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去年12月初e租寶被查以來,有關涉案企業的一系列非法犯罪細節被相繼曝光。就在今天下午,最高檢在“防范和處置非法集資法律政策宣傳座談會”上披露了e租寶案的重要涉案細節。
根據多家媒體曝光的會議資料,會議將“e租寶”非法集資案定為非法集資典型案例,并對e租寶案件辦案最新情況進行了披露。會議資料還顯示,e租寶總共涉及用戶ID901294個,累計充值581.75億元,累計投資745.11億元。其中約有15億元被實際控制人丁寧用于贈予妻子、情人、員工及個人揮霍。

e租寶最新案情曝光
4月27日上午,國務院處非辦召開“防范和處置非法集資法律政策宣傳座談會”,包括最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教育部、工信部、公安部、住建部、農業部、商務部、人民銀行、林業局、旅游局、銀監會、證監會、保監會、工商總局在內的15家處置非法集資聯席會議成員單位參與會議并做相關領域報告。
其中,最高檢對于e租寶案件進行了階段性案情曝光。除了上文所提及的數據外,最高檢還指出,北京市人民檢察院第一分院以丁寧涉嫌集資詐騙罪,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罪,非法持有槍支罪,組織他人偷越國(邊)境;張敏、丁甸、雍磊、許輝等4人涉嫌集資詐騙罪、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罪;彭力、劉靜靜、朱志敏、王之煥、謝潔、齊松巖、楊翠致、宗靜、李倩倩、楊翰輝、姚寶燕、楊晨、劉田田、張傳彪、王磊等15人涉嫌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罪,胡少楠涉嫌偷越國(邊)境罪,對上述21人依法批準逮捕,同時因證據無法證實范斌、馬銳、薛敏、劉建勝等4人參與了非法集資犯罪,北京市人民檢察院第一分院以證據不足為由對4人不批準逮捕。犯罪嫌疑人劉曼曼雖然涉嫌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罪,但因尚在哺乳期且認罪態度較好,故作對其作出不批準逮捕決定。
其中,實際控制人丁寧涉及集資詐騙罪、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罪、非法持有槍支罪、非法組織他們偷越國(邊)境罪等四宗罪,已在今年1月14日被批準逮捕。新華社此前曾披露,e租寶案有21人被逮捕,涉及資金500億元。
據南方財富網報道,2014年7月到2015年12月,鈺誠國際控股集團下屬金易融(北京)網絡科技有限公司上線運營“e租寶”,以高額收益為誘餌,虛構融資租賃項目,持續采用借新還舊、自我擔保等方式非法集資,實際吸收資金500多億元,涉及投資人約90萬人。
2015年12月,北京市公安機關依法立案偵查。最高人民檢察院專門部署,北京市人民檢察院成立專案組,同步介入偵查并引導取證。2016年1月,北京市檢察機關依法批捕逮捕涉案的21名犯罪嫌疑人。全國各地檢察機關對本案其他犯罪嫌疑人同步批準采取強制措施。
今年3月中旬,十二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召開第三次全體會議,最高人民檢察院檢察長曹建明在工作報告中,點名“e租寶”非法集資案。在12日下午召開的“兩會”記者會上,銀監會主席尚福林也點名了“e租寶”。
“非集座談會”釋放大量信息
今天上午,15部委、非集聯席會員單位召開的防范和處置非法集資法律政策宣傳座談會釋放了大量有關國家整治非法集資的重要信息。
國務院處非辦:名人學者官員為非法集資站臺,欺騙性較大
處置非法集資部際聯席會議辦公室(下面簡稱處非辦)在會上表示,“泛理財化”成非法集資犯罪新手法,占比30%以上,將全方位建立監測預警系統,“打早打小”。
下半年組織開展全國非法集資風險專項整治行動,地方政府管理和行業監管相結合,建立全方位監測預警體系,實現打早打小。對民間投資理財、P2P網絡借貸、農民合作社、房地產、私募基金等重點領域和民辦教育、地方交易場所、相互保險等風險點進行全面排查,摸清風險底數,依法分類處置。
