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民在九方購物中心的文軒云圖24小時智能書店掃碼借閱書籍
??落戶成都高新區的“果小美”以辦公室無人貨架走進消費升級風口,其無人化、自助化新技術下的運營模式和路徑備受關注,而如今,另一種無人貨架也出現在高新人眼前,只不過每一個小柜子里放著的不是零食飲料日用品,而是圖書——從去年11月開始,這種可實現免費借閱圖書的“無人書架”已在成都高新區不同點位相繼落地試水,未來還計劃在區內更多點位布局,力爭打造“全民閱讀平臺”;
??無獨有偶,從更早些時候開始,一種強調互動的“共享書屋”開始出現在成都高新區的社區、街道,除了免費借閱,它還為人們閑置的圖書提供了新用途,為書友們打開了互幫互助、互相交流的大門……
??創新新零售形態的文軒云圖24小時智能書店,以及強調書友互助的“小新書屋”,正以各自方式穩步向前,共同在成都高新區構建著共享閱讀的全新生態藍圖,既在共享經濟新領域率先探路,也為高新街頭增添了新的文化風景。
? 智能書店
??24小時無人書架 共享閱讀創新產品深入試水成都高新區
??用手機APP掃描二維碼、選擇書柜、柜門自動彈開、選擇心儀的圖書,通過短短十幾秒的全自助操作,一本書就從書架到了讀者手中……截至目前,這種名為“文軒云圖24小時智能書店”的自助設備在成都已投放8臺,其中有5臺都在成都高新區。無人值守、24小時運行、可進行大數據閱讀偏好分析、未來計劃增加投放……作為創新形態的“共享閱讀”產品,這種智能書店正謀劃在成都高新區深入試水。
??共享閱讀深入社區 打造15分鐘閱讀文化圈
??3月19日15時,記者在成都高新區九方購物中心看到,投用不到1個月的文軒云圖24小時智能書店,設置在一樓人來人往的中庭位置,占地不足1.5平方米,其外觀與“果小美”的無人貨架類似,在它的“柜子”里,設有40個小格子,可容納約400本圖書。記者注意到,不少格子里的圖書都已被借走。尚未借走的圖書,從文學到繪本,類別相當豐富。
??“每次借閱冊數2冊、借閱時長15天、續借次數1次、續借時長5天。”在智能書店的顯示屏上,能夠清楚地了解到這一自助設備的借閱規則。
??記者隨后目睹了一位姓肖的讀者嘗鮮掃碼借書的過程:肖先生用身份證登錄系統,挑選了一本兒童繪本《賣帽子》準備帶回家給女兒看。“剛從書店買了本《時間簡史》,沒想到這里面也有,還能免費借走,很方便,希望以后家門口也能有這樣的服務。”
??據了解,除了刷身份證,讀者還可通過手機下載文軒云圖APP,注冊后用手機讀取智能書店上的二維碼、選擇書柜編號,即可開門選書,從掃碼到拿到書僅需十幾秒。無論是使用身份證還是手機APP,都需實名認證。“實名制除了保障圖書的安全流通,也能幫我們給讀者推薦更為個性化的圖書。而作為文化產業的國有企業,文軒一直將社會效益放在首位,我們會保障每位讀者的信息和押金安全。”文軒云圖用戶運營部經理王鄭告訴記者。
??通過文軒云圖APP,還能享受更豐富的服務:在APP上,自助設備網點、書店中每本圖書所在位置都一覽無余,方便讀者就近快速取閱;如果喜歡借閱的書,還可通過APP直接購買;也可利用APP生成二維碼,直接轉借他人。
??自去年年末亮相,“文軒云圖智能書店”就引來多方關注和熱議,并迅速在北京、成都投入使用。截至目前,該設備已在成都投放8臺,其中成都高新區就有5臺,除了最新投用的九方購物中心點位,成都高新區中海城南華府、石羊街道錦城社區黨群服務中心、東苑C區以及成都高新青年公寓都已投放,成為街區和商圈的文化風景。接下來,智能書店還將在各街道社區廣泛投用,通過建設共享閱讀網點,逐步打造城市社區“15分鐘閱讀文化圈”。
??活躍用戶居多 高新各網點借閱量都不錯
??據統計,文軒云圖智能書店投入試點運行的8個網點中,第一個網點位于成都高新區東苑C區。截至今年3月,8個網點已借閱圖書約1萬冊,注冊用戶約3500人。
??新近投用的九方購物中心網點運行僅27天,卻成了最受歡迎的網點。數據顯示,該網點借閱用戶共363人,圖書借閱合計684冊。“成都高新區5個網點的借閱量都很好,雖然現在借閱者不是太多,但大多是活躍用戶,一旦借閱就會反復再來。”王鄭介紹,借閱數據分析還顯示,用戶借閱最活躍的時間段是在下午3點至晚上9點,時段累積活躍用戶最高峰達到485人次,“通過用戶畫像及分析借閱用戶的偏好,我們可以精確分類用戶客群,為讀者提供更精準化的閱讀服務。”
