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帶一路國際合作暨成都高新自貿試驗區掛牌一周年”論壇活動現場
??回顧自貿試驗區改革試驗征程,探索區域經濟與新興產業未來發展,3月31日,“一帶一路國際合作暨成都高新自貿試驗區掛牌一周年”論壇在成都高新區菁蓉國際廣場舉行。
??2017年4月1日,中國(四川)自由貿易試驗區掛牌成立,作為其核心區與主陣地,成都高新自貿試驗區這一年交出了一份碩果累累的成績單。記者獲悉,截至2018年2月28日,成都高新自貿區共新登記各類型企業17472戶,注冊資本(金)1769.76億元,分別占成都高新區新增總量的65.09%、68.09%。其中內資企業17264戶,注冊資本(金)1758.02億元;外資企業208戶,注冊資本(金)11.74億元。
??與此同時,成都高新自貿區在提升政務服務水平、深化體制改革、推動貿易便利化等方面作出了諸多有益嘗試:推進“大數據+人工智能+政務服務”,深化簡政放權、“放管服”改革;全國首倡全球頂級科技園區合伙人計劃(TSPPP),促進技術鏈、資本鏈、產業鏈深度融合,40項改革創新案例先行先試,其中“一站式投融資信息服務”獲全國推廣。
??當天的論壇上,來自區域經濟與戰略性新興產業的專家學者以“一帶一路倡議的成都實踐”為主題,就“自貿區制度創新與貿易便利化”“全球化背景下中小企業發展與合作機遇”等話題展開探討,為成都經濟開放和新興產業發展建言獻策,助力其打造內陸開放型經濟高地。
??商務部亞洲司原司長呂克儉,成都商務委副主任、成都自貿辦常務副主任張金泉,成都高新區黨工委委員、管委會副主任陳洪濤,四川省民營石油商會副秘書長譚瑞以“以自貿區建設助力新型全球化背景下的經濟合作”為主題,從國家“一帶一路”倡議和對外開放戰略格局切入,暢談成都高新自貿區如何強抓機遇實現開放發展。
??作為自貿區企業代表,北京帝恒投資有限公司董事長曾鈁、四川科里特硬質合金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鄒政、通威股份有限公司副董事長嚴虎、成都天象互動數字娛樂有限公司副總裁蒙琨圍繞“自貿區企業‘走出去’的實踐與探索”,與在座嘉賓分享了企業如何運用自貿區優勢進行“出海”發展。
??立足戰略性新興產業創新發展,全面實時對外開放走出去。論壇上,深圳市鐳神智能系統有限公司董事長胡小波,深信服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高級副總裁鄧文俊,成都數聯銘品科技有限公司首席征信官、高級副總裁朱勁杰,四川南格爾生物醫學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任繼萍結合“戰略性新興產業的創新發展與國際拓展”這一話題,深入探討了“一帶一路”倡議下戰略性新興產業如何實現國際貿易的全面發展。
??“一年來,成都高新自貿試驗區在轉變政府職能、深化金融領域改革、擴大國際交流合作等方面作出了有益嘗試并取得了豐碩成果?!背啥几咝伦再Q區負責人表示,今年將圍繞“一帶一路”倡議和對歐開放合作,全面加快推動度各項試驗任務落地,以自貿區發展引領開放改革,努力在自貿區服務“一帶一路”建設上實現新作為、再上新臺階。
“一帶一路國際合作暨成都高新自貿試驗區掛牌一周年”論壇活動現場
??探索制度創新 “一站式投融資信息服務”獲全國推廣
??肩負“國家試驗”的使命,成都高新自貿區積極探索制度創新,去年9月,國務院決定在全國推廣13項具備復制條件的創新改革試驗舉措,其中“面向中小企業的一站式投融資信息服務——盈創動力科技金融服務模式”就來自成都高新自貿區。
??“中小企業除了面臨融資難、融資貴的問題,還存在金融服務分散化、碎片化等問題。搭建‘盈創動力科技金融服務平臺’的初衷,就是要探索一種新的模式緩解這些問題。”成都高投盈創動力投資發展有限公司負責人介紹,平臺通過吸引金融及服務機構入駐,與近200家金融及服務機構建立起戰略合作伙伴關系,聚集資金規模超過500億元,為科技型中小企業發展提供融資支撐。
??目前,盈創動力科技金融服務平臺已經形成債權融資服務體系、股權融資體系、綜合增值服務體系。截至今年1月,“盈創動力”累計為超過4900家中小企業提供債權融資逾400億元,為逾1.6萬余家中小企業提供投融資增值服務。
??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金融是現代經濟的核心。根據《四川省金融業“十三五”發展規劃》,四川省在金融業方面的目標是:到2020年末基本建設成西部金融中心,中國(四川)自由貿易試驗區建設無疑將為建設西部金融中心帶來新機遇。
??成都高新自貿區在金融領域改革創新帶來的變化,首先便是金融機構引進數量的快速增長。截至目前,成都高新區已聚集各類金融機構900余家,成為西部地區最具活力的金融機構聚集地之一。
??在此背景下,成都的金融業務、創新金融產品的多樣化發展正在加速。
??2017年5月,成都高新自貿區掛牌的次月,一項金融創新即已推出——全國首單銀行間市場“雙創債”由成都高新投資集團正式發行。截至今年1月,首次發行的5億元都已投放到急需之處,其中1.5億元置換載體建設貸款、3億元用于新一代信息技術孵化園等載體建設、5000萬元投資“雙創”企業股權,有效滿足雙創企業的融資需求,降低企業創新成本。
