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6日,2018天貓國際年度論壇在北京達美藝術中心開幕,現場天貓國際聯合CBND發布了2017天貓國際年度消費趨勢報告。會后,天貓國際總經理劉鵬、阿里巴巴平臺治理部副總裁Alan Chan和品牌方代表接受創頭條等媒體的采訪。
談及跨境電商當下痛點,劉鵬認為主要在于兩點:
第一,關于限額限購的問題。跨境電商目前還有一個單件不能超過2000元、一年購買總額不能超過20000元的限制。對于消費升級是抑制的,國家在這方面可以進一步放開,天貓國際可以更快地把消費者變化反饋到政府,以便于整個國家更前瞻性地看這些問題。
第二,跨境電商消費者的痛點是關于退貨的問題,這個主要集中在服飾類商品。在這個方面,天貓國際今年將啟動海外倉,從平臺的角度解決退貨的問題。
此外劉鵬強調,阿里巴巴或者天貓國際不會做自己的品牌,而是要服務我們的商家,不會碰自有品牌,或者自己采購。工廠店其實在某種程度下,不是引進海外優秀品牌一個好的做法。
Alan表示,跨境電商的定位是兩點:第一,讓品牌方跟商家更快、更高效地進入中國市場,能夠觸摸到中國消費者;第二,同時讓中國消費者更快發現還有什么好玩、有意思、比較好買的一些商品。
把這兩點合在一起,天貓國際要考慮第一是保護品牌方或者商家的利益點,特別是品牌,包括他們在營銷的材料,這都是他們自己的IP、自己的資產。天貓國際用大數據,包括LOGO識別,圖片識別的方法,主動幫品牌掃描他們的商品,確保他們的商品、他們的品牌、他們的產權得到足夠的知識產權保護。
以下為采訪實錄,創頭條略有刪減:
記者:基于消費升級,2018年天貓國際會側重哪些商品品類或垂直領域?
天貓國際總經理劉鵬(奧文):整個進口消費我們認為現在拓展全品類非常快,從最早的海淘媽媽買奶粉、紙尿褲,現在消費者開始買大件,比如咖啡機,日用品比如牙膏、洗發水。去年我們看到美容的品類賣爆。
細分品類在2018年會有比較多的機會,比如寵物食品,這是一個新的機會。我們看到去年在逐步起步的紅酒,越來越多的像歐美、日韓當地的美妝品牌,也會通過天貓國際進入中國。這個趨勢還是非常明顯的。
總體來說,消費市場品類在越來越擴大,同時越來越細分。我們天貓國際有6000萬的消費者,中國消費者越來越喜歡小眾化,越來越喜歡高品質的商品,經過他個人認可,他覺得好的商品。本質上我們認為消費升級會不斷地擴大化,會不斷地涌現新的品類和新的品牌。分類目前在我們更多的視野范圍內。
記者:天貓國際在開拓中國市場面臨的痛點還有挑戰是什么?
奧文:我們內部叫坑,天貓國際一直在不斷填坑,我認為中國的保稅區,或者跨境電商是全球最先進的、對世界貿易前瞻的政策。在這個過程中,因為它又是互聯網化的,所以在這里面有非常多要解決的痛點。包括從國家的層面看,包括從我們自己的層面看。
第一,關于限額限購的問題。跨境電商目前還有一個單件不能超過2000元、一年購買總額不能超過20000元的限制。去年9月份我就把2萬用完了,有很多的媽媽買奶粉、紙尿褲很厲害,有很多的消費者一年2萬,一個月一千多塊錢,他已經在買牙刷、牙膏了,他已經很高頻了,但是還有一個2萬的額度,對于消費升級是抑制的,希望國家疏通。
我們看到另外一個2000元,跨境商品2000元以上的商品不能進入保稅倉銷售,有些小件的也很貴,2000塊錢的商品。我們認為國家在這方面可以進一步放開,我們可以更快地把消費者變化反饋到政府,以便于整個國家更前瞻性地看這些問題,這是一個。
第二,跨境電商消費者的痛點是關于退貨的問題,這個主要集中在服飾類商品。跨境電商我們看到很多海外流行的服飾類商品,是通過海外發貨的方式進來,比如賣一雙運動鞋,或者一件衣服,它跟國內不一樣。
國內退換貨很快,今天買不合適收到以后兩三天就退掉了,但是海外的退貨涉及比較高的成本,涉及到尺碼的問題、風格的問題。所以在這個方面,一個是我們如何更快地在今年啟動海外倉,從平臺的角度解決退貨的問題。我們和消費者溝通,開發一系列的工具,把消費者在這方面的痛點解決得更好,這是我們目前看到的幾點。
記者:天貓國際前段時間第一家跨境電商的線下自提店在杭州落成了,為什么你們沒有做自營店?其中有哪些困難?
