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成電“一校一帶”科技成果系列對接會“國家重點實驗室專場”,項目負責人正在進行路演。
??掃一掃就可以知道水果新鮮度的分析儀,基于光敏玻璃的芯片封裝技術……近日,走進成電“一校一帶”科技成果系列對接會“國家重點實驗室專場”在電子科技大學清水河校區的賓諾咖啡舉行,這是整個系列對接會的第5場,來自電子科技大學的代志勇、王麗、岳光榮、張繼華等6名研究人員分別進行了實驗室研究成果的項目路演,并接到現場投資機構拋出的橄欖枝。
??掃一掃就知道水果新鮮度
??我們在買食材時都想挑新鮮的,有什么方法可以輕松分辨出食材的新鮮度呢?來自光電探測與傳感集成技術教育部重點實驗室李劍鋒教授團隊研發的Light Talk手持式物質成分分析儀便可以做到。在路演現場,團隊成員羅鴻禹說:“用這個儀器對著食物掃一掃,手機就會顯示果蔬的熱量、營養成分、新鮮程度甚至有無農藥殘留。”
??據介紹,Light Talk微型物質成分分析系統通過一種便攜的材料成分分析儀,對不同食物吸收的紅外光波進行測量,經過光譜分析及大數據匹配,用戶在終端上使用配套APP就可以看到材料的成分信息。
??羅鴻禹告訴記者:“從市場反饋來看,光譜檢測技術的應用場景比我們開始設想的還要多:食品質檢、藥物識別、體脂測試、母嬰產品識別……這些功能都可以通過光譜分析實現。”目前,團隊已與多家公司簽訂了戰略合作協議,現已完成前期科研,新產品預計在今年5月投放市場。
??首創光敏玻璃芯片封裝技術
??隨著半導體制造工藝向深亞微米及納米級發展,傳統的光刻技術逐漸接近極限,集成電路晶體管數目的增加和特征尺寸的縮小越發緩慢和困難,為克服集成電路和傳統封裝面臨的難題,三維集成技術應運而生。
??“三維集成技術是指將不同功能的器件和電路縱向立體地集成起來,從而得到新的功能部件,所以具有高密度、高速度、多功能和低功耗等特點,可做成大容量存儲器和高速信號處理器。”在當天的路演上,電子薄膜與集成器件國家重點實驗室的張繼華教授說,目前硅通孔是業界主流,而他帶領的研究團隊國內首創了基于光敏玻璃的玻璃通孔技術,已獲得十余項專利技術。
??“硅通孔技術可以實現芯片之間的直接互聯,是目前電子封裝技術中最為引人注目的技術。”張繼華介紹,但是,硅是一種半導體材料,硅通孔周圍的電荷會在電場或磁場作用下自由移動,對鄰近的電路或信號產生影響,而玻璃材料沒有自由移動的電荷,是替代硅的理想材料。
??“到2025年,三維集成的市場規模將達130億美元,我們希望3年內繼續保持國內的領先地位并正式投入商用。”張繼華說,目前這項研究成果已在電子戰系統、生物芯片等重要領域展開應用。(記者 黃啟恒 攝影 梁磊)
來自美國硅谷的創業者們正在介紹自己的項目。
??這6個優質項目 來自美國硅谷
??除了“國家重點實驗室專場”路演外,當天舉行項目路演的,還有來自美國硅谷的6支創業團隊。當日,他們在天府新谷通過路演形式向大家展示了區塊鏈技術在人工智能、教育、金融等不同行業的創新,吸引了眾多企業機構以及投資人前來觀看。
??“當你下班回家坐在客廳,不用動手,只需要通過語音就能讓電視機、臺燈完成指令;當你走進廚房,只需要通過語音對話,就能完成開關冰箱、微波爐等操作,這樣的生活是不是很讓人期待?”一開場,來自VOECE COIN的聯合創始人段勇,就給現場觀眾描繪了這樣一個通過語音讓家電實現各種服務的美好生活場景。
??段勇稱,VOECE COIN目前正在致力于這一方面的研發,“我們基于區塊鏈技術,創建一個后移動互聯網時代的語音萬維網,用去中心化的語音域名系統,讓人們可以通過語音,與智能設備、語音網上的聊天機器人實現交互。”段勇說,“當前智能音箱已經成為人工智能時代人機交互的主要入口,而據專業人士預測,到2020年,全球將有750億物聯網設備需要借助語音的方式與用戶交互,所以我們這個借助區塊鏈技術創建的語音萬維網,未來市場前景一定很廣闊。”
??“我們是來自硅谷的新興投資銀行,目標是打造區塊鏈時代的‘摩根投行’。” CLIPPER COIN CAPITAL戰略總監Stephen Hopkins走上臺前介紹,其公司是一家為數幣市場提供專業金融服務的投資銀行,業務涵蓋數幣金融期貨交易所、數幣券商和數幣投行。在他看來,當前數字貨幣市場信息不對稱,項目良莠不齊,投機炒作者多,價格波動大,對投資者而言,分辨項目費時費力,還會有很多虛假消息混淆視聽,因此,公司希望通過數幣化金融期貨建立全球統一的金融市場,規避上述風險,實現去中心化的交易,為個人和機構投資者提供更方便、高效、專業的投資渠道。
