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建議征集開始啦。4月11日,北京市人民建議征集辦發布2018年人民建議征集參考議題,民生領域議題更細化,例如“看病更方便”“制定全市地面停車規劃”“地下空間建設公共停車場”“進一步縮小城鄉、區域、校際差距”等熱點問題均進入議題,向市民征集好點子。
2017年全年,北京市人民建議征集辦組織開展征集活動兩次,共受理市民建議近6000件,環比增加了90%。其中,2017年3月市征集辦發布了12條參考議題,受到市民廣泛關注。截至2017年12月31日,議題征集活動共受理建議4499件。去年9月28日至10月15日開展的征集《北京市2018年重要民生實事項目》線索活動,又受理建議1494件。
據統計,2017年的建議內容主要集中在“城市建設和市政管理”“交通管理”“住房保障”和“城鄉規劃”四方面。市人民建議征集辦已將建議轉交各相關職能單位參考、辦理。其中一些好建議得到采納,推動了相關工作的開展。比如去年年底前,市民董傳彬提出“把廁所革命進行到底,解決二環內平房區百姓上廁所問題的建議”,市城市管理委立即落實,計劃今年上半年在核心區組織開展平房區街巷胡同公廁革命試點,主要實施防凍、保溫、除臭、節水技術應用。今年6月至2020年10月,將組織推廣平房區街巷胡同公廁革命試點成果,全面提升核心區公廁服務品質。
2018年,人民建議征集議題共18項,征集時間截至今年12月31日。圍繞全市重點任務,選取了18個方面的人民建議征集參考議題,收集民意,匯集民智。“城市總體規劃”“美麗鄉村建設”“創造優良營商環境”等本市重點工作都在議題當中。
2018年本市將精細化管理列為單獨議題,重點提出了“精治共治法治”“智慧城市”“城市網格管理”等關鍵詞。議題也更加細化。例如在緩解交通擁堵的參考議題中,細化出“制定全市地面停車規劃,地下空間建設公共停車場,加強交通靜態管理”等方面征求建議。教育議題則細化為“加強普惠型幼兒園建設,進一步縮小城鄉、區域、校際差距”等方面征集大家的好建議。
在建設“健康北京”“創新社會治理”等議題中,向市民征集“讓百姓看病更方便”“社區鄉村治理”“開展社區服務社會化改革”等方面的好點子。議題之外,市民還可以就北京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生態文明建設等其他方面提出意見建議。
具體參考議題
1.全面實施北京城市總體規劃,優化提升“四個中心”功能方面;
2.推進疏解整治促提升專項行動,營造整潔有序的城市面貌和便利宜居的生活環境方面;
3.深入推進京津冀協同發展,提高城鄉區域協調發展水平,促進城鄉融合發展,扎實推進美麗鄉村建設專項行動,實施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方面;
4.抓好冬奧會、冬殘奧會籌辦工作,落實綠色、共享、開放、廉潔辦奧理念方面;
5.推進科技創新中心建設,不斷增強首都發展的創新力和競爭力方面;
6.加強城市精細化管理,提高城市精治共治法治水平,推進智慧城市建設,深化城市網格管理,完善城市管理領域法規、制度和標準方面;
7.下大力氣治理“大城市病”,堅決打好藍天保衛戰,推進改善生態環境質量方面;
8.堅持抓好交通擁堵治理,改善出行條件,制定全市地面停車規劃,地下空間建設公共停車場,加強交通靜態管理方面;
9.加快推進生活垃圾分類工作,建立垃圾分類相關制度和標準體系,培養市民養成垃圾分類習慣,提高垃圾處理減量化、資源化、無害化水平方面;
10.推進首都文明建設,保護城市歷史文化風貌,提升城市文化生活品質,增強首都文化創造力影響力方面;
11.做好教育工作,加強學前教育管理和普惠型幼兒園建設,進一步縮小城鄉、區域、校際差距,建設學習型城市方面;
12.全面推進健康北京建設,完善現代醫院管理制度,讓百姓看病更方便,保障群眾飲食用藥安全方面;
13.完善租售并舉的住房制度,擴大住房供給,建設籌集各類保障性住房,完成棚戶區改造方面;
14.做好就業和社會保障工作,完善多層次社會保障體系,加強殘疾預防和殘疾人康復服務方面;
15.提高養老服務能力,堅持養老服務事業與產業協同推進、居家養老與機構養老統籌發展,滿足多元化養老需求方面;
16.加強和創新社會治理,完善城鄉社區治理,健全鄉村治理體系,開展社區服務社會化改革,促進志愿服務常態化制度化方面;
17.深入開展平安北京建設,樹立超大城市安全發展理念,確保首都安全穩定方面;
18.大力推進改革開放,創造優良營商環境、提供優質公共服務,提高開放發展能力和水平方面。
此外,市民還可以就北京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生態文明建設等其他方面提出意見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