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創客的時代,也是創客生態的時代。生態需要水與土壤,而這里的“土壤”就是孵化器。政府補貼、資本追逐、創客熱情高漲,這應該是孵化器最美好的春天。但這個“春天”卻有了些冷意?!氨粡姴稹?、“僵尸化”、“同質化”等名詞如影隨形,野蠻生長的孵化器正在把泡沫吹破。今年的政策主題是“供給側改革”,作為為創客提供“土壤”的孵化器,也需要更多的冷思考。
繼春節前后“地庫”孵化器宣告轉讓之后,深圳又一老牌孵化器“孔雀機構”因拖欠租金和物業管理費等相關費用近日面臨強拆??兹笝C構創始人陳鵬福坦承遭遇資金鏈斷裂,“收入來源以收租為主占65%左右,其次為增值服務占20%?!蹦隙加浾咦咴L廣州多家孵化器發現,在“孵化器”這層華麗外衣的包裹下,二房東的本質令其盈利結構過度依賴租金收入,很多孵化器租金占比大多在6 0 %左右,即便是運營良好的孵化器也僅能保持盈虧平衡。
三年租金漲幅近40%
近日,深圳一家老牌孵化器遭遇強拆的消息在創業圈內炸開了鍋。
位于深圳南山科興科學園的眾創空間“孔雀機構”因拖欠物管連續三個月的租金和物業管理費等相關費用遭遇強拆,60多個創業團隊被臨時要求撤場。
孔雀機構創始人陳鵬福在接受南都記者采訪時坦承拖租事實,并將之歸結于房租價格飛漲和孵化器資金周轉危機。
據陳鵬福透露,孔雀機構孵化器的盈利模式和大多數孵化器相似,包括三個方面:以租金收益為保底占到總收入60%到65%;其次是創業增值服務,包括基礎的法務財務稅務等培訓,核心的創業導師服務和融資顧問服務占到20%到30%?!捌渌麡I務從商業角度不方便透露”,陳鵬福稱,“政府補貼太少占不到比例。”
“4月20日還在跟物業(深圳正中物業經營管理有限公司)協商緩交租金計劃,沒想到21日物業開始派人拆遷,清理創業團隊”,陳鵬福對正中物業的強拆行為表示強烈不滿,“如果沒有外部突發因素的影響,孔雀機構是可以保證盈虧平衡運營良好的。”
陳鵬??谥械摹巴蛔儭庇袃蓚€方面:一是2015年9月,前海舊城改造,孔雀機構位于前海的孵化器外部施工環境導致入住率從96%急轉直下到40%以下,該分支于去年底關閉掉;另一方面“物業公司希望以146元/平方米租金加上14元/平方米物業費的價格租給新客戶,這一價格遠遠高于孔雀機構2013年簽訂的110元/平方米的租金水平?!?/p>
孔雀機構的被強拆固然有上述事件的影響,但孵化器對租金收入的過度依賴使其難以擺脫“二房東”的身份,孔雀機構并不是個例。
近日南都記者實地走訪了廣州地區的多家孵化器,了解到其收入來源都以租金為主,對于盈利狀況則紛紛表示“仍處于投資期”或“不看重短期盈利”,即便是目前運營良好的孵化器也都游走在盈虧平衡的邊緣。
“我們在2015年6月成立,位于天河區金星大廈4、5層,每個月租金20萬左右。目前有55個大學生創業團隊,孵客創業公社為其免費提供場地15個月;另有90多個來自社會的創業團隊,其中有35個使用其封閉空間月租3000到4000元,余下入駐在開放區,月租50 0元。”在廣州創業音樂晚會現場,孵客創業公社的項目經理給南都記者算了這樣一筆賬。
據了解,孵客創業公社的盈利模式主要分為三個部分:租賃、增值服務和投資項目的股份增值?!澳壳翱孔饨鸷团嘤柕仍鲋捣毡3只居澠胶猓呀浰闶沁\營很不錯的了”,該項目經理透露,現在租金收入在15萬左右,占到總收入的60%。政府的補貼主要是場地租金,一年30萬封頂。
房地產轉型的新路徑?
陳鵬福表示孔雀機構在2014年底到2015年的巔峰期入住率達到90%以上,隨后一路走低。“入住率的急轉直下是運營危機的起因”,陳鵬福稱,但對于具體入住團隊的數量、類型及原因則“不接受采訪”。
“我們通過創業大賽吸引優質項目參加,對優勝項目提供免費入住或者資金支持,另外也會舉辦周末沙龍等活動”,田宸赫稱,“目前的入住率為60 %到80%?!?/p>
無極道產業金融中心董事長孫政權則向南都記者透露,他們孵化器的客源儲備來自于移動互聯網大賽中積累的幾萬個項目?!罢心紙F隊有三方面要求,首先市場要夠大,至少10個億,能容納5到10家上市公司;其次項目有核心競爭力包括技術資源等;第三看團隊有沒有干勁”,孫政權稱。
孵客創業公社則表示,其依賴于五山高校區的創業資源,入住率保持在90%以上。
但并非所有孵化器都有充足的客源儲備。與此形成對比的是,某“首批國家級眾創空間”僅有一個兩人團隊、兩臺電腦在其中辦公。南都記者在海珠區“洋灣2025創新島”看到,其2013年掛牌的“海珠電子商務產業園”至今仍有大量空置,三樓僅有3家企業在正常辦公,一樓的企業早已人去樓空,二樓則仍在裝修。
“有很多孵化器建了之后不知道怎么運營,這是一個很奇怪的現象,怎么能沒有持續的項目資源和定位就去建孵化器呢”,曾幫助過部分孵化器運營,目前租賃了上述創新島二層空間的納賽爾公司有關人士表示,不排除有些公司把孵化器當做了房地產轉型的一種方式。
亟待破除同質化魔咒
即便是有項目入駐的孵化器仍然面臨同質化嚴重的問題?!耙苿?a style="color:#333;" target="_blank" href="/c/27008649">互聯網創業門檻比較低,只要有一臺電腦就可以上班”,孫政權稱。據廣州市天河科信局盧志斌透露,天河區的創業項目以軟件技術、移動互聯網為主,占到50 %左右,剩下50%有智能硬件、生態農業、文化創意、風頭創投等。
移動互聯網是創業熱潮,也是眾多孵化器看中的藍海,但納賽爾卻對這一現象表示擔憂。“很多技術專業背景出身的學生都一窩蜂地去做A PP和平臺,一方面專業技術被廢置,另一方面,當接觸到他們商業模式的時候又出現營銷、用戶、市場,所有的都指向兩個字‘燒錢’模式?!睘榇思{賽爾希望走差異化路線,圍繞智能制造增加智能工廠、智能生產和智能物流三個領域的孵化器,“研究院的科研成果可以為智能制造服務,這些孵化器之間也是互相支撐的而不是單純復制模仿?!?/p>
對于孵化器來說,依靠租金、服務等維持的盈虧平衡只是保證它們不會立刻死去的基本條件,投資收益才是長遠之計。
實際上,雖然采訪中諸多孵化器提及政策補貼對營收影響甚少,但從天河區專項基金政策看,其對拔尖的優秀園區的補貼卻是很高。比如面向“上一年度區財政新增貢獻園區排名前30位”的“企業貢獻獎”最高達200萬元,而面向垂直領域的“服務外包獎”及“原始游戲動漫獎”也均有幾十萬的補貼金額,相比于孵客創業、孔雀機構等孵化器,這幾乎是其全年收入。
?
(責任編輯:亞文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