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高新自貿試驗區
??作為中國(四川)自由貿易試驗區(以下簡稱四川自貿試驗區)建設的主體核心區域之一,成都高新自貿試驗區建設面積29.86平方公里,涵蓋金融城、新會展中心、天府軟件園、新川創新科技園等成都高新南區所有重點區域。成都高新自貿試驗區將重點發展新一代信息技術、生物醫藥、科技服務、研發設計等高新技術產業和金融服務、高端商業、服務貿易、融資租賃、跨境電商、文化科教、總部經濟等現代服務業。
??自去年4月1日揭牌運行以來,在國家“大膽闖、大膽試、自主改”的總基調下,成都高新自貿試驗區深耕這片充滿希望與活力的“試驗田”,聚焦改革創新開放,巧用“加減乘除”組合拳,打造內陸開放高地,在國家、省市各項利好政策刺激下結出累累碩果。
??加即增加,即吸引企業和人才加入成都高新自貿試驗區這個大家庭。然而,現代市場經濟中競爭正在全范圍地躍動,成都高新自貿試驗區如何在激烈的競爭中吸引企業入駐,培育頂尖人才,助推產業發展和區域升級轉型?
企業涌入激發發展活力,加速人才在成都高新自貿試驗區聚集。
??從企業落戶到人才涌入 發展新模式迸發強勁活力
??新經濟企業扎堆涌入
??創業沃土受外資青睞
??這一年來,成都高新自貿試驗區為成都乃至四川打造內陸開放型經濟高地構建了新體制,探索出一些發展新模式、新經驗,為區域經濟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而這份活力最直觀的體現,就在于各類企業和人才的涌入。
??數據顯示,截至2月28日,成都高新自貿試驗區新登記各類型企業17472戶,注冊資本(金)達1769.76億元,分別占成都高新區新增總量的65.09%、68.09%。分領域看,落戶企業中,大多來自科技、互聯網、貿易、醫療、教育等領域,其中科技、互聯網領域企業數量最多,占據落戶企業的“半壁江山”。
??去年9月落戶的企鵝醫生,是一家將互聯網與醫療行業結合的創新型醫療機構。“選擇成都高新自貿試驗區,一方面是因為這里入駐了很多企業和居民,對醫療健康的需求大。更重要的是,這里在支持新經濟發展方面,為企業提供了非常開放的政策扶持。”企鵝醫生CEO王仕銳告訴記者。
??此外,成都高新自貿試驗區也不乏來自日本、俄羅斯等國家的外資企業。截至2月28日,入駐成都高新自貿試驗區的外資企業共有208戶,注冊資本(金)11.74億元。
??專為中小微金融機構提供風險決策支持的思考瑞思塔(成都)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思考瑞思塔”)是一家創業型企業,初創團隊中有來自俄羅斯的Maria Veikhman,也有來自中國的合伙人陳磊。思考瑞思塔總經理助理Daria Petkova介紹,Maria Veikhman非常喜歡成都,在公司成立之前曾去北京、上海等城市考察,但最終還是選擇了成都高新自貿試驗區。“這里的創業氛圍、生活環境和人才基礎都有很大的優勢,政府還提供了很優厚的政策。”Daria Petkova表示。
打造一流營商環境,可以吸引更多企業入駐成都高新自貿試驗區。
??造船出海+筑巢引鳳
??讓全球人才互聯互通
??去年,張恒從英國帝國理工學院博士畢業。彼時,國內各個城市各大公司都向他伸出了“橄欖枝”,成都高新自貿試驗區也正面向全球求賢,綜合對比之下,他選擇了成都,加入成都高新自貿試驗區人工智能企業——成都西緯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西緯科技”)。
??西緯科技所在的行業,對人才素質要求較高,該行業的頂尖人才往往被國內大型知名企業或美國硅谷、英國等“壟斷”。如何在激烈的競爭中吸引和培育頂尖人才?成都高新區自貿試驗區的辦法是,讓國內外知名孵化機構和平臺運營團隊加盟,參與構建“眾創空間-孵化器-加速器-產業園”全鏈條創新創業體系。
??去年5月,成都高新自貿試驗區啟動實施全球頂級科技園區合伙人計劃(TSPPP),攜手12家全球著名科技園區共同成立“世界一流科技園區聯盟”,美國計算機領域排名第一的卡耐基梅隆大學成功落戶設立研究院。這意味著,成都高新自貿試驗區企業以后就在本地便能吸納像張恒這樣的高層次人才。
