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漢鼎宇佑集團和胡潤百富聯合主辦的“創時代,我們來了——2016首屆80后創業家主題峰會”于2016年4月26日在北京舉行。峰會以“創時代,我們來了”為主題,旨在探討“創時代”下創新、創業、創富的核心議題,尋求80后創業家的共同特質。
在論壇環節,漢鼎股份、宇佑傳媒董事長吳艷、創夢天地CEO陳湘宇、58到家CEO陳小華、風云天使基金創始人高燃、巨匠文化、海泉基金創始人胡海泉、華大基因創始人、碳云智能科技創始人兼CEO王俊作為嘉賓登臺就“創見未來”為議題進行討論,分享“互聯網+”下的80后創業之道。
以下為論壇第二個話題“你在創業、投資的過程中有哪些可分享的創業故事?”實錄,思達派(Startup-partner.com)整理編輯:
高燃:我一直想寫一篇文章,從創業到投資,從投資到創業,12年一個輪回,我們這個時代發生了什么?我們每個人又發生了什么?這其實是很有意思的事情。
我是2003年底開始醞釀創業。2004年初拿到了第一筆400萬的天使投資,是我大學時認識的一個朋友給我的。
當時有一個投資者叫王功權,他之前是萬通的CEO,也是IDG資本的創始人之一,又創立了鼎輝創投。我們當時想見他,基本是不可能的。在所有創業者的心中,他可以說是神一樣的存在。
我自己在去年又開始創業,做了風云資本,投的第三個項目叫青普旅游,是一個高端度假連鎖酒店。青普旅游的創始人就是王功權老師。
王老師為什么讓我投資呢?他覺得我的思維對他很有幫助。所以他說他自己創業的第一個投資者就找我。這既是陪伴年輕創業者成長的故事,也是陪伴資深的投資人回歸初心的創業故事。
吳艷:如果一定要說在創業過程里特別難聞的經歷,應該也是在漢鼎股份準備上市在吸引風投的時候。我們的投資人是深創投。我記得非常清楚,深創投的董事長靳海濤跟我們做最后一次溝通討論。他的原話是“從我對這個行業的理解來說,我不看好你們的行業”。因為靳海濤董事長本身就是做系統集成出來的。他太了解這個行業,這個行業是定單型的,沒有積累。
“但是,投資就是投人,我就是看好你們兩夫妻”他說“你們對事業的熱情和你們兩個之間的互補性,我覺得這個投資是值得的。”
我先生跟靳總說的原話是“就憑這份信任,我一定讓你的投資得到最有效的回報”。那兩年,我們對公司的忘我是非常投入。從2010年10月深創投進來,2011年初就過會,2012年掛牌敲鐘,效率非常高。
我們每一個做實業的人,做事和做人是一致的,要珍惜每一份信任,不辜負每一個投資人對你投的信任票。哪怕現在漢鼎股份已經上市四年,我們也是這樣的心態和態度,珍惜每一個投資人對我們的信任,盡最大的努力去回報。

陳湘宇:我的創業其實挺艱辛的。做創夢天地是第二次創業。其實我并不是做游戲出身。在這個過程中,我最堅守的兩句話,第一就是不能騙自己。一直到今天為止,我還是管著公司的研發,從來沒有越過我自己管理的范疇之外。這才是我自己能做好的事情。
我堅守的第二句話就是把看得清楚的事情做到極致,絕不做那些看不清楚的事情。人為什么煩惱?就是每天想看不清楚的事情。一旦看清楚了,就試圖把它做到極致。我們幾個合伙人,每個人管理一塊,我自己管理我那一塊,這是我們一直恪守的團隊組合。
在創業過程中,我相信金石為開精誠所致。在2010年,沒有人想到我們會拿《水果忍者》這款游戲。我相信那個時候騰訊要拿《水果忍者》是很容易的。我的另外一個合伙人去聯系這家廠商,人家根本不愿意理我們。
