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直播平臺以“百播大戰”的形式將行業推上“元年”寶座,彼時,市場上曾有超過400家直播平臺。然而在監管的“步步緊逼”、商業模式的不完備下,受眾的資源被迅速消耗掉,直播平臺一度縮水至150家。
到了2017年,直播行業上演“冰與火之歌”,年初估值5億元的光圈直播倒閉,更是給直播帶來一定打擊。馬太效應愈演愈烈,僅上半年各部門就依法關停了72家平臺。
2018年,直播平臺未來在哪兒的疑問不絕于耳。頭部幾家平臺突然選擇以扎堆IPO的方式掀起新一輪大戰。然而這應該就是直播行業 “紅海行動”的最后一戰了。
今年1月份,斗魚COO程超就公開表示“有IPO的計劃,仍在籌備中。”有報道稱斗魚計劃在港股上市,集資總額在3億美元至4億美元之間。
3月6日,歡聚時代宣布虎牙直播已在美國秘密提交IPO文件。
3月8日,有媒體稱映客也正籌劃今年赴港IPO,計劃募集3億美元。第二天,又有報道稱花椒直播或將于2018年底在香港IPO。
為什么要扎堆IPO?
新元文智CEO劉德良在接受創頭條(ctoutiao.com)采訪時表示,直播平臺在面對巨大的資金需求和未來市場行情不確定的情況下,抓緊時間搶到上市的入場券,決定著平臺未來走的能夠有多遠。
“換句話說,上市是在爭搶資本市場的關注度,進一步爭搶資金,以便于更好的估值和進行下一步產業布局。這應該是直播平臺步入上市潮的核心。”劉德良說。
資本與市場的眷顧,對于從一開始依靠燒錢起家的直播行業而言,當然是必不可少的。值得一提的是,3月7日,斗魚和虎牙分別對外宣布完成6.3億美元E輪融資和4.6億美元的B輪融資。而該輪融資都是由騰訊獨家戰略投資。
都是游戲直播平臺,都在做IPO,如今又一起得到大佬騰訊的青睞,一場“虎斗”之爭正在上演。
而3月26日,映客對外宣布,已經向港交所提交了IPO招股書。自此,直播平臺第一股之爭變得更緊張了。
直播行業始終有一些短板擺在明面上。比如盈利模式,比如內容與監管之間的矛盾,這些問題直接導致了直播平臺從頂峰走到落寞。
據映客招股書顯示,2015年至2017年,映客營收收益分別為2870.20萬元、43.35億元和39.42億元,增速從14848.28%降至負增長9.07%,支撐映客營收的,是龐大的用戶基數以及用戶的充值。
然而月活用戶和月均付費方面,增速放緩的情況也一樣存在。2016年,映客的月活用戶數量從第一季度的1537萬漲至第四季度的約3000萬。但是整個2017年,映客的月活用戶數量都維持在2212萬至2518萬之間。2016年的第二季度至第四季度,映客的月均付費用戶數量均維持在250萬左右,但到了2017年第三季度和第四季度,這個數據只有60萬左右。
不過值得注意的是,雖然月均付費用戶數量在降低,但月均付費用戶的充值金額卻大幅上升,2017年四季度為6.73億元,同比增長291.28%。這似乎說明直播平臺并沒有想象中的那么沒有市場了。
對此,劉德良表示認同。
他提到,大家普遍認為直播熱度降低,主要是因為平臺的用戶滲透率可能已經不再像之前增長的那么快速了。但其實平臺的用戶覆蓋率相對來講還是很深。
“無論是娛樂也好,社交也罷,甚至是用戶利用直播做產品、做銷售,這些都足以說明,直播已經成為被社會大眾所接受和使用的一種工具了。”他說。
工信部信息中心工業經濟研究所所長于佳寧在接受采訪創頭條(ctoutiao.com)采訪時也表示,如今的移動直播不僅讓信息得到實時、快速傳播,還解決了雙向交互問題,為產業開拓新模式,構建了新的信息基礎設施。因此,直播技術和模式應用的領域越來越廣泛。以海淘直播為例,買家將購買全過程直播出來,實時與買家討論尺寸等問題,并在購買完成后,當場在商品上標注買家ID,在此模式下,造價變得異常困難。未來,直播還是大有可為,上市會進一步推動技術的投入與平臺的合規。
“扎堆上市我認為是好事。” 紫輝創投CEO鄭剛說。他表示,直播和其他任何現象級產品一樣,必須經過浮華和泡沫,最后存活下來的才是鐵打的團隊和過硬的產品以及留存的核心用戶,然后才能以常態的方式發展下去。如同早年間許多人扎堆做陌生人社交,同樣經歷了殘酷廝殺,最終留下了成功上市,且同樣具備直播功能的陌陌。
雖然直播沒有“涼”,但不得不說,直播自身存在的短板依舊不容忽視。上市并不意味著競爭力不需要提升。
劉德良提到,扎堆IPO背后,其實也說明行業面臨一些破局之處:一方面,是內容和產品如何轉型,比如與其他產業鏈進行跨界融合;另一方面是平臺該怎樣適應步步緊逼的監管。
“說到底,上市對直播而言是另一次升級,在這個升級過程中,直播需要找到未來新的盈利點,新的商業模式。”他補充道。
這不禁讓人想到年初大熱的直播答題。當然,直播答題對于直播本身而言,只是一種技巧,而并非是商業模式的創新。但這也從側面反映出,直播平臺對于內容創新的探索。
重新回到四家準備上市的平臺看,兩家游戲直播平臺——虎牙直播和斗魚直播,在臨上市之前仍能得到大廠騰訊的一波資金支持。而另外兩個泛娛樂直播平臺——映客直播和花椒直播,一個曾借宣亞國際上市未果,另一個也在2017年宣布進軍游戲直播。
這不免讓人想起依靠移動互聯網和用戶UGC的泛娛樂直播平臺其實就是行業里最早表現出頹勢的平臺。
可以看到,游戲直播事實上已經走過了許多年頭,這足以證明垂直于某個領域的PGC內容直播具備更強的可持續性。再加上如今用戶對內容的需求繼多元化之后,也越來越偏于理性化,內容的質感應該是直播平臺需要追求的最重要的東西。
而按照游戲直播的思路,接下來,直播平臺應該更加工具化,和“互聯網+”一樣,與更多的領域進行跨界融合。
在內容價值得到保障的基礎上,博眼球的直播方式將成為歷史,這也讓直播平臺能夠在市場監管下具備更多理性。如于佳寧所說:“直播服務于產業發展的‘直播+’時代要來了。未來,合規力即將成為平臺競爭力的重要組成部分。”
創頭條(Ctoutiao.com)獨家稿件,轉載請注明鏈接及出處。本文作者竇豆豆,郵箱:douchengyu@ctoutiao.com
您也可以關注我們的官方微信公眾號(ID:ctoutiao),給您更多好看的內容。
2023-09-12 創頭條發布了融通創新 領航未來 長虹集團雙創示范基地融通創新共發展 活動的活動
2023-03-24 創頭條發布了 《2023阿里云峰會 · 北京》的紅包活動
2023-03-23 創頭條發布了2023阿里云峰會 · 北京的活動
2022-11-09 創頭條發布了新場景 新生態——長三角(金華)數字經濟發展高峰論壇的活動
2022-10-26 創頭條發布了“數字經濟 創新業態”創新創業沙龍的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