵化平臺”明確提出:1.進一步完善眾創空間“創業投資+特色服務”服務體系建設,加快眾創空間與傳統孵化器之間的交流與合作。2.深化商事制度改革,對在市科委、市市場監管局認定(含備案)的眾創空間,全面推廣“工位注冊”制。3.加快創新創業項目和產業融合。鼓勵大企業、大集團參與“雙創”,打造細分領域垂直孵化生態。4.提升國際化發展水平,加快實施“引進來”和“走出去”戰略。
“三、加大財政和融資扶持力度”明確了補助的形式和標準:1.對符合條件的標準化眾創空間、專業化示范眾創空間、國際化示范眾創空間采取連續3年的運營補助。2.支持市天使投資引導基金將積極出資與眾創空間合作設立天使基金,用于投資該眾創空間內的企業(項目)。3.對眾創空間內企業(項目)獲得前兩輪融資(天使輪和A輪),按照一定比例進行資助。
“四、積極引導眾創空間孵化體系健康發展”包括:1.扶持杭州市眾創空間聯盟和在杭高校眾創空間聯盟。2.開展全市性的創業活動。3、鼓勵眾創空間內的初創企業使用省、市創新券、創業券等各類公共服務項目。
“五、加強眾創空間孵化體系建設的組織領導”包括:1.加強協調推進。2.加強示范引導。
三、解讀機關、解讀人及聯系方式
解讀機關:杭州市科學技術委員會
解讀人:潘學冬
聯系電話:87060184
四、其他應當補充說明的內容
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