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陳偉星
泛城資本、快的打車、保險師等公司創始人,幣安、火幣、Qtum、Tron等區塊鏈投資人
整理者:幣富(ID:bifuwe),未經本人審閱。
1、為何能改變生產關系?
我們日常生活中經常會有很多有趣不可理解的現象,就是我們科技不斷的發展,很多人沒有工作,很多人生產了賣不出去,因為沒有錢。
我們科技繼續發展,特別是AI這樣的技術的發展,越來越中心化,金融工程也使得我們的企業越來越追求壟斷。
但事實上,過于中心化了,反而會使的即使中心的生產者,也沒有辦法把自己生產的東西更多地賣出去。
其根本的原因,是經濟的根本——“交換學”。簡單的說,你生產了再多的東西,如果別人沒有你所需要的東西來和你交換,你是沒辦法換出去的。
是別人的供應,創造了你的需求。如果別人沒有供應,你生產再多也會浪費。這就是經典經濟學里面的原則性定理,叫薩伊法則。

這個世界追求交換的順暢性,讓人人都有自己的供應,才能造成整體的互相交換協作。如何讓社會有更多更豐富的供應,才能讓社會更加富足是值得我們思考的問題。
遺憾的是現在很多人并不愿意去創造自己的供應,因為他不相信自己的付出會換來自己想要的東西。
而貨幣的作用就是作為中介,讓大家建立起信任。
一個人通過勞動,換取了一定的貨幣,然后再用這些貨幣,去換取他想要的別人的勞動。有了貨幣,這個人可以安心地工作,并把他的價值存儲在錢上,以等待有一天他可以去換取他想要的東西。這樣他不需要相信人,他相信錢就可以了。
錢就是讓大家即使不認識,也能建立起信任的工具。?
就像現在的比特幣,在相信的人群里面,他們完全可以通過支付比特幣來互相服務,我替你泡一杯茶,你給我一個幣;我再用這個幣向他買一個蘋果,他再用一個幣向你買一個橘子。這樣一個循環,我們創造了世界財富,并且大家都不需要信任對方,信任比特幣就可以。
所以區塊鏈就是用來創造信用的技術,并不是創造實際財富的工具。
創造了很多人的共識,就能夠創造大家都相信的東西,再通過交易對的流動性,大家來定義一個價格作為計量單位。
很多人認為Bitcoin(比特幣)是緊縮性貨幣,便擔心如果Bitcoin(比特幣)一旦成功,是不是會導致通貨緊縮的問題?
我因此看過很多相關材料,通貨緊縮對經濟的不利影響是單一貨幣體系下的一個問題,但不是多貨幣體系下的問題。
1、經濟周期的根源是什么?
歷史上,引起經濟周期的原因有三個:
因需求誤判而過度生產導致倒閉和失業是最小的誤判周期,可疊加成行業周期,也會影響其他的行業;
因技術進步而導致被替代行業的倒閉和失業,也可影響其他的行業;
因單一貨幣被壟斷,導致過度儲蓄,使得外面的流通貨幣變少,從而引發通貨緊縮,會擴大第一種周期。
周期的疊加,就會形成大的經濟周期,這是自然現象,根源在于誤判、技術進步、與單一貨幣。
2、比特幣是否會造成通貨緊縮?
歷史上大部分時間,只有單一的貨幣,任何一次支付,都需要用這個貨幣,才能被稱為所謂的“通貨”。當外面的貨幣流通少了,就會引起通貨緊縮。通貨緊縮后,導致早前投資的時候成本高,開始銷售的價格低,使得企業失去利潤而更容易失望。因為能與前面兩種周期疊加。
而反過來,多種貨幣不斷的增長,也并不能引起通貨膨脹,因為每一種幣間都是流動性的控制,而且很多地方的結算貨幣也不一樣,甚至不會有單一通貨。
比特幣是確定上限的貨幣,并不是緊縮。但傳統的宏觀經濟學認為,要保證適度的通貨膨脹,才能促進消費和降低隱形投資成本。
傳統的宏觀經濟學是建立在單一貨幣的理論基礎上的,但區塊鏈環境下的多貨幣體系,我們每次支付并不一定用單一貨幣支付,所以比特幣的儲蓄過度并不會引起相對比特幣的通貨緊縮,因為我們可以用ETH,QTUM等上千上萬種支付手段。
3、比特幣能否勝出成為世界的記賬尺度貨幣?
