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皓,騰訊開放平臺高級總監,是騰訊公司少數幾位M4營銷專家之一。現任騰訊開放平臺高級總監,騰訊眾創空間的創辦人,騰訊長青騰創業營創始人。
在近日的騰訊眾創·分享日活動上,胡皓以《互聯網還有多少空間留給創業者》為題做了有關互聯網創業的深度分享。
思達派(Startup-partner.com)將以連載形式分為三篇,為各位創業者們提供干貨分享。本文為連載之三:資本寒冬與融資神話的關系以及未來三大創業方向。
資本寒冬和融資神話是并存的。
徐小平說:創業必須抓住最核心的商業本質,那就是賺錢。只有先養活自己,有了這個本事,才談得上創業。
產品足夠好、服務足夠扎實,資本寒冬對你就不會有太大的影響。只有具備養活自己這個能力的時候,資本才會看重你,甚至瘋狂追逐你。
大部分的項目,沒有好的產品與服務,融資是非常困難的。有許多機構投資的項目顆粒無收,或者只剩下一兩個項目活著。在所謂的資本寒冬里,只要能生存下來的,一定是堅不可摧的。一個項目是否有足夠的力量,把產品和服務做得足夠好,并且在任何環境中都能夠存活,這才是最重要的。
第一,共享經濟特別火,可以適應各種垂直領域
最典型的是Uber和滴滴模式,這一模式可以提高雙邊效率。Uber的運營思路很創新,它把共享做到非常靈活,不止是叫車,還可以叫各種服務,實現各種連接,包括連接藝人等;滴滴模仿學習之后,得到了當地政府的支持,發揮了本土化的優勢。
當你擁有兩端資源時,要實現共享必然通過連接,共享經濟的本質就是讓閑置資源通過共享平臺實現高效連接。
第二,社群和網紅經濟越來越融合
最典型的是羅輯思維,一個人就是一個IP,這段時間最火的Papi醬也是一個例子。羅輯思維和真格基金、光源資本、星圖資本共同注資1200萬元給Papi醬。
草根明星的思路,可以改變未來的電商,網紅模式甚至比明星更有效應。明星雖然擁有大量粉絲,但互動頻率不高,只有電影、電視劇播出的時候,才會產生密集的互動,但網紅將高頻需求發揮到了極致。例如Papi醬的吐槽視頻,就放得非常開,讓觀眾很開心,雖然她還沒有嘗試商業閉環的模式,但可以預見她商業化能力非常強,甚至高于藝人。因為粉絲跟風的效應,會造成很強的用戶黏性,只要網紅推出的東西,一定會跟買。例如羅輯思維就是利用IP在賣自己的產品,是IP經濟的代表。羅輯思維和Papi醬兩者的結合,會產生強大的效果。
社群經濟是基于場景的,場景的革命就是一體化全方位滿足需求,將服務做到極致,滿足用戶的閉環需求。看視頻的同時,可以直接點擊購買,通過快遞產品直接送到家。只要背后有團隊幫網紅進行運作,例如推廣內容,源源不斷地供貨,做營銷方面的植入,網紅的商業價值就會越來越大。網紅經濟一定是值得關注的新現象。
第三,創業方向就是智能科技
這個領域是一個好的方向,但離我們相對較遠,尤其對中小創業者來說。AR(增強現實)是其中的一個重要方向,但還沒有定論;VR(虛擬現實)核心價值會體現在游戲和教育領域。當然,這個方向的發展還需要硬件開發的完善。同時,VR的內容必須跟得上,在此基礎上進行衍生的變革,還需要好幾年的時間。
當然,這個領域已經有非常優秀的公司正在崛起,比如美國有家公司已經估值10億美金,超過了當年的Facebook。從技術角度看,美國和以色列更有發展前景,國內可能會相對慢一些,未來一定是人工智能的方向,但我們還需要時間學習。
共享經濟、網紅社群和智能科技是未來的發展方向,用戶的細分市場是可以深度關注的。未來的發展趨勢就是越來越共享化,越來越人格化,越來越智能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