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年下載量達到80萬,對于剛上線的項目來說,是一個相當不錯的成績。如果它在這個過程中還沒有花費一分錢的推廣費,那是不是就更不錯了?
對于初創企業而言,冷啟動堪稱是最難跨域的大山。順利完成從0到1,很多企業夢寐以求。但實際操作中往往非常難做到,這家名為“蝸牛睡眠”的團隊,在創業初期沒有花費額外推廣費,用半年的時間獲得了80萬用戶,其中日活量6萬多人。這是一個不錯的成績,他們怎么做到的呢?
蝸牛睡眠的CEO高嵩透露,其實沒有特別的方法,就是大家創業時經常用到的那些工作環節。但是,要把這些執行真正的深入、細化,針對自己產品的特點和目標用戶持續深入的去做。
高嵩曾就讀北大光華管理學院,原來是一家外企上市電信公司的中國區總經理。當時美國有一款軟件叫夢話錄音機,是個專門記錄夢話的應用,非常受歡迎。而國內還沒有相同的軟件,高嵩決定開發一款中文版“夢話錄音機”。
不過,他認為單純記錄夢話功能太單一,而現代人有諸多睡眠問題,如果產品能輔助睡眠、又能指導人睡眠,用戶的粘著度將更高。
蝸牛睡眠能夠收集你所有的夢話,而且能生成你的睡眠報告:淺睡眠時間、深睡眠時間、睡眠質量評析。
2015年8月,蝸牛睡眠上線,幾經改版,現在蝸牛睡眠iOS端下載量已經累計超過80萬,日活量6萬多。2016年3月21日,蝸牛睡眠安卓版上線。
一個切中要害的產品,能夠吸引用戶下載。
最初,團隊沒有專門的運營人員,產品經理便自學運營,高嵩也親自上陣。
去大連開會時,高嵩一個人拿著一堆印著蝸牛睡眠二維碼的卡片,從大連理工大學一路發到東北財經大學,而兩個學校距離有二三十公里遠。
一些展會上,即使沒有參加,他也會找關系放上自己的易拉寶。
怎樣才能獲得業界的關注?
這家初創公司開始了“混會場”。不過,和別人四處走臺不同,高嵩清楚的知道自己的目的不是為了臺上的風光,而是為了推薦蝸牛睡眠。
蝸牛睡眠團隊去參加各種創業比賽、各種路演。憑著新奇的項目和高嵩良好的口才,蝸牛睡眠陸續在一些創業比賽中拿到名次。依靠這些名次,蝸牛睡眠獲得了關注度,最后,成功入駐了36氪孵化器。
雖然沒有花錢推廣,但是最接地氣地默默耕耘,加上產品還不錯,在口口相傳的過程中,蝸牛睡眠下載量一路平穩。
2016年元旦時,只在IOS系統上,蝸牛睡眠已經有了5萬下載量。
2016年1月2日,有一位名叫沉珂的網紅在微博上分享了蝸牛睡眠,隨后幾天下載量大幅度增加。借著這個勢頭,團隊擴大了宣傳。現在,每天下載量都超過一萬次。
沒有無緣無故的成功,但是成功也并非葵花寶典。所有的工作都是細節的不斷追問和夯實。所謂“功到自然成”。
據團隊調查,用戶喜愛蝸牛睡眠的原因有三個:一是記錄夢話功能,二是科學的睡眠報告,三是美觀的界面。尤其是記錄夢話的功能,深受90后用戶的喜歡。
小米曾一度想收購蝸牛睡眠,但被高嵩拒絕了。有人建議高嵩用廣告和收集來的大量數據盈利,他也沒有同意。
“睡眠軟件在國內很有前景,國內有的睡眠軟件融資已經融到B輪,羅萊家紡也投資了一款睡眠軟件。但這個行業還未出現獨角獸。”他說。
現在蝸牛睡眠只對人“睡前”進行干涉,即用催眠曲調節睡眠。高嵩希望軟件能進一步干涉“睡中”狀態,比如調節深淺睡眠時間、干涉夢境、在睡眠中輔助記單詞、調節打鼾等,使睡眠更高效。
下一步,蝸牛睡眠還將推出一款能監控睡眠的智能枕頭。
思達派(Startup-Partner.com)獨家稿件,轉載請注明鏈接及出處。本文作者馬慧敏,聯系方式:mahuimin@startup-partn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