??貿易自由、便利的營商環境,也讓成都高新自貿試驗區成為海外人才“引進來”的通道。一年多以來,成都高新區在歐美等地建立了20個海外人才離岸創新創業基地,海外高層次人才可以在海外孵化項目,而成都高新自貿試驗區便成為了他們進區落地的首要選擇。一年一度的“天府人才行動”,為自貿區企業提供了“組團”赴高校、海外招攬人才的平臺。
??“良好的營商環境是吸引海外人才前來的原因,而便利的人才服務是讓這些海外人才留下來的關鍵。”成都高新區改革創新局(自貿辦)相關負責人說,成都高新自貿試驗區設立了一站式服務窗口,對外籍高層次人才出入境、工作、在華停居留等提供便利,為自貿區企業招引外籍高端人才開辟新渠道。
??截至目前,成都高新區已聚集各類人才超過48.2萬人,柔性引進諾貝爾獎獲得者5人,“兩院”院士19人、國家“千人計劃”專家123人、四川省“千人計劃”專家349人、“金熊貓人才計劃” 1150人,這批人才大部分聚集在成都高新自貿試驗區。
??今年,成都高新區還將大力實施“金熊貓”人才計劃,打造全球人才活力區。作為成都高新區對外開放的重要窗口,成都高新自貿試驗區將堅持“造船出海”和“筑巢引鳳”有機結合,探索中外科技園區產業、技術、資金、人才互聯互通和共享共贏機制。
??3個工作日辦結
??外籍高層次人才簽證
??去年上半年,落戶成都高新自貿試驗區的“金熊貓人才計劃”入選專家宋彬,拿到了成都高新區出入境管理大隊簽發的兩年內多次有效、180天停留期的居留簽證,成為成都高新自貿試驗區首個享受“為外籍高層次人才提供簽證證件及停留居留便利”服務的人才。
??“宋彬拿到的人才簽證是所有簽證類型里停留期限最長的。” 成都高新區出入境管理大隊外國人簽證大廳窗口民警崔璐是宋彬簽證的經辦人員,她介紹,外籍高層次人才只需提供一份成都高新自貿試驗區或人才部門開具的人才證明和基礎材料,就可以直接前來辦理。
??值得一提的是,3月1日,成都市最新推出入境便民措施,外籍高層次人才、持R字簽證的外籍高層次人才以及持“蓉城人才綠卡”的外籍高層次人才的簽證、居留證件辦理時限從7個工作日和15個工作日縮至3個工作日,是所有簽證手續中辦理時限最短的。
??減即減負。想要吸引企業落戶,除了優化扶持政策外,良好的營商環境也必不可少。同樣,企業引入后要發展,良好的營商環境也很重要。而優化營商環境,首要的就是做減法,降低企業制度性交易成本。在這方面,成都高新自貿試驗區如何減負,讓營商管理體制效率提速?
成都高新區法院自貿區案件司法服務專窗,法院人員向前來咨詢的市民介紹自貿區司法服務。
?
??從多證合一到“首證通” 高效打造一流營商環境
??簡化審批流程
??提高政務服務效率
??從揭牌運行開始,成都高新自貿試驗區圍繞貿易自由化與投資便利化改革主線,積極深化“放、管、服”改革,簡化審批流程,降低市場準入成本,加速推進政府職能轉變,不斷提高政務服務效率。
??政務服務窗口作為直接與企業打交道的平臺,每一次改革措施都在這里變為實踐。“每一次改革都將帶來一次飛躍,因為我們直面市場主體,窗口就是改革的最前沿。”四川自貿試驗區成都天府新區片區(高新)政務服務大廳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推行“多證合一、一照一碼”登記制度及打造“自貿地圖”等改革舉措,就是成都高新自貿試驗區轉變職能、優化服務、再造流程的自我革新。
??去年9月1日,成都高新自貿試驗區全面實行“多證合一、一照一碼”登記制度,比國務院規定的時限提前近2個月。該項改革的實施,讓企業在辦理營業執照后即能達到預定可生產經營狀態,縮短了企業從籌備開辦到進入市場的時間,進一步降低了市場主體創設的制度性交易成本。
??在成都高新自貿試驗區開展企業住所(經營場所)申報登記制改革試點,是成都高新區企業登記部門推進注冊制度便利化、支持自貿區建設發展的又一重要舉措。2017年7月11日,成都洲跡健康管理有限公司辦理了設立登記,這是成都高新自貿試驗區首家通過住所(經營場所)申報登記制登記注冊的企業。截至目前,超過100家企業通過這一制度辦理了登記。