??在不斷創新金融制度的同時,成都高新自貿區還謹慎防范金融風險,探索運用大數據、區塊鏈等新技術提升地區金融監管效率。在全國首創“創新信用券”,創新性運用區塊鏈技術,打造地方金融監管系統,對小額貸款公司、融資性擔保公司等地方金融機構資金往來實現全流程監管。
“一帶一路國際合作暨成都高新自貿試驗區掛牌一周年”論壇活動現場
??借助“大數據+人工智能”“放管服”改革跑出加速度
??厘清政府和市場邊界、提高政府效率,讓市場更加有效配置資源。成都高新自貿區圍繞貿易自由化與投資便利化,積極推進簡政放權、深化“放管服”改革,加速推進政府職能轉變,打通“最后一公里”。
??為提升政務服務效率,成都高新自貿試驗區掛牌后專門建立基本數據庫和云端大數據池,通過在線協報建和協同審批平臺,在三維BIM報建、“大數據+人工智能”的支持下實現部分流程的自動審批,大大方便了企業。
??減一道程序,少幾番折騰,市場正在感知政府之變:率先實現四川首個智能政務機器人為注冊企業頒發營業執照,邁出了智能政府建設的重要一步;成功上線“政策在線導航+人工智能輔助決策”系統,自動為企業匹配合適的金融等政策,將政務服務時間從“5天×8小時”變為“7天×24小時”,為園區企業學好、用好政策提供了極大便利。
??截至目前,成都高新自貿區在政府職能轉變、投資、金融、貿易等領域探索形成了40項改革創新典型案例,在成都市自貿辦篩選的具有首創或優化提升的17個案例中,成都高新自貿區占9個;經四川省自貿辦深化提煉后上報國務院自貿試驗區部際聯席會的9個案例中,成都高新自貿區占3個。
??“以負面清單管理為核心”的投資管理體制已在成都高新自貿區基本形成。對自貿試驗區外商投資企業設立及變更實行備案管理,辦理時限由20多個工作日縮減到3個工作日內。同時,開展企業住所(經營場所)申報登記制改革,在成都率先出臺個體小額經營社區備案制度,截至2018年1月31日,已累計備案11135戶,充分釋放了市場主體活力。實施與放寬市場準入相聯系的“三十二證合一”、全程電子化企業登記改革等多項試點,工商企業核名、注冊登記等審批事項辦理時限由15個工作日縮減至5個工作日,服務滿意度提升至99.6%。
??強化事中事后監管方面,成都高新自貿區在四川率先試行“雙告知、一核查、證照聯動”的“212”工作機制,著力解決“準入不準營”問題。全面推進“雙隨機、一公開”,市場監管執法事項及其他行政執法事項實現全覆蓋。構建知識產權“三管合一、三審合一、三檢合一”的“三三制”模式,在全國首創知識產權刑事案件公檢“雙報制”。
??“放管服”改革跑出了為民服務的全新加速度。成都高新自貿區對外公布“僅跑一次”和“審批不見面”事項清單,涉及經濟運行、稅務、基層治理、社會事業等687項政務服務和公共服務事項。其中,“審批不見面”事項50項,總量占到群眾性服務事項的87.1%。
??下一步,成都高新自貿區將借助現代科技手段,深入推進“大數據+人工智能+政務服務”,打造智能政務、優化營商環境、深化協同開放,著力打造四川自貿試驗區核心區和國家向西向南開放橋頭堡。
??全國首倡TSPPP全球科技園區合作成果豐碩
??以開放促改革、促發展,是自貿試驗區被賦予的“最大紅利”。如何在更高層次擴大對外開放,更是內陸自貿區需要突破的課題。
??成都高新自貿區在全國首倡“全球頂級科技園區合伙人計劃(TSPPP)”,促進全球技術、資本和產業鏈深度融合。2017年5月,成都高新自貿區舉辦2017世界一流科技園區聯盟圓桌峰會,與境內外22家科技園共同成立“世界一流科技園區聯盟”。由此,TSPPP正式起航。
??借助TSPPP,成都高新自貿區不僅構建起全球科技園區的“命運共同體”,也打造出全球市場、企業的“命運共同體”,推動企業深度融入“一帶一路”,實現全球化發展。
??自TSPPP啟動以來,成都高新自貿區不斷創新合作方式。在中美合作方面,圍繞人工智能和智慧基礎城市研究,成立美國卡耐基梅隆大學成都分院;圍繞科技金融領域,探索成立“成都-硅谷科技金融中心”。在中以合作方面,依托成都高新區與以色列海法生命科技園,探索建立中以科技創新中心。在中巴合作方面,圍繞IT進出口、高端裝備制造、能源開發、供應鏈管理、基建領域、科研合作等板塊探索建立“巴基斯坦中國中心”。此外,還積極謀求與東盟國家拓展自由貿易往來,探索建立一帶一路供應鏈管理樞紐中心。
??去年5月,位于成都高新自貿區的中國首個對歐合作綜合服務平臺——“中國-歐洲中心”正式啟動運行,開啟了服務“一帶一路”對外開放和中國西部對歐全面合作的新窗口,目前,已有125家歐洲機構提出入駐申請。
??國別園區發展建設也在加速推進。截至目前,新川創新科技園等園區已簽約落戶重大項目29個,投資總額超過260億元。2017年新簽約項目有路維電子國家級信息技術研發中心、東網科技西南總部及研發中心、視源科技西南區域總部及交互智能平板研發中心、美敦力高端醫療創新中心,總投資約15億元。
??為適應經濟全球化新趨勢,成都高新自貿區大力發展更高層次開放型經濟,支持企業積極拓展海外市場,培育扶持通威股份、南格爾生物、數聯銘品等一大批“走出去”標桿企業,“高新產品”“高新服務”“高新技術”“高新標準”贏得了越來越多的國際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