商品價格是一個相對價格,有什么能做尺度貨幣。比特幣大概率是一種尺度貨幣,但真正交易的時候就不一定用比特幣支付,每個社群有沒個社群的喜好,只不過大家用比特幣的交易對,來確定相對價格。
比特幣的交易對,只是作為尺度貨幣來衡量各自的相對價格,而不是所有的商品都需要用比特幣來支付。也就說說所有的幣都可以用比特幣來衡量一下,然后用來支付,或者通過計算機的交易對換成對方需要的幣來進行支付。即使外面沒有比特幣流通,依然可以完成支付。
比特幣在未來世界,壓根不是一個“單一通貨”,而只是尺度,一根尺子。所以尺子的標準不能亂變,或者反過來說,正式因為尺度確定穩定,才能稱為尺度。
再重復下我的觀點,比特幣即使成功了,也不是單一通貨,只是其他各種價值的尺度,因為我們需要一個相對價格的衡量標準,不能所有的幣都兩兩匹配,所以需要一個尺度貨幣。
所以既不會因為貨幣問題(比特幣的有限總量)導致“通貨緊縮”,也不會因為貨幣問題(過多的幣)導致“通貨膨脹”。
實際商品的價格會因為人們薪資的提高而提高,會因為科技效率的提高而下降。這樣的結果是良性的,有利于人類。
這就是多貨幣時代有望實現的特征。
對比原來我們的貨幣體系,token的好處是:貨幣在需要的地方產生,而不是通過宏觀調控傳導到需要的地方。
我們現在的金融體系,首先有央行,創造了基礎貨幣,然后通過銀行信貸,創造了信用貨幣,再通過企業投資,逐步的把錢傳導到個人手上。我們通過不斷的增加貨幣供應,來保證市場上保持適度的通貨膨脹,這樣就能促進消費和降低隱形投資成本。
1、傳統的貨幣體系和金融工程非常脆弱
隨著我們08年金融危機和全球的貨幣政策,我們塑造了越來越泡沫化的金融工程,央行的調控越來越難以傳導到個人手上。而是通過影子銀行,進入了金融工程,不斷推高了泡沫。
我們的金融工程隨著泡沫的增長,各種證券的相對價格越來越不穩定,也導致了金融衍生品的不斷增加和被動投資的不斷增加。
在金融市場上空轉的錢越來越多,越來越難以傳遞到消費者手上,央行為了達到適度通貨膨脹,就只好印更多的錢實現同樣的目標。于是泡沫就越大。
最近美國因為減稅和制造業回歸,導致貨幣開始傳到老百姓手上,于是通貨膨脹過度了,美國就要加息。
但美國一加息,資本市場的泡沫就會下降,股票會大跌。因為我們現在的資產負債表中債務過高,資本市場難以承受加息帶來的利潤表縮減預期。
非常有意思的是,因為泡沫過多,我們的股票已經越來越失去了分紅的意義,而變成了存粹的“價值共識”。我們所有的投資都是靠資產負債表的“價值共識”來估值,這是一種單一的價值共識。
因此,我們傳統的貨幣體系和金融工程,是非常脆弱的,并且更是加快速度導致了貧富差距。
2、貧富懸殊為何加劇?
第一,貨幣傳導機制,從央行傳導的個人,是個漫長而且利息越來越高的過程,隨著“資產信用”的提高,利息月底。所以窮人的利息到了100%,而富人可能1-2%;
第二,我們整個金融工程的泡沫過大,相對價格變動過大,普通人進去玩,都是被精英分子賺走的,已經是個賭博;
第三,因為我們的信用是銀行創造出來的,我們的經濟在凱恩斯體系的指導下,全部是用債務拉動的,全世界都在發生債務危機,老百姓的負債率越來越高,再不斷的給銀行系統貢獻利潤。負債是個持續的過程,而且只會加劇。
第四,因為資產泡沫和通貨膨脹,所有的保障性基金,入社保基金,養老基金等,全部被擊穿。美國40%的老百姓沒有啥儲蓄,老齡化越來愈嚴重,應拉政治選票需要而增加的社會福利沒辦法降低下來。這些都是惡性循環的絕癥。
全球的金融公務員們,實際上是遇到了技術性的障礙,這使得他們越來越難以處理這些問題。
3、區塊鏈為什么能拉平貧富懸殊?
