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劉云,醫學碩士;北大管理學博士;原GE醫療高管;光合資本創始人,知名醫療投資人;醫療行業營銷戰略專家。曾是GE醫療高管,醫療行業二十年行業經歷,涉及制藥、醫療設備及醫療耗材各個細分領域,體驗過研發、銷售及市場等多種角色,其中在市場部負責產品管理十年以上,經歷了產品經理、高級產品經理、產品組經理及市場經理等醫療企業市場部幾乎所有核心崗位的工作。
曾擔任華夏、博時等近十家基金公司醫療項目顧問;現為國內幾十家創客空間和孵化器創業導師;研究及從事的方向為移動醫療、可穿戴醫療、精準醫療及創新醫療器械領域。
移動醫療的現在
移動醫療這塊主要是兩個方面,現在和未來。
從現在來說,移動醫療在中國,有五種商業模式,是根據不同的付費的五種商業模式,在國外尤其是美國有成功的案例,但是這五種商業模式中國的眼下都還不具備。所以移動醫療目前是一個商業模式只能2VC的行業,有著比較大的風險性。這是我目前對這個行業的看法。
移動醫療的未來
未來的移動醫療一定可以形成商業模式,到那個時候會有牢靠的付費方出現,而那時候,正是移動醫療商業模式走向成熟的標志。它提供了服務和數據才支撐經營,這是未來移動醫療的商業模式之一。這個是一個很有想象力的行業。
但目前,做這種服務和數據的商業模式,在眼下行不通。怎么辦?還有一種方法,可以去做一些硬件的生產和銷售,來打通這種模式。眼下你是賣硬件,那么未來你可以賣數據和服務。
天道不酬勤,創業需謹慎
對于這個主題,我經常看到很多項目創始人或創始團隊,他們來跟我做展示,述說他們想做的事情,以及他們為這個事情所做的努力和付出,但是對做投資的人來說呢我們往往更關注的是它這個想法的可行性。如果大的方向都不是很正確的話,那這種付出和這種情分、努力其實都是事倍功半。
我認為奮斗的激情是必要的,但他們(創始團隊)在做這個事情的時候應該有一個正確的方向,確定好方向再去努力。而不是說,在你的方向選擇上都有些問題的時候來談努力。
因為我以前做過老師,所以我比較習慣于很直接的告訴他們(創始團隊)我最真實的想法,這可能是我的習慣。其他投資人覺得不合適就不會說太多,可能這方面我與其他投資人不太一樣。
為了“有趣”還是為了“理想”?
“有趣和理想。一個人創業一般只能是這兩個理由,其他的,多半不會成功。”這是劉云在無界投融路演活動中的經典名言,讓許多人印象深刻。然而當被問到“自己的創業屬于哪一種”時,他哈哈一笑這樣說:
“一般有趣的話都是對于那些年輕人,類似90后、95后。為了有趣而創業,做喜歡的、有意思的事情他們才會充滿激情的去做。
對于我這樣的老人,創業肯定不是為了有趣了,而是為了自己的一些想法或者需求。其實(光合資本)不是我一個人的事業,是整個團隊共同的事業,我們這個團隊大多數都是學醫的,我們都有一些改變現狀的想法,這是我們成立醫療投資的最終目的。”
關于人人崇敬的企業家們
當問到“最欽佩的企業家”時,劉云談及兩個人:馬云和俞敏洪。他說這兩個人身上有很多共同點。
“很大的一個共性是,他們創業前都是大學老師,當年大學老師是個很好的職位,穩定、值得尊敬。他們敢于放棄那種舒適的職位投身創業,一定是有著自己的理想。”
“他們兩個是最敢于追逐理想的企業家代表,這方面讓我很欽佩,但在有些場合的演講他們會給創業者帶來一些誤區——他們常常以草根的身份發表企業家演講,常常說自己多么草根,這不好那不好,很多缺點,總之很多方面都不優秀,把自己說的很“低”,讓很多人有種感覺:他們都能成功,我也一定能成功。然而這是不對的。”
劉云強調,他們的演講更多是為了故事情節需要,但是聽故事的人往往當了真。
“現在很多創業者年紀都很輕,看問題往往不夠全面,有時候只看到片面的東西,就把它當做一種鞭策,這樣不對,應該有一個全面客觀的認識,對對方的一些優點、一個真實情況的判斷。而不是只看到馬云長得不帥、俞敏洪農村出身,一樣可以成功,就覺得你也一定可以做到。成功的因素更多還是源于自身的一個判斷和追求。”
不忘初心,永遠記得當初為什么創業
對于很多創業者來說,資金一直是個長久的挑戰,基本上是融完天使想A輪,融完A輪想B輪,可能在真正拿到融資之前還能比較專注做產品做服務,融到資后,基本上不能再專心做事,甚至要開始配合投資人“說故事”去找下一個投資人,甚至是“接盤俠”。在投資界中,這是一個很普遍的現象。談及這個現象,劉總闡述了自己的一些看法。
“對創始人、公司運營來說,融資很多時候是放在第一位的,這沒有錯。融完天使想A輪這也沒什么不對。但是有一點,我們都聽過“B輪死”現象。天使輪A輪都還可以講故事、講產品,但接近B輪的時候如果還沒有一個完善的商業模式、還沒有一個比較好的業績,想要繼續融資將會非常困難。這也是為什么那么多公司跨不過B輪的原因。
所以對于創始人,還是要清楚最初創業的出發點是什么,原動力的什么,不要忘記這個。不能為了生存而創業或者為了創業而創業,不要迷失。”
關于書中的星辰大海
所謂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被問及“曾經反復閱讀的書籍或影視作品”時,劉總提到了兩本截然不同的書。
“選擇了做這份職業就意味著選擇了一輩子都要不斷學習,所以我很少有時間去看同一本書或影視作品。如果非要說一些的話我覺得確實還真有,一本是專業書籍:《PE價值創造的流程》。這本書經常用的目的是因為講給創始人聽的,因為他們對于資本不熟悉,特別是涉及企業估值的計算,在書中會有計算方法。
另一本書可能真的是我比較喜歡的,我確實以前看了多遍:《肖申克的救贖》——我喜歡這本書里的一句話:
“希望是美好的東西,也許是最美好的東西,而美好的東西都是不會消失的。”?
我會相信,在最深的絕望里,總會遇見最美的驚喜。因為希望,是最美好的東西。
后記
小編:如果用一種動物描述自己,你會用哪種動物?
劉云:我是獅子座,我身邊的人都會認為我比較典型,但是我其實看起來很nice,非常喜歡聊輕松的話題,所以我覺得我是逗比獅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