??《三體》《未來簡史》等書人氣旺 成都高新區將設更多網點
??據成都高新區各網點借閱數據顯示,《左宗棠傳》借閱數排名第一,《芳華》《解憂雜貨店》《人間草木》《小豬佩奇系列》《三體》及《未來簡史》緊隨其后,人物傳記、文學類、兒童類圖書最受歡迎。
??選書和放書是保證借閱數的一個重要環節。“我們有70萬冊豐富的圖書品種,每個網點的圖書都通過文軒云圖專業團隊的嚴選才能上架,包括數據分析,網絡評論和親身翻閱等方式一本一本地挑選出來上架。”王鄭介紹,不同點位放置的圖書也會根據區域用戶特征而變化,如社區網點就會以生活類、兒童類、暢銷類讀物為主,靠近產業園區附近的點位,則多放專業類書籍,如互聯網、經管類讀物。
??“文軒云圖智能書店是新零售狀態下實體書店發展的一種創新形態,是一個互聯網環境下的全民閱讀平臺,也是新時期滿足群眾日益增長的文化消費需求的文化產品,”王鄭說,“我們相信成都高新區的市場潛力更大,這里的閱讀人群更集中,所以傾向于將更多網點設置在成都高新區,未來想在天府軟件園、銀泰中心等更多區域投放智能書店設備,讓便利的共享閱讀靠近更多讀者。”(記者 向晨晨 攝影 鄭毅)??
市民將閑置書籍投入位于芳草街街道新能社區的小新書屋
?
? 共享書屋
??讓閑置的書流動起來
??小新書屋等謀建共享閱讀生態圈
??閑置圖書放置在一個空間里,和鄰居、朋友、陌生人分享,這就是共享書屋。自去年6月以來,成都高新區芳草街街道多個社區設立了共享書屋,其中既有社區打造的“愛心共享書屋”,也有引入社會資源后設置的“小新書屋”。3月21日,記者采訪獲悉,越來越多的社區居民參與其中,將家中閑置的書捐贈出來,與更多人分享。
??既節省成本又讓閑置書流動 共享書屋受歡迎
??家里有閑置的書,你會如何處理?賣掉或壓箱底?還是送人?芳草街街道新能社區居民謝女士選擇將書捐贈到社區的共享書屋,讓更多人能夠閱讀到這些書。從設立共享書屋之初,社區就動員居民們踴躍捐贈閑置書籍,短時間內募集到6000余本,目前還在不斷增加。
??謝女士說,自己和孩子都喜歡看書,一個月在買書上的花費在200元左右,現在能從共享書屋借閱,長期看能節省不少。
??為謝女士提供書籍選擇的共享書屋,還有在社區設立的“小新書屋”,只要用手機掃一掃書屋玻璃門上的二維碼,就可開柜借書或還書。記者在“小新書屋”APP上看到,除了借書還書以外,還能預約和共享閑置書籍,掃描書籍二維碼后就能發布書籍信息。將書投入“共享書本投入口”,便完成圖書共享。當共享的書被他人有償借出時,共享書屋會給所有者一定比例的收益回報。
??據了解,“小新書屋”在成都高新區設立了4個點位,每個點位可容納書籍600余本,其中居民捐贈的書籍占總量的1/3,閑置書籍通過共享書屋實現流動,大家的積極參與逐漸在社區形成共享閱讀生態圈。
??計劃在成都高新區設點100個 實現5分鐘借還
??“小新書屋”品牌官譚美華接受采訪時告訴記者,每隔一段時間,公司后臺會通過大數據收集各區域、個人的閱讀偏好,針對性地調整書籍種類,后期還會提供精準推送。目前,親子閱讀類的繪本、漫畫和教育書籍最受歡迎,借閱量達到70%,經典小說、理財、職場類書籍也是借閱熱門。
??公司還在手機APP上設立了“愿望書單”,書單內容向所有用戶開放。找書的用戶只需在APP中錄入書名,“小新書屋”將根據許愿情況進行采購;而擁有書單上的書又愿意分享的用戶,也可將書放到“小新書屋”。
??據悉,“小新書屋”計劃在成都高新區設立100個點位,未來還將實現通借通還,實現步行5分鐘借還。“通過共享書屋推動全民閱讀,除了讓閱讀的落地方式更創新以外,還希望通過共享搭建交流的平臺,拉近人與人之間的距離。”譚美華介紹,捐書用戶和借書用戶將通過APP共享書籍建立聯系,彼此之間相互交流讀書心得,將閱讀融入生活,還能找到志同道合的朋友。(記者 吳怡霏 攝影 鄭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