??“通過區塊鏈技術,不僅能寓教于樂,還能賺錢,如果有這樣的項目你想不想了解?”BitLearn項目創始人Fred Jin一上臺便拋出這個問題,讓現場在座觀眾眼前一亮。通過區塊鏈技術將游戲、學習、賺錢集合在一起,是Fred Jin此次要分享的項目,“我們通過區塊鏈技術設計、制作學習平臺,在這個平臺上,孩子們可以用游戲的方法來學習,并且在學習過程中還能賺錢,在這個平臺上賺到的錢同時是持續保值的,可以用于這些孩子今后的學習費用。” Fred Jin說,這個學習平臺預計未來3年左右會上市。
??“現在,區塊鏈的應用范圍更廣闊,未來會構建出怎樣的生態價值互聯網,取決于當下我們對該領域的創新和應用。”路演結束后,洪泰智造運營總監郭紋伶表示,今天幾個項目的技術含金量以及應用前景都不錯,會持續關注該領域的創新項目。(記者 何汶蔚)
??今明兩年,區塊鏈將呈產業化態勢
??多名“老韭菜”做客天府軟件園,縱論區塊鏈未來“風云”
??區塊鏈話題最近很火。頭一天來自硅谷的6支創業團隊剛剛展示了區塊鏈技術的應用,3月21日晚,由LemoChain主辦的“中美區塊鏈產業論壇(成都站)”在天府軟件園創業場靈感咖啡里舉行,來自LemoChain的CEO馬施然,閃鏈CEO、川大全球創業家聯誼會副會長金輝這兩位“老韭菜”以及天使投資人余半城分別在活動里亮出各自的觀點。
??區塊鏈技術不是比特幣
??對于一些不了解區塊鏈但又對其有所耳聞的人而言,區塊鏈就是比特幣,或者就是“挖礦”。馬施然就分享了自己的經歷:“當我對親朋好友說我做區塊鏈時,就會有人問我‘那你買什么幣?有什么可以推薦的嗎?’”
??“比特幣只是區塊鏈技術的第一個應用,但區塊鏈絕不等于比特幣。”馬施然認為,當下,區塊鏈技術正在步入2.0時代,“它的1.0時代是比特幣,去中心化賬本的貨幣體系,并且不支持應用開發。到了2.0時代,就是智能合約時代,支持應用開發。”他解釋,通過應用平臺,可以發布各種智能合約,并能與其他外部IT系統進行數據交互和處理,從而實現各種行業應用。在他看來,解決信任問題、提供價值驅動,這些區塊鏈技術可解決的問題,正好“迎合”B端用戶的需求。
??在分享種種“區塊鏈”話題時,馬施然稱,相比于金輝而言,自己還是“新韭菜”。“‘韭菜’一詞,也算是這個圈兒里的人對自己的一種自嘲吧,但不帶任何褒貶,只是一個中性詞。”在他看來,不論是混跡于“鏈圈”還是“幣圈”,都曾經是“被割的‘韭菜’”。“之所以有這一說法,更多的還是由于人們對區塊鏈缺乏共識機制、底層公鏈不夠成熟等原因所致。”
??經過一輪輪“割韭菜”,“鏈圈”也在優化和提高自身的“門檻”。“隨著投資資金大規模進入區塊鏈行業,高端人才越來越多,行業門檻越來越高,行業發展也會越來越快,推動更多真實場景落地、更多的產業發展。”在余半城看來,或許在今明兩年里,區塊鏈技術將迎來一次大升級,和傳統行業來一次新的碰撞。與此同時,區塊鏈將逐漸呈現產業化態勢。
??區塊鏈目前僅在B端“開花”
??不過,馬施然認為,盡管現在關于區塊鏈技術的話題很火,但短期內,這一技術的最多使用者還是來源于B端,而非C端。針對這一結論,他從區塊鏈的特點和C端用戶的需求來做了分析,“區塊鏈技術的最大特點就是去中心化、非對稱加密等等。而C端用戶有了需求,才會有相應的應用去滿足。比如,人們餓了但不想出門,于是在這一需求之下有了‘餓了么’,但C端用戶不會有‘我要去中心化’這一需求。”
??雖然暫時無法吸引到C端用戶,但馬施然認為,區塊鏈的去中心化、非對稱加密、可信賴等特點,卻可以滿足B端的需求,“數據難篡改、加密難破解,這些都成為企業發展的基石。”他說,LemoChain在今年內將在教育領域里,落地區塊鏈+教育的項目。
??金輝則將區塊鏈技術與傳統保險業掛勾。他說,傳統保險業存在著保費較貴、信任度不高、信息可能丟失等問題。“區塊鏈技術具有公開透明、可追溯性、不可篡改等特點,如果將區塊鏈技術與傳統保險業相結合,將保單信息、客戶信息、理賠信息放到區塊鏈進行存儲,則避免了信息丟失或者被篡改以及保金被挪用等情況發生。”金輝認為,如此一來,便提升了傳統保險業的信任度,同時也可推動這一產業技術升級、服務創新。(記者 鄭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