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年的兩會上,不管是政府工作報告,還是代表提案,互聯網金融都是一個熱詞。一個總體趨勢是,決策層和行業人士對互聯網金融的態度,正逐漸嚴肅。
也就是說,去年行業里一直在說的整頓和洗牌,真的要來了。
態度:從鼓勵到規范
對于政府工作報告中提示的信息,幾位互聯網金融公司CEO都持有類似的看法。
積木盒子CEO董駿表示,從政府工作報告的措辭來看,這種意味已經非常明顯。在連續兩年使用“促進互聯網金融健康發展”之后,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使用了“規范發展互聯網金融”的說法。這表明政府已經注意到了2015年出現的一些亂象。
開鑫貸總經理周治翰也持有類似的觀點。他表示,其實“規范發展互聯網金融”的說法,在2015年11月發布的《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的建議》中已經出現,當時是互聯網金融首次被納入國家五年規劃。他認為,審慎地看,這是規范與支持并舉的意思。也就是說,未來的監管一定會趨于嚴格。
拍拍貸CEO張俊認為,接下來,不具備能力的平臺將逐漸退出。
在他看來,這是監管層在對互聯網金融觀察了近3年后,作出的決策。尤其是去年,行業爆發的一系列風險事件所引發的重點關注。大量問題平臺和跑路平臺的出現,對行業聲譽和投資者信心都有很大損傷。
所以,對互聯網金融來說,合規發展將是貫穿2016年的主題曲。
“偽金融”首當其沖
在去年e租寶、大大寶等問題平臺出現,以及年初一系列奇葩P2P公告后,互聯網金融又成了吸睛大法器。在兩會提案中這一點也表現的很明顯,甚至有代表在提案中建議,互聯網金融應當設立嚴格的準入門檻,并改成牌照制。
這一建議出自交銀施羅德基金管理公司副總經理謝衛的提案。除此之外,謝衛的提案,還清晰的指出了互聯網金融的灰色領域,包括非法集資、自融、旁氏騙局等,他稱之為“偽金融”,包括以下四種形式。
一是非法集資,指的是在公司設立時,就已經明確了不是以正常經營為目的的公司,而是為了詐騙。通常做法是提供高息吸引投資者,虛構借款人和借款項目,募集到足夠資金后直接跑路。
二是自融,指的是平臺占用所募集的資金,這也是監管層多次強調的負面清單中的重要一項,屬于正常公司絕不能碰的雷區。通常做法是,虛構融資項目、或者夸大融資金額,把募集的資金對接到平臺運營方或關聯方。
三是龐氏騙局,指的是運營初期抱有好好做公司的相反,但運營不善、出現違約,隨后只好拆東墻補西墻的公司。通常做法是,以新還舊,即通過發布新標,把籌集的資金,用來墊付給之前違約項目的投資人,結果陷入了這個輪回。
四是資金池,指的是期限錯配、非一對一匹配借貸項目的做法。現在很多平臺所推出的活期產品,就被不少行業人士質疑為資金池嫌疑。通常做法是,平臺并不按項目借貸一對一的原則對接資金,而是把投資人的資金先放入平臺的賬戶,再拿資資金池的錢去投資項目。
謝衛認為,隨著金融創新的發展,很多偽金融項目混跡其中。但普通投資者并不具備實際辨別能力,最終會帶來劣幣驅逐良幣的惡果。而且,互聯網金融領域一旦出現風險事件,往往比傳統金融的涉眾人數更多、地域范圍更廣、資金規模更大。
所以在他看來,當務之急是要設定互聯網金融業的準入條件。畢竟,金融業是一個特許經營的行業。
此前知乎上也有多位行業人士表示了類似的擔憂。尤其是一些主打互聯網創新的金融項目,包括多個互聯網金融的明星項目,幾乎都很難脫開資金池的嫌疑。而對于這類項目或公司,該采取怎樣的態度或監管方式,或許是監管層必須解決的命題之一。
消費金融成下個風口
除了規范之外,李克強還提了一句,要在全國開展消費金融公司試點,鼓勵金融機構創新消費信貸產品。
這被認為是新風口的到來。積木盒子CEO董駿表示,未來在消費信貸領域將出現新的風口。
在此之前,已經出現多個消費金融公司,包括馬上消費、美利金融
、分期樂、趣分期等,以及螞蟻金服、京東金融等的消費金融業務。
不過,到目前為止,從政策上來說,消費金融公司依然是牌照制的,并且其中多數都頒給了銀行。也就是說,準入門檻還是較高的。
和以紅嶺創投為代表的大額項目類平臺不同,消費金融單個項目的金額更小、風險分散程度更高。從信用體系建設的角度來說,也比較有利于個人信用的養成。
對用戶來說,消費金融更為實用,基本可以充當救急王的角色。對監管層而言,消費金融則有更多的普惠意味。對從業企業來說,接下來,可能就要真正PK場景了。
拍拍貸CEO張俊表示,現在已經有許多企業在向消費金融轉型。不過,這一轉變并不容易,因為用戶群體不一樣,對用戶的風險識別和控制也不一樣,這一領域的風控需要長期的數據和技術積累。換張皮不難,但要在開展業務的同時控制好風險,絕不是能一蹴而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