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ò ?ji墨嘰第11聚
@侯雯佩
2012年開始從事UX設計工作至今,曾就職于阿里、騰訊,現任獵豹移動交互設計師。
我今天要分享的主題是怎么樣把一個創意做成實際的產品。
為什么要講這個主題?剛開始畢業做交互設計的時候,想法很多創意很多。當我把自己的創意和別人講,但是他們覺得我的想法很不靠譜,在經過一段時間的工作的時候我才發現,想出一個想法遠遠是不夠的,因為中國不缺乏想法好的人,只有把這個想法做出來的才是真正的有用。
一個失敗的例子

這張圖是我在騰訊做過的一個失敗項目,QQ空間個人資料頁面的優化概念稿。
我想盡各種辦法,想把這個做成一個牛逼的的方案。我參考了facebook,然后覺得要做一個社會化和自能化的個人資料頁:
第一個是圖形化,性別、年齡都通過圖形來表達,可讀性高。
第二是數據自能化,比如我填寫了一個地點他就會告訴我今天的天氣怎么樣,又比如我查看他人資料的時候,可以告訴我我們的共同屬性十多少。
當我把這個資料頁評估的時候,大家都覺地棒極了,但是具體在做的時候遇到了很多困難,第一就是給開發挖了太多的坑了。
首先,部分功能是需要后臺數據支持的,但是當時團隊并沒有這些數據,需要去采集用戶數據;
第二就是找和對方的相似度,這都需要開發支持。
所以說,這個項目后來失敗了。而且這個設計大概有兩三個月,我們浪費了很多時間。
其實最根本的原因就是我根本沒有弄清楚目標是什么。目標就是實現表單的可讀性高一些,讓用戶更愿意填寫,但是,我給出的方案屬于設計過度。我想了很多很棒的想法,但是沒有考慮團隊擁有的資源,沒有評估這個成本。
一個idea來源到實現需要注意的問題

我今天要通過這4點來分享一個idea來源到實現需要注意什么問題。
IDEA的來源:先從怎么去明確一個正確的目標開始。

我覺得目標的來源可以從這三個方面獲取。
第一,弄清楚公司或者組織的大方向。當你明確了公司的意圖之后,你就更加明白自己在做的事情是不是重點;
第二,弄清自己所在小組的目標。通常表述說把一個產品的留存率做到百分之多少;
第三,用戶價值。比如用戶可以把自己的照片拍的美美的或者讓用戶更加方便的找到一家餐館等等。
把這三個點弄清楚,你就可以把它轉化為具體的設計目標。例如我要讓用戶在這個頁面的點擊率超過百分之多少或者停留時間達到多少秒,一定就是具體化的目標。

IDEA的確定:明確了設計目標之后就要想方案。
有一些設計師喜歡閉門造車自己做調研,看很多資料,去想一些亮瞎人的創意出來。但是這樣的想法通常會被直接拍死,因為人性就是不愿意承認別人比自己聰明,別人提出一個好點子有些人就會反駁說這樣做有什么什么風險。
所以我覺得更好的做法是:當你有一個想法時可以拉著大家一起去探索方案,這樣最后確定出來的方案是大家集體智慧的結果,大家就會更加愿意去執行這樣的方案。
這里有幾點提醒:
第一, 讓開發同學一起討論。無論你的想法有多么的好,最后都要通過具體的代碼實現,通常程序員的主觀意愿都會影響最后出來的效果。所以一定要讓他參與到討論中。
第二,想方案的時候不應該局限于我們要做一個什么新功能或者設計一個改版。其實一個產品有很多層面,比如算法或者運維,只要能夠幫助解決這個問題那就算是一個解決方案。這里有一個例子,我們在做社交短視頻應用的時候,嘗試做過很多新功能,比如榜單排行,然后做一些興趣標簽等等很多方案。最后發現都不如修改首頁算法排序帶來的效果。盲目的做新功能并不是一件很好的事,應該把現有的功能做好,然后再將單點功能擴展新功能。
IDEA的表達:評估創意優先級。
這一張截圖是創意評估矩陣,一個維度是可行性,另一個是創新效果。