中國靠政策調控維持股市和房市穩定,美國靠越來越嚴格的金融監管來維持金融穩定。我們現在的法幣,特別是美金,越來越流動不便,大家都能體會到現在的美金使用的障礙。
原來央行通過調控來控制資本市場,現在還需要加上監管手段,讓大家hold住股票等投資,hold住泡沫。但問題越來越嚴重,就比如現在美聯儲加息或者不加,最終都是進入了一種非常兩難的境地。
這個金融的惡性循環中,底層還有一個惡性的經濟問題。
因為我們不斷用債務催生的經濟增長,形成了全世界的供應結構失調。中心化的投資使得我們很多供應本不是市場所需要的,卻用債務購買了,這使得供應之間的交換并不是和諧的。
如果去掉債務,去掉投資拉動的GDP,我們有很多供應都需要調整,這會形成大規模的經濟周期,就是經濟危機。
所以我們必須不斷地增加債務,繼續投資以保持供應結構被維持住,不出亂子。全世界都一樣,全世界的債務危機,不可調和。如果沒有區塊鏈技術,人類基本可以預見不斷的走向崩潰和戰爭的邊緣。
區塊鏈就是來解決這個世界的最大的矛盾,用大大的話講,人民對美好生活的追求與不均衡不充分發展的矛盾。
我們最大的問題是銀行通過放債,創造了信用貨幣。實際上我們大部分貨幣是銀行創造的信用貨幣,而不是央行印的
但債務天生有一個周期,一般經濟好的時候,一個人就會借錢發展或者消費,然后他的支出也會上升;另一個人的收入就會上升,然后他也會借錢,導致他的支出更加上升;以此循環,經濟就會不斷變好。
但有一天,經濟開始平緩了,第一個人開始還錢,就會導致第二個人降低收入也要還錢,以此類推,經濟就形成了。當然這個是簡單的模型介紹,經濟被杠杠化的過度發展,然后杠杠化的變差,就是金融周期的原因。
這種金融模型的問題,實際上是人類社會在原有的技術條件下,自然走向的結局,也就是全人類都采用了投資和借債的財政擴張來發展。
在經濟模型上,全世界的制度幾乎是一樣的,所謂的民主還是專政,都是形式上的外衣而已。因為歷史上由于自然的原因,我們一直存在在經濟周期的問題。
之前講過的有三個方面的原因。
因需求誤判而過度生產導致倒閉和失業是最小的誤判周期,可疊加成行業周期,也會影響其他的行業;
因技術進步而導致被替代行業的倒閉和失業,也可影響其他的行業;
因單一貨幣被壟斷,導致過度儲蓄,使得外面的流通貨幣變少,從而引發通貨緊縮,會擴大第一種周期;
周期的疊加,就會形成大的經濟周期,這是自然現象,根源在于誤判、技術進步、與單一貨幣。
一旦經濟周期進入低谷,社會矛盾就會凸顯,很多政治機會就會被野心家利用,導致政權的變動,或者各種群體暴力事件。
在混亂的環境下,特別是城市化和工業革命后,工人們都聚集在一個地方,共同經歷的周期讓他們有共同的痛苦,很容易形成政治的反對力量。
我們講過技術進步是會導致周期的,這也是為啥經濟危機很容易發生在技術革命之后的原因。
因此,經濟周期和人類政治制度的革命,實際上都是人類社會自然演化的秩序,并不是什么人掀動起來的,是人類群體造就的時勢,才促生了“英雄”。
在那個混亂的年代,有很多抱著理想的人希望尋找到更好的經濟治理方法,以避免經濟周期帶來的痛苦。
后來形成了三個主要的流派:
第一個,以馬克思為代表的計劃經濟流派;
第二個,以凱恩斯為代表的國家投資創造有效需求的流派;
第三個,以哈耶克與米爾頓為代表的自由市場流派,他們在解決貨幣問題上,有不同的態度。