??全市率先推行
??“首證通”行政審批改革
??成都高新自貿試驗區發揮自貿試驗區一體化運作優勢,加快探索建立和完善與開放型經濟相適應的治理體制機制,在自貿改革的引領下,自去年8月起,成都高新區16個部門啟動機制改革,將原城市管理和環境保護、工商、食藥監、質監等部門整合為環境保護與城市綜合管理執法部門,打破了部門壁壘,提高服務水平。
??過去,開餐飲企業開業前需辦理《營業執照》《食品經營備案證》或《食品經營許可證》等證照。開設一家餐飲店,經營者常常要在辦“照”和辦“證”之間反復周旋。如何讓營商管理體制效率提速?2018年3月,成都高新自貿試驗區在全市率先實行“首證通”行政審批改革,將市場監管關口前移,實現營業執照和后置許可事項聯動辦理,形成環保部門先核定環評備案(簡稱“首證”)作為其他行政審批(營業執照、食品經營許可證)、招牌許可等(簡稱“后證”)的依據,市場監管部門在審批時只做合規性審查,不再提供重復性資料,直接發證,大大降低企業創辦成本。
??高效政務服務
??助力企業“出海”
??2017年4月1日,成都精彩盛世科技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劉兵從智能政務機器人“高小新”手中領到了成都高新自貿試驗區首張五證合一的營業執照,成為成都高新自貿試驗區“最早”拿到營業執照的企業。
??“對企業來說,市場機遇不等人,為搶占國際市場,目前公司不斷在申請國際內容運營牌照,每辦理一個牌照就需變更一次營業執照,最快上午遞件,下午拿證。成都高新自貿試驗區政務服務的高效率讓我們放心,我們沒有選錯。”劉兵感慨,作為內容生產商,公司已扎根成都高新自貿試驗區發展一年時間,目前公司正實施“內容出海”“版權出海”戰略,向全球傳播中國文化,“我們通過研發‘云網絡加速’技術,讓援外留學生、工作人員、海外旅游等群體通過手機和電腦端,享受到院線大片、熱門電視劇、娛樂綜藝、體育賽事等國內優質內容服務,如今業務已遍布‘一帶一路’沿線20多個國家”。
??乘即效應的疊加。目前,成都高新自貿試驗區已吸引超1.7萬戶企業入駐,其中不乏科技型初創企業,成都高新自貿試驗區如何整合全球資源發揮“乘數效應”,解決企業在發展中遇到的資金、技術等瓶頸,助力企業“加速跑”?
盈創動力科技金融服務平臺為不少企業提供了投融資服務,助力企業成長。
??從項目融資到基礎建設 整合資源助企業“加速跑”
??金融資本助力企業發展
??TSPPP計劃拓展國際合作版圖
??2月27日,來自成都高新自貿試驗區的盈創動力科技金融服務平臺對成都墨比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墨比科技”)實施2000萬元的投資,緩解其流動資金難題,并在企業發展策略、團隊管理、市場拓展等方面給墨比科技提供增值服務,助力企業“加速跑”。
??自去年4月1日以來,成都高新自貿試驗區已吸引超17000戶企業入駐,其中不乏科技型初創企業,如何解決這批企業融資過程中遇到的資金瓶頸?2月28日,由上海自貿區基金、四川雙創基金和成都高新自貿試驗區聯合發起設立的我省首支自貿區股權投資基金——成都高新自貿區股權投資基金正式落戶成都高新自貿試驗區。引入專業創投基金,已成為成都高新自貿試驗區金融杠桿撬動區域發展的有力推手。
??數據顯示,目前累計有900余家金融機構入駐成都高新區,股權投資機構占比最大,總數達521家,這些股權投資機構通過“資本+項目”方式,有力推動成都高新自貿試驗區企業的發展。
??“幾乎每天都去企業開展項目調查,一方面投資成都高新自貿試驗區內的優質創業項目,另一方面也希望通過‘投引聯動’將省外的好項目引入到這里。”負責運營管理省雙創基金的四川創新發展投資管理有限公司投資者關系總監陳晨說,省雙創基金已完成在成都高新區投資項目15個,實現投資8.635億元。
??作為落戶在成都高新自貿試驗區的中西部第一家互聯網銀行,新網銀行黨委書記、執行董事江海說,在成都高新自貿試驗區這片創新沃土之上,給普惠金融業務帶來了廣闊的市場。“今年2月1日,新網銀行客戶數突破1000萬,我們的客戶已經擴展到了將近300個城市。”
