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戲小說中傳說的游戲頭盔, 《刀劍神域》動漫中的游戲眼鏡,《盜夢空間》里的入夢裝置, 《駭客帝國》中連接電腦世界的設備,這都是一些常見于科幻世界的高科技技術,現在也叫作”虛擬現實”技術,2016年,它正在變成現實。
虛擬現實,利用計算機創建電腦虛擬空間,我們可以通過一個頭戴設備連接虛擬空間,身臨其境的沉浸在其中的世界,分不清虛擬和現實,你在虛擬的世界里做任何事情。
2016年,熊文龍、劉林坤、王小明這三個80、90后的中國式Geek籌資數千萬,將帶領他們的團隊,用虛擬現實技術創建一個”VR世界”。

這個故事是這樣開始的:
創始人Laky:天馬行空與腳踏實地

Laky的中文名叫熊文龍,是個有著中國式想象力的Geek,與那些成天幻想自己是瑪麗蘇世界中主角的雙魚座不同,非典型的他選擇了遠離幻想世界的烏托邦,用自己的手搭建一座虛擬現實的世界。
Laky 出生于1988年,身為優秀企業家的父親對他傾注了自己全部的希望,因此自幼便對他嚴格要求。然而這并不能阻止雙魚座愛好幻想的天性,初中時,他迷上了數 學和物理,這也為他的幻想之旅插上了科學的翅膀——他希望有一天人類能“飛向太空,宇宙無限”,并且能夠進行外太空移民,最終使全人類走入宇宙的“大航海 時代”。到了高中,Laky開始接觸計算機,他迷上了3D,以及一切和計算機相關的東西。進入大學之后,Laky順理成章的選擇了計算機專業,在校期間, 受到大量科幻電影的影響,尤其是駭客帝國三部曲,讓他更深刻的體會到:計算機技術可以讓自己走上一條實現夢想的路。
雖然說深層次的技術可以 改變世界,但是作為一個Geek,夢想很重要,然而最基本的計算機應用技能同樣必須具備。大學時,Laky和同學做過一段時間互聯網技術后,在此期間他發 現,想要做一個更好的Geek,就必須砥礪自身能力,向更高的難度挑戰,不斷自我突破,創造出更新、更好的計算機技術。
2009年,大學畢 業的Laky轉戰Linux領域,進行了一段漫長的計算機極客之路。從2009年至2015年的6年時光里,他先后曾參與了許多國內外知名企業旗下的手 機、平板電腦等各類智能電子產品的研發,包括東芝、夏普、B&N(美國最大實體書店)、YotoPhone、阿里巴巴、Lumigon等。
那 些年,他也寫了很多極客算法和軟件:“基于低容量Flash的FAT32文件系統”,“集成式多Flash的FileSystem”,“移動設備的動態電 源識別及有效管理系統”,“多線程的RTOS”,“圖像色溫檢測及自動補償算法”,“3D圖像的偏移算法”等等;除了寫程序,他也會偶爾搞搞逆向工程,破 解一些其它公司的電子產品,強行更改第三方手機的系統軟件,提升設備性能等等。
然而,這6年多的時間Laky內心最大的感受是孤寂,他在計 算機技術的道路上越扎越深,研究過人工智能,思考過計算機和物理世界觀的結合,甚至曾想過利用研發的新技術在公司內部組件一個新部門,但最終這些設想均以 失敗告終。這些挫折讓Laky明白:技術再好也只是基礎中的基礎,必須要把它做成讓人看得見摸得著的產品,而且在推廣到市場時,最終能有更多人接受和支持 它。一個起初簡陋的產品,經過不斷的改造和打磨,性能可以越來越好,功能可以越來越完善,市場的認可度可以越來越高,這才是自己夢寐以求的。
Leo:冷靜客觀的第一位合作伙伴

Leo Wang,王小明,11月20出生的天蝎男,具有冷靜的判斷力和敏銳的洞察力,總能夠客觀地觀察事物。
由 于Leo大學本科專業學習的是物理學,因此這也培養了他對事物進行抽象觀察與思考的能力。實踐與動手能力兼備的Leo自幼就對各種電器與機電設備有著濃厚 的興趣。每每看到新奇的設備,都會將其拆解并逐一觀察內部的構造原理。長期對客觀物體的觀察和思考使他不再滿足于事物表面的原理,他更加渴求探究事物內部 的本質與原理,這最終促使Leo選擇了物理學專業,而不是計算機或機電等工科專業。四年的本科生活,Leo除了在學習上的刻苦鉆研,對專業知識不斷的探究 之外,還日漸培養出的對電子科學領域的喜愛,這促使Leo將研習的專業轉向了微電子方向,而之前在固體物理學,半導體物理,熱力學與物理統計等專業學科打 下的堅實基礎則讓他對電子在物理世界中運動的本質理解更為深刻,此外,對電子科學領域額探索也使他逐漸的形成了從更高維度進行思考的習慣。
