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今日頭條、一點資訊火爆以后,2015年8月,數據挖掘公司智搜開發了一款面向大眾的資訊服務APP“天機”,這是一款智能訂閱、個性化推薦的新聞資訊跟蹤軟件。經過半年多時間的發展,目前“天機”在智能手機個人服務市場,已有千萬數量規模的使用者和市場占有率。
與今日頭條的資訊推薦邏輯不同,天機更聚焦于“興趣”,通過數據挖掘描繪一個新聞事件的信息傳遞軌跡,匯聚不同媒體的內容和觀點,幫助用戶更全面客觀的還原事情演進和“全貌”。
近幾年,大數據資訊服務開始吸引了大批投資人和創業者,也受到廣大用戶的關注。業內人士認為,大數據驅動的服務類產品將會在未來幾年大放異彩。而考慮到產品演化的路徑,信息服務類的大數據將會在2016年迎來“風口”,成為“資訊大數據元年”。
資訊服務成為大數據服務產品的突破口
2015年8月19日,國務院《關于促進大數據發展的行動綱要》,希望“使開放的大數據成為促進創業創新的新動力”。
政策推動與市場需求的雙重作用,已然讓大數據成為一個龐大的行業。
雖然從狹義來看,資訊服務只是大數據驅動下的產品。但是就目前來看,這無疑也是大數據現實商業應用中的最佳范例。
以今日頭條為例,今日頭條開創了通過算法自動為用戶推薦個性化信息的模式,在門戶新聞客戶端占領先機的背景下快速崛起。據今日頭條透露,截至2015年12月,已吸引3.5億下載用戶,日活超過3500萬。隨后一點資訊也迎來高速發展,一點資訊主要依據大數據原理,以用戶的“興趣”為核心,通過將用戶主動表達和被動歷史瀏覽數據有機融合,能夠更有效進行內容的分發推薦。
不過這在智搜CEO武文斌看來,目前主流的大數據個性化推薦還不足以滿足用戶對資訊的需求,從編輯推薦到大數據推薦,雖然很好提升了用戶體驗,但是它主要迎合用戶無目的性獲取海量信息的訴求。而實際上,大多數人希望自己關心“某件大事”時,聰明的新聞客戶端能夠主動獲取相關信息并推送過來,相當于把新聞客戶端和搜索引擎的功能融合,創造全新的閱讀體驗。
武文斌認為,PC時代搜索引擎解決了用戶獲取信息的精準度問題,使得行業從“門戶時代”進入了“搜索時代”并創造了更大的市場空間。而在移動互聯網時代,這一邏輯有望重新上演,而這恰恰是“天機”的機會。
精準個性化匹配,“天機”成行業“變量”
雖然兩大資訊巨頭早已發力大數據。但由于大數據存在的多維度以及數據應用仍處于早期摸索階段等多個因素,這個領域仍有很多變量。
其中,由數據挖掘公司智搜主打“個性化資訊定制”的“天機”,左手擁有強大的技術積累,右手有資本市場的力挺,成為最有可能攪動市場的一個變量。
如今,用戶處于一個移動化、碎片化的閱讀時代,用戶身邊的資訊、新聞、信息瞬息萬變,加上手機屏幕很小,可展示內容比PC要少很多。用戶希望能更精準、更快捷了解所關注領域、事件的新動向,這也成為武文斌推出“天機”邏輯起點。
武文斌說,類似的大數據驅動的產品會主由“推薦”變成“個性化匹配”。APP可以“個性化匹配”,創業者和投資人可以“個性化匹配”,食客和餐廳可以“個性化匹配”……精準的數據分析,完全改變了被動獲取信息的方式,使得每個人得到自己想要的信息成為可能。
和其他根據算法或者興趣推薦個性化信息不同,“天機”滿足的是用戶的精準服務需求。它相當于一個大數據資訊搜索引擎,用戶可以通過條件訂制、智能訂閱、以及個性化推薦等多種方式,及時跟蹤了解網絡中海量新聞、資訊、信息。
細節上,“天機”還能自動為用戶生成“天機智能摘要”,智能摘取全文關鍵內容,并且保留核心內容,進一步提升了用戶獲取信息和閱讀的效率。
信息時代,瞬息萬變,“天機”也在不斷地更新迭代,現在的“天機”在內容展示上有了更多的改觀,能夠快速捕捉用戶的聚焦點,提供可讀性更強的內容。
在應用市場,“天機”或可成為大數據資訊服務的新寵。不過,這種C2B模式的資訊服務能否成為主流?還有待市場驗證,但是,這種大數據的業務模式,也為大數據應用服務產品提供了一種新的探索模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