??立足成都,連接全球。3月27日,成都高新自貿試驗區與硅谷互設高科技產業與金融創新全球化發展平臺,共建“成都-硅谷科技金融中心”。去年9月,“卡耐基梅隆-成都研究院項目”落戶成都高新自貿試驗區。今年1月,“成都-以色列科技創新中心”落戶,成都高新自貿試驗區TSPPP計劃再添國際化合作新平臺。“今年將積極響應‘一帶一路’倡議,強化對歐開放,圍繞科技園命運共同體建設,重點推動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在技術、資本、產業方面的合作,進一步提高對歐、對美開放層次水平。”成都高新區改革創新局(自貿辦)相關負責人說。
??BIM應用走在西南地區前列
??為工程項目數據化管理探路
??高品質的基礎設施建設能夠提升自貿區發展格調。位于成都高新自貿試驗區的新川創新科技園,成為西南片區首個通過BIM技術實現項目管理的復雜園區基礎設施工程。BIM不僅為園區設計、施工等環節節約了大量時間,也為工程項目數據化管理探索出了一條科學的可持續管理之路。
??“園區10平方公里的范圍內,有道路97條、橋涵40座、平面交叉260個、自然河渠及人工河渠5條、園區管網共計約300Km……所有在建已建項目都應用了BIM技術。”3月26日,中新(成都)創新科技園開發有限公司副總裁曹慶介紹。
??曹慶說,之所以采用BIM技術對設計圖紙進行三維檢查,是因為新川創新科技園建設項目包括道路、橋涵、河渠、地下管網等,涉及多家設計單位、多個部門以及100多家施工企業,如果只依照圖紙施工,出現設計沖突,在施工環節才能發現,這時再修改成本大量將增加。
??“BIM是目前建筑設計施工領域的先進方式,通過對建筑物進行數字化和可視化表達,可以實現形象展示三維實景,精確計算工程成本,并且對建筑物全生命周期進行管理,有助于優化工程質量、減少施工沖突、節約建設成本、方便運營維護。”3月26日,中新(成都)創新科技園開發有限公司副總裁曹慶介紹,BIM數字化管理系統是集設計、建造、管理數據三維于一體的先進建造方式。曹慶說,BIM特性的實現,建立在數據采集、整理、分析、挖掘等一系列復雜的處理過程之上。融合云計算與圖像信號處理顯示技術,BIM可將較難展示的現象、問題轉化為可見模型和符號,把復雜數據以三維模型展示,較之傳統分析方式更加精確直觀。
??發出“高新聲音”
??吸引更多外資聚集
??瑞士當地時間1月24日上午,2018達沃斯世界經濟論壇召開的第二天,第二屆“一帶一路達沃斯論壇——新型全球化與區域合作”舉行,成都高新自貿試驗區成為四川自貿試驗區3個片區中唯一的參會單位,向全球發出了“高新聲音”。
??李思雪是此次成都高新區改革創新局(自貿辦)赴達沃斯參會的成員之一,談及此次參會背后的故事,她記憶猶新。“我們團隊一直高度關注國內外高端論壇、重大會議的有關情況,和相關國際組織、國內機構保持密切溝通,在了解到此次達沃斯論壇有‘一帶一路’和新型全球化的相關活動,這和成都高新自貿試驗區重點發展方向非常契合,大家主動謀劃積極參與,經過各方共同努力,最終得以成行。”李思雪說。
??成都高新自貿試驗區雖然身處內陸,但在TSPPP計劃下,國際版圖不斷拓展。“為了擴大參會影響,我們承辦了中國四川‘天府味道,熊貓的家鄉’達沃斯主題餐敘,邀請百余名專家參會,共商中小企業全球化解決方案,并對擬合作伙伴蘇黎世-施禮仁生命科學園區、日內瓦州經濟發展與研究創新總局和瑞士Fongit創新孵化器等合作伙伴進行有效的對接。”
??李思雪介紹,今年將從項目引進、案例挖掘、國際活動3個層面繼續推進成都高新自貿試驗區的國際交流合作,“將更主動、持續性地參加達沃斯系列活動,力爭在今后舉辦‘達沃斯成都高新專場主題論壇’‘成都高新之夜’‘達沃斯成都高新視窗’等系列活動,擴大成都高新區自貿試驗區國際視野和對外影響力,吸引更多外資聚集。”
??除即掃除障礙。隨著各類企業涌入,難免產生涉企犯罪、侵犯知識產權犯罪等問題。此外,面對國際高標準投資貿易規則,同樣需要堅實的司法護航。在這個過程中,成都高新自貿試驗區將通過什么方式打造法治化營商環境,保護市場主體創新活力及利益?