四 年的本科生活很快就過去了,在選擇職業方向時,目標明確的天蝎座很快就認定了自己的喜愛的發展方向——電子工程師。從第一個項目(GPS導航設備)起,從 原理設計到物料選型、供貨商確認、板級設計等,Leo一步一個腳印踏實的學習和積累著經驗,青春的道路是坎坷的,艱辛的獨處時光看似漫長,但成長速度也最 快,隨著項目的階段性完成和新項目的導入,Leo也實現了從純理科生到理工科生的華麗轉變。隨后,他不斷強化訓練自己用高維度的思維方式進行思考,并將其 轉化為可設計可生產的實際物體,并將其變成自己獨有的職業技能。
在進入一家專業手機生產商后,Leo接觸到了設計難度更大,復雜程度更高, 可生產性和工藝性兼具的智能手機設計。龐雜的原理設計,在寸金寸土的PCB上爭搶空間的板級設計,這些使Leo的設計維度提升到迄今為止前所未有的高度。 此后每當自己回想以前所做的項目,總會聯想到《三體》中的高緯度生物是如何完虐低維度生物,這種奇妙的感覺也讓他更深刻的認識到底層設計的重要性。
Leo坦言自己是一個有創業夢想的人。從開始進入職場到現在的創業,他一直專注縱向職能的提升以及橫向職能的拓展。能真正研發一款產品,而不是完全按別人的設想進行設計,這是他一直以來的追求。在與Laky熟識之后,他們也會經常討論很多行業里并不存在的設計與想法。
再 后來,一家深圳公司位于北京的分部向Leo伸出了橄欖枝,他進入了該公司的創業型部門,而這次的工作經歷也讓Leo同時體會到創業的艱辛和快樂。然而幾個 月后,由于資金問題,母公司將北京分部撤銷了。在尋找下一位東家的那段日子里,Leo和Laky討論過創業的事情,并且很快就形成了默契,然而由于當時原 型產品尚未開發完層,因此Leo暫時進入了一家上市公司并在里面工作了2個月,隨后laky告訴他核心產品開發完畢,于是Leo頭也不回的踏上了這條”工 作就是生活”的道路。
Lincoln:閱歷滿滿的海歸創業者

Lincoln劉林坤,是一個追求極致與完美的A型血處女男,同時也是深受硅谷流派影響的海歸連續創業者。
Lincoln是個工科男,90年出生,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電機電子工程榮譽學位,輔修商科和創新創業課程。
95年大家還在玩FC的時候他就開始玩DOS游戲,286、386到486,那時電腦可是個稀罕物,只有大型科研機構和重要的政治軍事部門才能買得起電腦。而沾他家媽媽的光,Lincoln比很多人搶先N步就接觸了電腦。他說,現在想想,當初有個當科學家的媽媽真給力。
初中高中Lincoln都在省重點中學度過,學校每年有五六十人被清華北大錄取。而那個時候自己完全不明白學習的真正意義,只是死讀書為了將來能考上好大學。直到去新加坡留學,遇到了吳老師和林老師,學習了life endeavor program,Lincoln才發現原來大學真的是一生中最寶貴的時光,可以沒有壓力地去探索自己想探索的事情,做自己愛做的事情。
2009年寒假,在香港維多利亞港灣地游艇上,同學刀哥說大學太無聊,太浪費青春了,建議大家趁著年輕去創業,于是Lincoln就這樣被忽悠上了創業的道路。他們花了一學期的時間,想了很多idea,包括能為主人送飲料的可移動電冰箱,以及各種天馬行空的奇思妙想。
2010 年底大二的時候,幾個人覺得實在不能再等下去了,于是說干就干,做了新加坡第一家中文團購網站。然而沒經驗完全兼職的創業總是不太靠譜,Lincoln和 幾個小伙伴為了應付期末考試甚至還導致網站延遲上線……然而正是那次不成熟的創業經歷,讓Lincoln在創業這條路上越走越穩健。
