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在石家莊舉辦的 “2016京津冀創新創業高峰論壇”會議上,百度的前CTO、現小樹技術創投的創始人合伙人劉建國,分析了創業公司找技術人員的幾個技術痛點,并介紹了小樹技術創投做創業公司“技術合伙人”的服務方式。
以下內容由思達派(startup-partner.com)小編根據劉建國的發言編輯整理:
創業公司找技術人員有哪三個痛點?
第一,找不到優秀的技術人才。
優秀的技術人才往往已經有了穩定的高薪工作,創業公司只靠一個想法或一個BP,很找吸引到真正優秀的技術人員。
第二,非技術出身的創始人,難以將自己的想法用技術可實現的方式表達出來。
非技術出身的創始人,很難請到高質量的技術團隊,所以自己的想法很難通過自己的團隊來實現。如果交給外包方,可能需要多次溝通修改,外包方就很不樂意,所以外包的產品往往失敗。
第三,即使找到了技術團隊,這個公司發展過程中也會產生技術痛點。
首先是技術系統不能夠支撐業務長遠發展,比如早期訪問量少時可行,但當十萬人訪問的時候系統就非常慢,甚至崩潰。
其次,如果初期組建的技術團隊水平不高,后期技術團隊就跟不上公司的發展,創始領袖不得不花費很多精力去處理技術問題。
還有一點很重要,對于一些往互聯網轉型的傳統企業來說,他們往往不知道如何與互聯網結合,并且難找到合適的懂互聯網的人才,至于產品經理、技術負責人,就更難找了。

小樹如何解決創業公司的技術痛點?
對于這些痛點,小樹采用“做公司技術合伙人”的方式來服務企業。小樹投入技術,公司付出股份或現金,這樣雙方利益一致,小樹將與公司一起,梳理產品,盡早把公司的MVP(最小可行產品)做出來,然后根據用戶反饋,將產品迭代到比較完美的狀態。
在公司發展過程中,小樹也將利用自己的經驗和技術特長為公司做咨詢、優化產品。
當然,有的公司傾向說給更少的股份,更多的現金,這都是可以的。
對于股份退出,小樹也會有安排,初始階段拿了股份,隨后的每一輪投資里,小樹都會有一部分股權的退出,具體視情況而定。
目前,小樹主要聚焦在互聯網行業的技術創投,具體行業沒有限定,但是比較關注健康醫療、文化娛樂、互聯網教育、互聯網金融、體育運動、旅游、電商、大數據等行業,互聯網社交也有關注。
至于往互聯網轉型的傳統行業,小樹則主要關注物聯網、智能家居、資源型的電商等行業。
說到對創業企業的要求,劉建國希望項目靠譜、人員優秀、商業模式清晰,那樣有了技術,項目的用戶量就能快速發展。
技術創投服務內容包含哪三個方面?
第一個是模式的打磨。基于小樹團隊多年的互聯網創業經歷,他們能夠比較敏銳的觀察到模式的問題,和創業者一起來打磨,使創業者少走彎路。
第二是需求提煉。將項目最核心的東西提煉出來,早日做出MVP(最小可行產品),可以盡早看到用戶反饋,隨后再修補產品。
第三是實現零到一。企業在小樹的幫助下推出出核心產品、在市場上驗證了模式后,經過迭代,即可推出較完美的產品,以后的發展中,小樹會長期指導,甚至在融資、市場、法律等各方面,也會用自己豐富的資源、人脈給企業以幫助。
當初創企業融資到一定程度,小樹也會協助企業建立自己的技術團隊。
另外,在產品設計、開發、UI、UE等方面,小樹也有多年的積累,也可為初創企業提供服務。
在小樹的背后,有騰訊、經緯等頂級投資人,這些投資人,小樹都可以為初創企業做一定的對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