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訪被安排在兩個會議的間隙,不到40分鐘的采訪他看了3次手表,時間從來沒有這么寶貴。
他叫嚴彰,80后,正在創業,希望自己的公司“工品匯”成為MRO(非生產原料性質的工業用品)領域里的京東。

時間回朔到2003年,那時剛中國加入WTO不久,境內外的資本和產業開始以前所未有的規模交流互動。每一個嗅到外貿商機的人都賺的盆缽滿體,嚴彰就是其中一個。“最高峰的時候,我一天能賺一輛桑塔納,一年有一個億的銷售額?!?/span>當我問起曾經的收入高峰時,他回答的云淡風輕,看不出悲喜。非生產原料性質的工業用品,通俗的理解就是五金機電——機電五金市場都有賣。嚴彰的不同之處在于他做外貿——進口國外的MRO,賣給國內的外企,賺取差價。看似簡單的交易方式背后有著復雜的交易環節:如何找到外企市場,如何達成交易,貨物如何交付等等。這一系列的問題不禁讓我產生困惑,他是怎么做到的?“我來蘇州的第一份工作是歐姆龍的銷售?!?/span>父母希望嚴彰畢業后進入當地的事業單位過安穩的生活。但他決定和同學一起,來蘇州闖闖。應聘歐姆龍的銷售崗位成功后,他逐漸開始學習和適應日本企業的文化氛圍和工作方式。“他們很守時,幾乎不遲到。與人交往時的穿著也很得體。”而對于日本人的工作態度,他向我講述了自己在日本帝國大廈聽到的一則故事:日本人在考察其他企業時,會先通過觀察這家企業廁所的干凈與否來判斷合作的可能性。某日一家企業來帝國大廈考察,當企業領導人詢問清潔工馬桶是否干凈時,清潔工立刻舀了馬桶里的水當面喝下去。雖然無法想象嚴彰聽到這個故事時內心的震動,但日企完美到近乎苛刻的工作態度顯然影響了他今后的職業生涯。在歐姆龍歷練了三年后,他決定揚帆起航,開啟自己的事業。做過銷售的人一定能對每筆成功交易背后的辛酸感同身受——客戶的要求必須滿足,無論憋著多少怨氣臉上一定要微笑,無論被拒絕多少次還是要繼續。李嘉誠曾說過銷售員生涯累積的經驗是自己人生最寶貴的財富,嚴彰也一樣。他記得曾經有一位客戶覺得自己受到了怠慢,拒絕洽談生意,無論嚴彰如何誠懇道歉,如何拜托友人去消除誤會,客戶冷臉依舊。后來嚴彰找到了他的住址,連夜拜訪,親子登門道歉,這才挽回了客戶。“做銷售和追女朋友一樣,就是要臉皮厚,膽子大,心細和真誠?!?/span>他這樣對我總結自己的銷售經驗。他用這些經驗換來了豐厚的回報,公司也逐步穩定下來,這一晃就過了10年。
“我一直在想,MRO如何和互聯網進行結合?!?/span>
2013年,在日本考察的嚴彰了解到一家叫Trusco,年銷售額過200億的企業。它通過互聯網為日本中小企業提供服務,解決了它們的后顧之憂,專注于產品研發。而企業的口號“加油,日本制造”也觸動了嚴彰的心弦,他決定再一次駛離既定的人生軌道,探索未知的遠方。?回國后,他做了大量市場調研,發現小本經營,信息不透明,服務差,貨品質量參差不齊等頑疾依然在業內大量存在,直覺告訴他,在這里能用互聯網思維建立企業。?企業家和老板的不同不僅僅在稱謂上,更在于他們的眼界、思維方式、管理模式上的差異。而半只腳邁進互聯網企業的嚴彰,正受困于新舊觀念的沖突。?“那時候我就和其他老板一樣,什么事都親力親為,也不知道什么叫管理,公司沒有明確的方向,常常是想起什么就做什么,沒有規劃?!眹勒煤退?a style="color:#333;" target="_blank" href="/soso.php?keyname=工品匯">工品匯一路跌跌撞撞,月收入好不容易達到了幾十萬?,F實和理想的巨大差距讓他意識到,自己需要外界的幫助。恰巧彼時《創業家》雜志正舉行創業黑馬大賽,工品匯以華東第一名的成績闖入北京決賽。
當時關注到工品匯的一位投資人和嚴彰約了一場飯局,而順融資本的合伙人劉彪正好也在席間,兩人一拍即合。?“他入股公司后,幫我梳理了很多東西。包括目標客戶,發展方向,管理方式等等方面?!?/span>公司也隨后走向正軌,向著一個又一個的目標收入發起沖擊。?如今的嚴彰稱自己為CEO,他更多的負責制定戰略方向,協調團隊工作,尋找更優秀的人才。拋棄了直接下達命令,事無巨細都親自過問的老板式管理。?“我認為,一個CEO應該做的事情是把專業的人放在合適的位置上,授權給他們,讓他們參與公司的管理?!?/span>過去十年,嚴彰手下的員工不超過二十個,而如今他的團隊已經是一個超過200人的穩定大家庭。?“您覺得兩次創業,哪一次更苦?”我搶在他第四次看手表前問道。“那肯定第二次創業更艱辛,更痛苦 。之前叫生意, 后來叫事業。 原來考慮是如何賺錢, ?現在更多考慮如何體現價值 。現在做的事情比以前大一百倍,所以你看我白頭發都比以前多了很多?!?/span>說完,嚴彰趕緊起了起身,準備下一個會議。
作者微信公眾號 ID :chaungyeba2014
蒲公英孵化器:創業咖啡+創業孵化+天使投資三位一體的服務模式,為創業者提供全方位的孵化服務,解決找項目、找人、找錢等創業痛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