哈耶克希望貨幣去國家化,引入自由競爭;米爾頓是貨幣主義,通過所謂的直升機撒錢,把錢直接給老百姓,而不是通過銀行來傳導。
這三個流派在理論邏輯上都是說得通的,但有不同的可執行性。
1、第一個流派的可執行性
第一個流派,他們希望通過對任何一個供應的計劃,對任何一個創新的計劃,避免前面講過的誤判導致的周期,技術進步導致的周期;通過各種類似糧票等配額的方式,取代單一貨幣的價格機制。
這個模型的問題是,根本沒有人有足夠的信息,判斷供應的計劃;創新就更加不可能通過計劃來實現。所以事實上,這種烏托邦的想法,是當時的年輕人和善良者理想化的解決方案。
2、第二個流派的可執行性
第二個流派,其實和計劃經濟是不同程度的計劃。
因為誤判的周期,技術進步導致的周期,導致有些供應沒辦法賣出去所以形成的周期。凱恩斯認為這是缺少了“有效需求”,應該讓國家通過投資引導把這些供應買下來,創造有效需求,從而避免和平緩周期。
同時,鼓勵產業政策鼓勵創新,讓新的供應創造出來后,與那些被投資維持的供應交換,以到達市場出清的效果。
但事實上,同樣的問題,那些決定和使用國家投資、使用產業政策的,其實根本沒辦法清晰地知道該怎么投資,該買入什么供應,該買多少量,該投資什么創新,該投資多少量。
而且,人的自私性,使得原來為了社會市場結構調整和經濟發展的需要,變成了為了自己和朋友創造價值的需求。甚至很多創新被打壓,因為影響了既得利益,反而導致了供應的豐富性收到了影響。
每個人都應該買比特幣,一旦比特幣的儲蓄普遍了,價格波動就會非常低。價格是更加好的信號,代表了更多的信息,更少的噪音。
絕對價格和相對價格不會混亂,雖有的價格變化都是相對的價格變化。所以captital,無論是什么形式,都是更有分配效率的,capital是類似股本,非債權。
3、第三個流派的可執行性
第三個流派,關于自由市場,最大的問題是,其可執行性違背了人性。
哈耶克一致在反對操作市場,希望制定合適的法律,主要是產權保護和人民自由選擇的權利,這樣市場就會自然形成自己最好的秩序。
競爭是一種人類社會秩序不斷迭代創新的手段。但前提是保護好人們的財產和自由選擇的權力,不然暴力爭搶的秩序也會形成。
哈耶克、米爾頓的想法是利于人類長期發展的,但在混亂的經濟低谷,人們是沒有耐心來等待這種秩序的自然形成。人類從本能上,希望出現強有力的領導,能把問題迅速解決掉。
凱恩斯嘲笑哈耶克說,長期而言,我們都死了,要理解人們的動物性,既然有手段(國家投資)解決眼前的問題,就快速地解決。
因此,所有“有為”的領袖人物,都不喜歡自由市場,“魄力與英雄主義情結”,“高高在上的指點江山”,也沒辦法精細的來設計法律結構,確保財產權利和自由選擇的權利。
人類走到現在,全世界的債務危機,混亂的金融制度,不合理的分配體系,都是人類的愚昧自我演化的結果。
區塊鏈的出現,讓自由市場和多貨幣競爭出現了可能,也讓現代金融市場中的估值模型的競爭出現了可能,讓人們的信任共識的競爭出現了可能。
加密技術,讓人類保護自己的財產出現了可能,全球化的幣幣交易,讓人類的自由選擇出現了可能。
所以,人類的往美好的方向演化秩序,有了技術性的可能。技術是可靠的,是明確的,而思想容易成為神話。
產權保護、自由選擇、競爭,三者是人類向富足、平等、多樣的美好社會演化的前提條件。區塊鏈為這個前提條件提供了可靠強大的技術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