2011 年Lincoln和當初創業的小伙伴們一起做了Twizone Pte Ltd,從2010年底第一個Kinect開始,在沒有SDK的情況下黑進去做了Interactive Media Solution給畫廊、車行還有商場;那個時候的小伙伴Haiwang如今去了Unity,而虛擬現實和Unity又有著莫大的淵源。2012年底 Lincoln又做了可拼接式電子琴,像樂高積木一樣拼接Keyboard來作曲,一種藝術與技術兼具的人才能做的項目。2013年底被初中同學拉回國, 一起開始了微信企業服務之路。那個時候才剛回國,為了推銷系統Lincoln瘋狂掃街,最后終于在系統開發出來之前就把它賣出去了。同年10月份他在創業 沙龍上認識了Laky,當時對方說自己在憋大招做什么技術,不過也許太過高深了讓工科出身的Lincoln也沒弄懂,只看見Laky在朋友圈沒事兒就寫匯 編語言,那可真叫一個辛苦~
2014年他又嘗試做O2O,帶團隊掃街,也嘗試過孵化器,直到Laky登門拜訪告知自己的大招已經憋出來了。 Lincoln看了demo之后第一感覺就是非常酷炫,處女座那種嘴上不說骨子里卻很誠實的特性瞬間表現出來了,和純粹靠運營和資本,即不酷炫也不符合硅 谷流派的O2O說了撒喲娜拉之后,Lincoln義無反顧的投入到Laky的項目中,他想,既然這個技術如此酷炫,那么一定要幫忙把資金搞定,于是幫著幫 著就幫成合伙人了。
轉機2012
2012年,成為Laky的人生轉折點。
由 于之前與Inventec公司的合同到期了,公司要求與他續簽合同。在Inventec南昌分部工作的3年多時間里,Laky會經常在各地出差,與 Freescale、Samsung、Amlogic等CPU芯片公司的工程師一起討論技術解決問題,那段充斥著亢奮與技術碰撞的時光讓他無比留戀。而除 了公司的工作,Laky也在業余時間研究很多技術,那一陣子占據他大部分精力的是Google Glass和視頻眼鏡技術,一時間也讓他難以自拔。于是“是繼續呆在Inventec南昌分公司還是去北京這個人才濟濟的一線城市尋找更多機會”成了 Laky最糾結的問題,從5月份開始到7月合同到期的那兩個月時光,Laky一直在做思想斗爭。
偶然間,一個好朋友跟他說自己創業了!
“用自己的技術能力創造出好產品,做別人做不到的!”。從小養成的性格讓他更加堅決!最終,他做出了一個大膽的決定——去北京,自己創業!
就這樣,2012年8月份來到北京先積累一些資源,同時也在繼續調研3D技術與智能眼鏡的結合點、裸眼3D與全息的優劣勢、視頻眼鏡和Google Glass的優缺點等等各種問題。
2013年正式啟動了方案,也是創業項目的雛形:擁有全3D操作系統的雙目AR智能眼鏡,簡單來說就是搭配了倆個顯示器的Google Glass,同時操作系統更改為3D系統。 電腦是平面的,我們使用電腦的時候是一個旁觀者,但是通過這種智能眼鏡,我們可以沉浸到另一個虛擬的世界,比電影院看3D電影更真實。可以身臨其境的嘗試各種原本只能在大腦里想象中的事。而這種技術的普及將會讓虛擬現實的時代來臨。
隨 著項目的推進,Laky開始偶爾參加一些創業者聚會,目的是為了積累資源。Lincoln就是在一次這樣的聚會上認識的,兩個人第一次見面時 Lincoln剛剛回國做微信服務創業,而他問Laky的第一句話居然是:你是不是韓國人?如此印象深刻的“初見”讓Laky很快就記住了這個南洋理工大 學電子工程專業畢業卻做市場的90后。
后來他Lincoln就住在隔壁小區,所以偶爾還是聚在一起喝酒,社交網絡上也一直保持聯系。熱情,踏實,有耐性,刻苦,只會聊工作相關的,聊到其它的話就變少,這是他對Lincoln的印象。
極維客的成立與“三巨頭”的聚首
2014 年初,智能眼鏡操作系統beta0.1版本完成,這是個令人振奮的時刻,Laky拉上了自己的的前同事、也是第一個合伙人Leo聊起了關于智能眼鏡的計 劃,并表示自己來負責做操作系統和軟件,Leo負責智能硬件,此外還找了一些前同事幫忙,整個項目并沒有急著找投資,而是在不斷完善產品。