根據處非辦統計,2015年全國非法集資新法案數量、涉案金額、參與集資人數同比上升71%、57%、120%,達歷年最高峰值,跨省集資人數上千人,集資金額超億元案件同比分別增長73%、78%、44%。處非辦指出,非法集資的犯罪形式更加隱蔽,欺騙誘導性強。一些犯罪分子不惜投入重金,通過電視、報紙、網絡等各類媒體進行包裝宣傳,邀請名人、學者和官員站臺造勢,欺騙誤導性較大。
最高人民法院:非法集資類案件數量猛增
最高法相關負責人在座談會上介紹,2014年和2015年全國法院一審審結非法集資類案件數量猛增,2014年一審審結非吸案件1907件、集資詐騙605件,同比分別上升14.7%、16.1%;2015年一審審結非吸案件3173件,集資詐騙799件,同比上升 66.4%、32.1%。
會上,最高法將“力合創投”(網貸平臺)案和泛鑫公司(保險代理公司)案作為非法集資典型案例進行了案例解析。
公安部:去年非法集資案超過萬起,涉案金額超億元案件增加
根據會議資料,公安部在會上指出,非法集資案件年立案數由過去的兩三千起大幅攀升至上萬起,今年一季度,立案數達2300余起,涉案金額超億元的案件明顯增多。 此外,公安部表示,非法集資犯罪案件高發、形勢嚴峻,表現為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法案數高位運行,大案增幅明顯。年立案數由過去的兩三千起大幅攀升至上萬起;
二是波及地域廣泛,高發地區擴散。非法集資案件遍及全國;
三是新舊領域風險疊加,互聯網金融成高危領域;
四是犯罪活動網絡化特征明顯。利用互聯網實施犯罪案件涉及地域廣、人員多、危害大。當前,假借互聯網金融、電子商務、徽商、外匯理財、虛擬貨幣等名義的案件增多;
五是新型手法不斷出現,非法集資與傳銷手段交織,網上宣傳與網下推廣相呼應,主犯、網站注冊地、服務器所在地、涉案資金等多頭在外的涉外案件情況突出。
住建部:將開展房產中介專項治理,打擊違規行為
住建部表示,房地產行業是非法集資高發領域,涉及金額大,隱蔽性強。
住建部近期將組織開展房地產中介專項治理行動,依法打擊違規經營行為。督促市、縣落實新建商品房、二手房買賣合同網簽備案制度,實現網簽業務系統全覆蓋。防止“一房多賣”;推動《房地產交易管理條例》制定,完善商品房預售許可、交易資金監管、買賣合同網簽備案、購房實名等制度。修改完善房地產開發管理相關規定,推進開發企業兼并重組。
人民銀行:推動《非存款類放貸組織條例》早日出臺
人民銀行在今天的座談會上表示,近年來,民間融資發展迅速,在一定程度上成為正規金融的有益補充;但是,各地民間融資特別是民間借貸市場也存在許多薄弱環節何問題,容易引發非法集資。
民間融資領域非法集資活動的主要手法包括:
一是利用民間借貸以及傳統金融工具形式,如非法發行股票,債券,投資基金等方式,向社會公眾募集資金,并承諾給予高額回報;
二是通過組織民間“抬會,合會,標會”等組織或者地下錢莊向社會公眾集資;
三是以委托生產或開發形式進行非法集資,以興辦實業,借種植,養殖,項目開發,莊園開發等名義,承諾回報以收取定金,股金等向社會公眾集資。
保監會:將組織開展防范和處置非法集資輪動檢查
保監會在會上表示,將高度重視保險業的防范和處置非法集資工作,認真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準確研判形勢,及時提示風險,果斷推出多項有力措施,全行業認真落實、積極行動,實現打早打小目標,取得顯著成效,2016年一季度保險業非法集資發案數和涉案金額實現雙下降,風險總體可控。
保監會表示,從近年來保險領域非法集資發案情況看,呈現四個方面的特征:一是傳統的主導型案件占比下降;二是參與型案件占比上升;三是被利用型案件風險加大;四是新的作案手法時有出現。
證監會:及時查處新型非法發行股票活動,推動出臺私募基金監管條例
證監會表示,將及時查處新型非法發行股票活動,積極推動出臺私募基金監管條例,在證券法修改中對股權眾籌作出規范。
證監會相關負責人表示,將健全完善法規制度體系,推動出臺私募基金監管條例,在證券法修改中對股權眾籌作出規范,通過不斷完善法規制度,引導進入創新規范發展,同時防止非法金融活動借金融創新名義進行。提醒投資者,自覺遠離非法集資、非法證券期貨活動,進行證券投資或期貨交易,請通過合法機構進行。合法機構名單可到證監會網站查詢。
您也可以關注我們的官方微信公眾號(ID:ctoutiao),給您更多好看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