??從“雙報制”到自貿法庭 法治為企業發展護航
??打造法治化營商環境
??自貿法庭今年將投用
??對標國際高標準投資貿易規則,成都高新自貿試驗區在打造法治化營商環境過程中,通過培育制度創新土壤,推動改革穩步前行。
??自去年4月1日以來,成都高新區法院在上級法院的統籌指導下,深入貫徹落實司法保障自貿區建設的工作要求,科學構建“533”司法保障一體化機制,不斷提升司法服務保障能力和效果。“5”是創設以“五個一”為支撐的便利化訴訟服務機制、“3”則是“三專結合”的專業化審判模式以及“三優共進”的司法延伸機制。
??3月27日,記者在成都高新區法院自貿區案件司法服務專窗看到,工作人員正在向前來咨詢的市民解答問題。法院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專窗集合立案、審查及材料轉手功能、司法公開、訴訟銜接等5大功能,12368訴訟服務熱線和成都高新自貿試驗區雙語網站平臺都為涉自貿區案件提供專項便捷服務。”一窗口、一熱線、一手冊、一網絡,以及“立、審、執一站式服務”,為市場主體構建了解決糾紛最為便利的途徑。
??據統計,截至2月28日,成都高新區法院共受理各類涉自貿區案件4955件,總體呈現新類型案件增多,金融類、知識產權類案件占比突出,案情復雜、標的額大等特點。為保障成都高新自貿試驗區國際化、市場化、法治化的營商環境,成都高新區法院以涉自貿區案件專業化審判為核心,著手打造“三專結合”的審判機制。
??“我們建立了涉自貿區公司、金融、保險、其他商事、知識產權5個類型案件的5個專業化審判團隊,6個涉自貿區刑事、民事、行政的自貿案件專業審判團隊和一個執行團隊,并選任了來自不同領域的10名專家陪審員和自貿區案件專家咨詢委員會,為案件審判提供研判,確保涉自貿區案件法律的準確適用。”該負責人說。
??今年,已選址盛邦街886號的自貿法庭將于下半年建成投用,6000平方米的審判法庭及配套用房,將擁有“成都高新區知識產權審判庭”與“成都高新法院自貿法庭”兩塊工作牌合署辦公,并將配備專業化審判團隊。
??全國首創“雙報制”
??在企業聚集地設檢察官工作室
??成都高新自貿試驗區聚集了眾多科技型企業,如果發生知識產權侵權,容易造成企業損失。為此,成都高新區檢察院在全國首創知識產權刑事案件“雙報制”:當權利人知識產權被侵犯后,向公安機關報案的同時,還可將報案材料寄送至檢察院,雙管齊下保護企業或個人知識產權。
??“雙報制”不僅提高了司法機關的立案取證效率,同時也降低企業維權成本,拓寬檢察機關的法律監督面。通過一個意見——《服務保障關于高新自貿試驗區建設的意見》、一個專班——知識產權保護(服務自貿建設)專班、一個制度創新——“雙報制”,成都高新區檢察院將知識產權保護作為服務成都高新自貿試驗區建設的重要“基礎設施建設”,著力打造保護知識產權的“成都高新”品牌。
??截至目前,通過知識產權案件“雙報制”,成都高新區檢察院共受理了7件高新技術特質的知識產權案件。同時,成都高新區檢察院在進一步規范“檢察+公安”引導偵查工作時,擴展智庫,向各領域專家“借智”,確保案件的快速、妥善辦理。
??同時,在騰訊眾創中心掛牌檢察官工作室后,今年,成都高新區檢察院還將在軟件園等企業聚集地設立檢察官工作室,搭建自貿試驗區內“檢察+企業”的溝通渠道,以檢察官工作室為平臺,向自貿區企業介紹知識產權案件“雙報制”工作、“靜默式”知識產權保護理念。
??“雙報制”入選
??20個可復制推廣案例
??近日,四川省自貿辦印發《中國(四川)自由貿易試驗區第二批可復制可推廣經驗清單》,其中成都高新區知識產權案件“雙報制”成為20個可復制推廣的經驗案例之一。
??通過制度創新,加大對涉企犯罪、侵犯知識產權犯罪打擊力度,成都高新區檢察院依法保護市場主體創新活力及收益。據統計,截至目前,成都高新區檢察院受理涉企犯罪14件22人,起訴8件8人,均得到有罪判決。其中,精細化辦理了寧某某侵犯首批入駐成都高新自貿試驗區企業——成都天象互動公司手機游戲“花千骨”著作權一案,及時挽回企業損失。
??“檢察機關基于行政、司法雙重屬性,在司法過程中發揮社會治理的作用,面對知識產權保護中存在的問題,也需要積極發揮知識產權司法保護的作用。”成都高新區檢察院自貿專班員額檢察官張奇圣告訴記者。(?記者 宋嘉問 周雪洋 袁也然 何汶蔚 向晨晨 李鈺鼎?攝影 鄭毅 梁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