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9日消息 “農管家科技有限公司” 已于近日獲得復星昆仲的數千萬元 A 輪融資。
農管家的 APP 中有 “找貸款”、“買農資”、“學農技” 和 “賣產品” 四個模塊。農技方面,用戶可以看到平臺自制、PGC、UGC、外購的農技內容。農管家 APP 設置了權威專家、農藝講師、一線專家的三層專家體系,農戶可通過手機上傳種植作物的圖片,描述生長情況和病情,獲取平臺專家的解答,還可以尋找專家到線下進行農技服務。此外,農管家 APP 還具備用戶創建討論群組的功能,其希望構建 “平臺 + 社群” 的模式,已在 APP 中搭建唐山市農技推廣服務專區,目前農管家 APP 在唐山用戶量數萬、月活 30%左右。另外,農管家稱正在和吉林、松原、定遠、泰安、臨沂等政府洽談合作。
農業金融發面,農管家對接銀行、金融服務公司等渠道;在資產端,與在此前通過農技服務覆蓋的新型經營主體中篩選優質的資金需求方進行合作,提供貸款服務。同時,農管家通過嚴控資金去向并提供圍繞農業生產經營的全場景化服務控制貸款風險。截至 2016年3月,農管家金融服務已觸及 1000 余家合作社。
具體而言,該公司人員會經調研后選擇自然災害少、農業基礎設施完善、流通有保證的地區,選擇價格穩定的品類,并對合作社經營能力綜合評估,外加農技、農資團購等服務降低風險。而隨著《國務院關于開展農村承包土地的經營權和農民住房財產權抵押貸款試點的指導意見》等政策的出臺,已經有很多試點地區可以進行土地經營權抵押(參見《為什么說農村金融的 “黃金時代” 已經到來?》),在和銀行的合作中,土地經營權可以抵押在農管家處,農管家提供擔保;也可以抵押在銀行處,農管家提供增信服務。
2014年 創建的農管家最終想做一個全面的農業生產服務平臺——通過整合農科院、農業高校的專家資源輸出農技知識內容并在產品中加入社區社群元素;以農業金融為支撐點,同時提供農資團購服務;對接下游流通渠道幫助農戶銷售農產品,解決農產品流通的問題。其總部設在北京,業務由東北地區起家(理由是人均耕地面積高、合作社數量龐大、生產較為先進),現已擴展至內蒙古、河北、山東、安徽等省市。
傳統金融機構放貸后不了解客戶的資金流向,而農管家把合作社各種需求整合在一起形成把控,并通過土地經營權進行抵押和擔保。農管家稱相比于經營主體傳統的貸款渠道,可提高合作社貸款額度,降低資金使用成本 15%左右,而農管家會抽取服務費,這也是其主要盈利方式之一。目前該公司已完成數千萬貸款額,主要在黑龍江的佳木斯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