直 到2014年10月份,產品基本成型,“北京極維客科技有限公司”也宣告成立。“極維客“的寓意是“一群喜歡多維空間概念的極客”。在擁有產品的前提 下,Laky和Leo開始尋找投資,但由于對于沒有融資經驗,第一次和投資人開價就獅子大開口要了1000萬人民幣,結果當然可想而知。好在沒有被掃地出 門,投資人態度也很友善,Laky說,現在想想當初的情景依舊讓人汗顏。
吃到苦頭,Laky想起了Lincoln,那個時候他還在做孵化 器,于是兩個人在微信上聊起了Laky的項目,再次感到的是真誠的熱情,Lincoln當即表示會介紹投資人。但是Laky卻打著拉人入伙的心思,把 Lincoln約到了自己的辦公室。那天Laky用3D打印機制作了VR手機盒子,并準備好了產品演示。當極維客的第一款有3D立體效果的“暴風摩托”展 現在自己眼前時,Lincoln被震撼了,即使他體驗過Oculus的DK1。那晚,兩人在辦公室進行了熱切的討論:極維客的技術能夠大批量生產內容,把 傳統的手游用VR化的效果展示,這在當時是一項了不起的技術創新,及時融資,招募團隊,然后把產品再做的更好,對于VR的普及、對業界發展的推動作用都是 空前巨大的。為了中國VR界的明天,三個合伙人走到了一起。
積極備戰巧獲天使基金
有了新的合伙人,新的目標,融資也再度啟動。然而在融資的過程中,卻暴露出了很多問題:Laky自己是技術出身,雖然帶過團隊,但是產品概念相對偏弱;Lincoln加入團隊稍晚,對項目的理解不夠深;Leo是硬件出身,硬件水平一流,但是對產品的理解比Laky還弱; VR市場在國內尚處于萌芽階段,還未被大眾熟知;硬件融資稍顯容易,2015年資本對VR內容的考慮卻缺乏前瞻性……
在VC圈好友的推薦 下,他們接觸到了洪泰天使,由于Laky在網上查了盛希泰過往的公眾信息,發現其偏愛有狼性和悟性的團隊。因此在和盛希泰的見面中,Laky還特意在一頁 PPT上強調極維客是有狼性有悟性的團隊:有狼性是因為百則不饒,不達使命終不罷休,每天只休息5小時的工作狀態;有悟性是及時跟隨市場反饋,砍掉硬件研 發,砍掉操作系統的龐大體系,有著壯士斷腕的決心。
2015年7月,獲得了洪泰天使的數百萬投資后,極維客從十幾平米的辦公室搬到了幾十平米的辦公室,團隊也從5個人擴充到了十幾個人。
團 隊建立完畢,Laky一行人開始加速產品研發,商務在對接合作,市場在制作線下的營銷方案,媒體公關在設計幾次PR計劃,整個團隊都按部就班的正常運轉。 因為天使基金的費用不多,Laky也不擅鋪張浪費,所以自然而然成了團隊中的“歐也妮·葛朗臺”(法國小說家巴爾扎克筆下最著名的吝嗇鬼。)
團結一致,踏上新征途
2015 年年底進入資本寒冬,大量創業公司解體,融資環境雪上加霜。然而真金不怕火煉,Laky專注產品梳理、框架分析、戰略制定,Lincoln負責市場分析、 尋找各種可用資源、和VC接觸,Leo管理團隊、負責硬件產品研發、把控項目風險,Benson負責視覺顯示架構,Frank負責交互設備的調整……艱難 險阻沒能讓他們退縮,反而使他們越發團結,經過二十多個團隊成員的共同努力,合作伙伴們的默契配合,極維客憑借自身極具創意,與眾不同的的產品,最終獲得 了資本市場的青睞。
2016年1月份,極維客獲得了數千萬的A輪融資,團隊構建更加完善,辦公軟硬件設施也再度升級,而始終未變的是團隊的狼性和悟性。
Laky表示,創新就是要創造新產品,在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時代,必須擁有差異化的核心技術才能矗立于市場。而他和他的團隊——極維客,將會為所有的用戶帶來更多與眾不同的產品。
VR的未來充滿著驚喜,無論電影還是小說,借助VR的魔法,都可以為使用者完美呈現。而Laky和他的伙伴們,則是施展魔法的魔法師。雖然創業之路道阻且長,但相信極維客一定能通過一個又一個挑戰,用VR在史書中寫下他們濃墨重彩的篇章。
這是一群80、90后的創業故事,用他們的身體力行和超強大腦,企圖創造全新的虛擬”VR世界”,迎接VR元年!
“VR世界”的傳奇故事正在準備,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