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所有的過去都不能定義你是誰。我們比自己以為的更聰明,也更愚蠢。你終究會依賴自己的力量,和自己越長越像。別要求自己不難過、不糟糕,那只是種狀態。一切狀態的本質是:它總會變化。”——簡單心理創始人簡里里
對于創業圈的女性,似乎總是能找到幾個相似的詞來形容她們:知性、大方、優雅、灑脫。似乎這是她們天生就自帶的氣場,女王、御姐的光環真的是天生的嗎?這或許是很多人對女性創業者的疑問。今天我們來看看簡單心理創始人簡里里的成長史和辛酸事,里面很多經歷許多人都似曾相識,而她似乎只是多走了幾步。
簡里里在創辦簡單心理之初就順利拿到德豐杰風投創始人Tim Draper的天使投資,之后的一周時間里,簡單心理又順利拿到真格基金與華創基金的投資。就在2015年11月,簡單心理完成了數百萬美元的A輪融資。在所謂的資本寒冬里他們似乎走得一帆風順。從一個“抑郁”的心理咨詢師,到一家創業公司的CEO,她到底經歷了什么?
“抑郁”的心理咨詢師

??簡里里的私照
簡里里的真名叫李真,簡里里只是她在心理咨詢圈里更為大家所熟知的名字。
由于上學較早,才20歲,簡里里就從英國拿著神經科學的碩士文憑回國了,通過應聘成為中央財經大學的老師,從事心理咨詢的工作。高校老師是現代社會里“最適合女孩的工作”之一,工作體面而清閑,每年還有兩個假期。簡里里工作得心應手,單位的同事對她也很好,再過一段時間,她就可以申報更高的職稱,享受更多在學校工作的福利。同時她還有一個從斯坦福畢業溫柔體貼的男友,一切看起來都那么美好。可是簡里里卻感到不開心。
“我不甘心自己的未來將和辦公室那些年長的同事一樣,一眼就看到頭兒了。”簡里里說道。同時,因為她在行政部門,而行政管理者跟心理咨詢師的工作形式是沖突的,很多想法不能變成現實,在她看來,“當老師沒有增加我的價值”。
從2012年開始,簡里里在豆瓣上撰寫心理方面的文章,最初她只是做一些心理咨詢上的科普,后來讀文章的人越來越多,很多人發私信給她,傾訴自己遇到的問題。面對這些求助,她也想伸出援手,如果托朋友打聽,的確是可以給求助者推薦心理咨詢師,或是直接回復解決問題,但這需要付出巨大的精力,會占據她的整個生活,而且效率低下,所以,簡里里一直處于“想幫不能幫”的狀態。
簡里里想到通過互聯網解決普通人心理咨詢的問題,辭職創業的想法像爐子上的一壺水在慢慢加熱。可每當她決定要辭職時,假期就像一塊冰讓她冷靜下來,周而復始。那段時間,以專業知識對自己評估,她都快要抑郁了。
崩潰后的勇氣

??簡單心理官網截圖
2013 年,在體制內工作了5年的簡里里想換工作了。帶著“想找一個地方透透氣”的想法,簡里里飛往硅谷參加了Draper University(英雄學院)的創業培訓項目,該項目的創始人Tim Draper是硅谷創投界的傳奇人物,其創辦的DFJ投資基金是Hotmail、百度、Skype等著名科技創業企業的領投方。
“我給去過DU的朋友打了一個電話,問他在DU的感受,他也沒跟我多說,就說那是一次life changing的機會。我想要是太無聊,過兩周我就拎著箱子回來過年。”簡里里說道,“我是我們那屆最晚一個去的,open party都沒參加。前兩個周都不太在狀態。后來比較投入了,開始有收獲。我們37個人在一起吃住玩七八個星期,像一個很大的集體治療。
有一天,一個女生提議舉辦一個“女孩之夜”,十來個女生坐在臺上,講述自己“身為女孩”的感受。說著說著,自然就說到了社會對女性很多固有的陳舊觀念,以及女性發展的玻璃天花板等。
一直沉默的簡里里在這時候崩潰了。她慢慢說:“我一直到26歲之前都沒有意識到社會給女性的壓力。后來我身邊的女性、我自己,發現社會對我們并不寬容,甚至苛刻。我們被期望早點結婚、早日安定、不要折騰……”她哽咽起來,“我想女性爭取的并不是成為男性,而是希望有選擇的權利,爭取選擇生活的自由。”
突破傳統女性要“乖”、要“穩”、要“陪襯”的束縛,簡里里突然有了試一試的勇氣。在項目快要結束時,她很認真地把自己想了很久的想法制作成了PPT,她想創建一個對接心理咨詢師和有心理咨詢需求人群的平臺。最終,她的路演獲得了第二名。出乎意料的是,Tim Draper決定做簡里里的天使投資人,還把她推薦給了國內的投資方。
不知道簡里里是因為有了投資的助推劑,還是終于想明白了,總之她回國后迅速辭職了,開始把自己的夢想腳踏實地地變為現實。
在創業過程中治愈自己

??簡單心理APP截圖
剛開始創業,簡里里常頭疼得睡不好覺。簡里里回憶道,基本上每次有新功能改版時,簡單心理平臺上的咨詢師就會給他們提意見。改版會不會影響專業性?什么會影響咨詢的設置?咨詢的過程究竟如何理解和評估?……咨詢師的聲音有時候會演化為爭執,讓簡里里和她的團隊好生為難。技術問題同樣是挑戰。有一次,系統連續出了兩個漏洞,錯誤信息被群發給用戶,造成對用戶的誤導。
但簡里里說,她在這個過程中“意外地開始感受到被治愈”簡里里說道,“我能看到自己,能看到他人和自己為了聯結做出的努力,這構成我們共同的經歷。”
目前簡單心理針對來訪者提供三類服務:心理咨詢服務,預約咨詢師最近一周的時間;輕問診服務,用戶可以隨時通過電話尋求建議,咨詢信息類問題;而在文字問答板塊,除了專業的心理咨詢師提供答案,也會有用戶作答來相互支持,用戶粘度也因此得以增強。
同時簡單心理給平臺上來自全國各地的、以及海外的講中文的心理咨詢師提供一套專門服務心理咨詢師的工具,包括時間管理、來訪者管理和支付系統,也給他們提供宣傳服務。“這樣心理咨詢師只需要專心做專業的咨詢工作,其他的宣傳和行政工作都可以通過簡單心理的移動平臺在手機端快速完成。”
上線以來,從每個月咨詢發生的數量、個案脫落率和來訪者反饋來說,簡單心理的咨詢量已經遠遠超越地面的心理咨詢室。通過網站進來的個案相對質量較好:有付費能力、受教育程度好、有個人成長的意愿,以及做長程咨詢的準備。
而更有價值的,是“簡單心理”建立起的一套咨詢師的準入和評估機制——所有咨詢的預約和續約都在平臺上發生,平臺記錄咨詢師在過去幾個月里面真實個案量發生的情況,包括脫落率的統計,也有來訪者的評價。“我覺得這是簡單心理目前最有價值的部分,未來是能夠改變和影響心理咨詢行業的。”
“心理咨詢的本質是一個人和另一人建立了一種關系,這段關系本身是治愈的,而不是心理學知識。”這是簡里對心理咨詢的認知。她也在幫助更多人走下懸崖的路上越走越遠。
版權聲明:?本文作者唐芯,一起上原創。如需轉載請聯系微信公眾號(ID:yqsnews)授權,未經授權,轉載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