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科技小盧
責任編輯?|?CIRCLE
我為什么會寫這樣的題材?
第一,也是深有感觸;第二,也是希望正在創業的公司有一個更好的發展;第三,希望可以幫助到正在創業的奮斗者們。
我文筆不好,還是希望各位有夢想的人們能夠堅持讀完。好了,話不多說,進入我們的創業生活之創業公司生存法則。
我也曾想過,在不久的將來創辦一個屬于自己的科技公司,這也是我一個不變夢想。創辦公司的確簡單,但是想做大做好卻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我理想的辦公環境
首先,創辦公司之前,應該對自己的公司做一個定位,也必須要有自己的核心產品,比如你想做手機,想面對什么樣的消費群體,這些都是你必須思考的問題。
其次,我們再來講講創辦公司,創辦有限責任公司可以由五十個人以下股東共同出資設立。另外,有限責任公司的注冊最低資本是3萬元。國有獨資有限責任公司作為一種特殊的有限責任公司,股東可為一個。股東的身份既可是自然人,也可是法人。?這個流程下來也是挺方便的,只要有多余的啟動資金,申請下來應該很快。

注冊公司流程
這下,有了公司,有了自己理想的產品定位,那么下來需要什么呢?需要一個牛逼的,與你共創未來的創業團隊。想起任正非一手創辦華為的時候,他趕上了好的機遇,在那時候中國的信息領域特別落后,基本使用的是外國的通訊產品,后來因為中國技術落后,沒有拿的出手的通訊設備,外國將自己的產品銷往中國,對自己的產品大肆漲價,這不得不激起了任老對外國人的這種做法產生憤恨,這種憤恨對他創辦現在的500強企業埋下了大伏筆。任老當時僅集資21000萬人民幣創辦了華為,后來就發展成了現在價值3900億美元的民營公司,這不得不佩服任老在當時有一牛逼的創業團隊,也不得不佩服他看人的準確性。
為什么這么說,創業初期,任正非僅有兩個人,后來因為遇到了一群愿意為中國通訊領域發展志同道合的人,至此這對他的人生有了至關重要的幫助。為什么說他看人準?很多人應該知道現在的華為消費者BG高級副總裁余承東先生吧,余承東一上臺,大膽舍棄了很多很火產品,這種度量,也對他對人生造成了很大的影響。后來也想了想:敢于舍棄,才是最好的選擇。

華為
現在的創業公司的確不在少數,那么作為創業公司到底如何生存呢?
業內人士稱,當然是毫不遲疑的扼殺創意,其次就是招聘一些瘋狂的員工。有一家美國科技創業公司,這家公司是主要做互聯網領域的大型發行商提供大數據分析,安德魯?蒙塔洛蒂(Andrew montalenti)是這家公司的聯合創始人兼首席技術執行官,他們認為你的創意就是用來扼殺的,“創意者”認為自己創造的最重要的事就是創意,但創業公司對創意一點也不稀罕,這是對的,因為創意就是用來扼殺的,除非那些能留下來的創意。這是一個殘忍的過程,但也令人興奮。只要一個創意能夠堅持下來,并且能夠在最艱難的測試中存留下來,那么結果將極其神奇。這就是現在流行的創業口號:追求極致!

創意
除此之外,還需要聘請一些和你一起瘋狂作戰的團隊,我說的瘋狂并不是指每天熬夜加班,不必是工作狂,我指的瘋狂是那些渴望的人,那些充滿熱情的人。他們知道想要從工作中獲得什么,并且能從你的創業公司獲得想要的東西,每天都如此,結局就會自然而然的顯現出來。
從目前國內很火的小米、錘子,樂視等眾多創業的科技公司來講,他們的那種拼搏的精神帶領了整個時代的變革。在這,也不得不說一下小米的創業之路,也是及其艱辛的,創辦初期,一個域名拿不下來,沒有啟動資金,后來憑借雷軍和他對團隊一起努力,拿下了天使基金10萬元,僅有7個人的團隊,后來發展成為萬人的創業團隊,這個是憑借他們的產品和精神不容置疑。

小米創業團隊
雷軍和羅永浩也是我崇拜的創業者,他們每周休息的時間加起來僅有20個小時。創業的確是很艱辛的。不過過程是特別美好的,羅永浩是一個固執而又是一個學識淵博的人,他當過英語老師,他創辦的團隊也是特別瘋狂的,有時他們討論一個產品中途也會爭吵起來,但這種爭吵不會傷掉和氣,從他執拗的精神可以看出他對他的產品是多么的喜愛和重視。

錘子科技創始人羅永浩
其實,馬云創立阿里巴巴的時候,他對互聯網是一竅不通的,可以說都不會在電腦上打字,創辦也是一波三折的,當時都快幾乎倒閉,但是,他用他一口流利的英語和充滿信心的口才,把外國的互聯網技術引進國內,從而風靡全球,成了世界首富。其實,在他人生中,最多的是演講,他的口才是一流的,聽過他演講的人,基本都被洗腦。我印象最深的一句是:人丑就得多讀書!這句話,雖幽默,到充滿未知。在這特別提醒一下想要創業的學子:多學英語,對將來有幫助。

馬云與David Morley合照
所以創業公司是艱辛而又特別享受的,好的領導人可以帶動員工前進,好的團隊可以為公司帶來更多利益,這是一個循環。望所有的創業公司都可以順利成長,大展宏圖。也希望我早日可以擁有自己的優秀創業公司和優秀的團隊。引用雷軍的一句話:我心中所有的向往。
- 完 -
▌?原創分享
如果您也是一位正在路上的創業者,也喜歡自己寫點文字,請記得發給我們。
投稿郵箱:?service@ticview.com
投稿時請確認文字為您原創,謝謝!
注:本稿為官方完整版,由@科技小盧 本人授權“TIC五道口杭州工作室”發布。版權所有人保留本稿所有版權,包括文字、圖表、聲音資料。
掃一掃,訂閱《孟楊訪談錄》所有原創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