通過這兩個維度把所有的想法放到四個象限中。
第一象限效果好可行性好,應該第一時間去實現的。
第二象限效果很好,但是很難實現。比如開發門檻比較高,這個需要去調研研究需要用什么方式去實現。
第三象限是不需要做的。
第四象限是可做可不做的。
IDEA的實現:當你有一個創意的時候,你就可以把他做成實際感受的原型。
這里推薦兩款軟件,原理就像搭積木一樣將元素鏈接起來,實現一些交互。這樣就可以把你的想法做成原型放到手機中去體驗。有些交互難以用語言來表達,通過這些軟件制作出原型可以清晰明了的表達自己的想法。
在表達創意的時候還有一個關鍵點就是不同的人需要不同的表達方案。比如故事版,通過一個故事將自己的創意表達清楚。對于開發可以用一種偏邏輯性的技術語言來描述。首先設計稿上面各種元素需要標清楚,用戶點擊到最后給出反饋,每一步怎么樣呈現都需要很好的說明。
通常一個交互可以分為四段——動機、行為、過程、反饋。比如在描述一個用戶拍照。操作動機就是想要拍照,行為是點擊,過程就是點擊后按鈕會放大或者變色,第四個反饋就是跳到拍攝頁面。
這個粉色的長條圖是我經常用到的一個檢查表。

當你完成一個交互設計稿的時候可以用來檢測你的方案有沒有遺漏點,當你逐條檢查一遍之后再給開發人員就不會越到開發反饋說哪里有什么遺漏了。
對于對方提出的一個問題,設計師應該想出多種解決方案,而且都應該具有發散性,分清楚每一個方案的優勢劣勢是什么,同時也要結合目前項目的目標和成本。

一個現象:一個產品的成功可能不取決于設計,他可能取決于運營、取決于產品、或者代碼。這時候我覺得設計師應該忘記自己的設計師的身份,和別人去配合,把自己當作產品的主人。

產品上線后如何去優化設計?
當一個產品上線之后,其實才剛剛開始,我們需要去優化它,這里我希望設計師能看到后臺數據的權限,這樣設計師就可以通過數據去優化自己的想法。
第二點我覺得設計師需要把數據可視化,這是設計的一個分支,其實我們不用去做那些很漂亮的圖形,我覺得就是簡簡單單的曲線圖,折線圖就可以。

數據觀察出來的結論很難理解其背后的原因。這時候我們可以通過做實驗的方法,不斷的去嘗試。

然后下面這一張圖是我在網上找的,當你想展示一個數據的時候,在什么情況下用哪一種比較好,大家可以去細看一下。

Q&A提問環節
問題一:
比如說有一個閃光點怎么表達出來?
侯雯佩:
想辦法用小成本去驗證。比如我們產品在做濾鏡,但是我們不確定用戶會不會買單,所以我們只做一個來測試用戶的效果,如果效果好再制作一批效果好的濾鏡上線。
問題二:
在前期方案沒有數據支持的情況下,如何判斷設計方案的好壞?
侯雯佩:
設計方案沒有絕對的好壞,只有更好更合適的方案。首先要弄清楚你的設計目標是什么,例如這個設計目標是減少用戶的點擊次數,如果你把設計方案放在用戶點擊的交互效果就得不償失了。
問題三:
UI想學習ue,推薦相關的一些書籍?
侯雯佩:
UI學習UE的書,不過最經典的也就那幾本:簡約至上、交互設計精髓、設計心理學。
問題四:
自己設計如果得不到他人的認可腫么辦?
侯雯佩:
得不到認可有很多原因。有可能是對方不信任你的專業能力、有可能是你的想法沒有滿足目標。通常情況下,客戶或產品經理比設計師更明白需求需要什么~ ?我覺得首先需要聆聽對方的需要,幫助他,而不是站在他的對立面
問題五:
能簡要分析或談下你對微信的設計看法嗎?
侯雯佩:
微信的成功應該不只是靠設計,至少是說設計不是他成功的主要原因。坦白的說,從設計角度評判,他的設計風格,交互設計都有問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