首先,中國企業的誠信問題很大。澳洲公司很難把自己的東西交給外國的公司,而且是中國的公司,還是不成熟的市場。我們發了很多郵件去約對方,對方也是實在不耐煩了,就發了一句話:等下周吧。我們在周六就坐飛機趕到了布里斯班。老外覺得特別驚訝。
正因為這種付出,這家公司現在所有的源代碼都交給了我們。全球的游戲支持和后面的開發都在我們公司。我個人跟他們也是很好的朋友。
我會鼓勵員工和同事,很多事情就在你想到沒有辦法的時候再邁出一步,可能就是成功。我們公司能走到今天,尤其是做發行,作為產業鏈的中間角色能活下來是挺不容易的。
陳小華:為什么我要做58?我當時想再也不自己一個人創業了。剛創業第一天我就為房租和發工資而發愁。看看人家高大上的創業者都是融資的,五年不掙錢都能活得很好。第二是一定要有管理經驗。當時連基本的財務賬都算不清楚,以為收人家12萬就掙錢了,卻不知道12萬要服務兩年。
我之所以這么拼命的在58同城,是為了實現當初的創業的夢想。10年過去,那個倉庫到底是什么?我發現只有兩個字,就是信任。做融資也要講信任。
大家可能覺得信任很虛。58的所有投資人對我很信任,員工對我很信任。原來沒投資我們的競爭對手都很信任我。我們會問為什么阿里會那么毫不猶豫的投資,就是因為當初投58同城的時候他們猶豫了。當我再來到58到家的時候,很多業界的合作伙伴都愿意支持,最重要的就是信任。
胡海泉:我講另外一個朋友的故事。他叫張帆。他第一次出現在我面前的時候,我是以投資人的身份。他帶我看了當時的團隊,有5個人,還有2個人兼職。我當時就說我愿意成為你第6個合作伙伴,我非常認可你想做的事情,而且相信你講的商業邏輯。
從我投資的那一刻開始,就等待著他盡快成長。因為做投資的人會被其他人的投資節奏所束縛,我就想什么時候可以更快一點。他每次見我的時候就很有耐心,現在做的是怎樣的,做到什么地步,我的數據庫做到什么樣了。他做的產品是是一款旅游的搜索引擎。我相信他能做好,但他太慢了。這兩年來,一直沒有上線,直到今年的3月份。
但是,他也是一個奇跡。連一個產品都沒上線就已經完成了B輪融資,我也是幾乎沒見過。說明他具備打動后續投資人的亮點。他很有耐心,他一直在累積自己。他知道自己真正拿得出手的產品到底是怎樣的。他的數據分析,包括寫程序的伙伴們,現在可能是160多人,那個時候真的只有5個人。他按照自己的邏輯在做一個產品。直到上線的那一刻,他都覺得沒有達到最好。
我只想說兩點,作為創業者,工具就是專心。作為投資人最好的工具就是耐心。所以“創”字的工具是非常重要的。
王俊:我在2014年北大的畢業生典禮上講了我自己認為很有意思的故事。北大是全中國最會學習的一批人。要通過這么嚴苛的考試考進北大,又開始念書。很多人非常厲害,學習能力、考試能力非常之強。那個時候我就問他們當你走出這個校園,最重要的事情是問自己要成為什么樣的人,要創造什么樣的事。這其實是很難回答的問題。很多人可以說我自己愿意做比爾蓋茨,愿意掙很多錢。
其實這些都不重要。因為掙錢最后是結果,你到底想做一件什么事是很重要的。這件事情在某種意義上來講可能會走著走著就迷失了。不管因為什么原因,因為社會壓力的原因,因為周圍的朋友,很多人走著走著就忘了要做什么事、想成為什么人。我非常尊敬所有的創業者,創業是非常困難的事。最簡單的辦法是幫助別人。你自己要創一個東西就得跟別人不一樣。你要認真仔細地問清楚自己是不是真的想成為那個人、是不是真的想成就這件事。如果真的是這樣,這可能是你內心最重要的驅動力,也是未來你做所有事情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