奧文:我們一直領先全行業在內部做積極準備,前一段時間是非常熱鬧的,他們了解到我們做的一些內部的工作,用新聞視角的觀點做了一些表達。這個方面我們需要國家進一步給整個行業一些明確的信號。
我們只是為了解決消費者線上購買線下提貨,消費如何實現逆向,我們在做積極的準備。這個積極的狀態,不光只是局限于我們門店的選址,我們也會看未來如何更好服務消費者。因為消費是決定整個互聯網電商,或者決定我們未來國家線上線下零售一個很重要的趨勢。只有我們想盡一切辦法滿足消費者的需求,自己想好用什么方式去做。
所以對新零售方面我們一定會有所準備,而且會多多準備,但是我們需要等國家的相關政策,對整個行業有進一步的要求和進一步的明確,我們再根據相關的政策來進行啟動。
記者:除了單純引進國外品牌,會不會自己孵化一些品牌,減少中間鏈條?
奧文:阿里巴巴或者天貓國際不會做自己的品牌,我們是要服務我們的商家,服務商家的需求,但是我們不會碰自有品牌,或者自己采購做。工廠店其實在某種程度下,從我個人的觀點來看,工廠店不是引進海外優秀品牌一個好的做法。
因為海外的品牌之所以流行,之所以有特點,它是有專利的,是有設計的,我們不能簡單用拷貝的方法去做。這種一定會讓整個海外品牌對中國市場恐慌,他們會覺得中國市場是一個巨大的消費市場,但每個海外品牌進來以后,一定擔心會不會被抄襲的問題。
當然全世界都會面臨這個問題,尤其對中國這么大一個市場,如果整個中國要擔負起來全球化最重要的引擎,從整個進口,也是今年的國家戰略上,我們應該讓中國消費者發現品牌的美,這是我的理解。
Alan:我們一直覺得整個跨境電商的定位是兩點,第一,讓品牌方跟商家更快、更高效地進入中國市場,能夠觸摸到中國消費者。第二,同時讓中國消費者更快發現還有什么好玩、有意思、比較好買的一些商品。
把這兩點合在一起,我們要考慮第一是保護品牌方或者商家的利益點,特別是品牌,包括他們在營銷的材料,這都是他們自己的IP、自己的資產。我們用大數據,包括LOGO識別,圖片識別的方法,主動幫品牌掃描他們的商品,確保他們的商品、他們的品牌、他們的產權得到足夠的知識產權保護。
第二,從消費者的層面,特別是比較創新,或者是復雜性比較高的商品,賣這些新品牌或者新商品的一些商家,能夠做足夠的教育,讓消費者更好、更準確地使用商品。如果我們去做一個平臺的角色,幫助品牌方,賦能商家,跟我們保護消費者,這三條線打通的話,就能夠實現天貓國際的平臺思維。
德龍中國區負責人宗延平:我有兩個感觸,我們做電器的,我們對于線下是非常期待的。因為最終消費者需要得到體驗,需要得到人對人的服務,而不簡簡單單是一個買賣的服務。
不管是天貓國際還是其他的平臺現在做的新零售,包括O2O我非常期待,不是簡單因為增長生意,你最終作為一個高端的耐用消費品,消費者的體驗和服務是很重要的一個環節,這是我們期待和天貓國際以后再繼續探討線下服務的問題。
剛才說到自有品牌,其實這個背后有著IP和技術專利的問題,很大程度上出自德龍生產工廠和德龍品牌不是一個概念,這完全是兩個說法。我相信尤其是以中國這樣的制造大國,我相信80%、90%的進口品牌,可能都在中國有生產。但是我覺得強調生產這個確實是對知識產權,對設計和研發,其實是一個很大的尊重。
我們盡管跟很多的品牌,或者是其他的商家在合作,但實際上我們反復強調,我們的品牌本身它的價值,不光只是商標上的LOGO,背后有太多投入,有錢、有人力方面的投入。我想這個還是一個對消費者的增值。
碧捷潔凈科技王振剛:以前我在大型的世界500強,包括中國的家電企業都干過,對奧文講的天貓阿里的紅線我是非常認可的。最近這幾年,隨著互聯網+、互聯網思維來顛覆所謂的傳統行業,我認為這里面良莠不齊,其中一部分就打著所謂的工廠店殺到某某代言場去。
你們看到的所有的品牌,后面有幾代人,甚至一群人的心血。比方說雅萌有181項專利,400多項知識產權,尊重知識產權,敬畏生命,一味用所謂的價格,用互聯網來超越這道紅線,我覺得這種經營方式是不可持續的。
它會帶來兩個問題,第一,國際上說起來中國是(山寨的),對我們中國人來講這是臉上無光的事情,甚至我們自己代理經營的很多產品,就會原封不動地拷貝進去了,一模一樣。
第二是誤導消費者。美妝、美容儀都是美麗的事情,女生擁有美麗的夢想,所以才買國外的好科技,但是他們沒有辨別能力。當你一旦把這個像洪水一樣打開以后,你再怎么去治理也不行,這會出問題的。
今天的天貓國際所謂的全球溯源這個事情我很認同,事實上他們一系列的工具,當時我們在進入天貓國際的時候,日日夜夜一起來討論方案,一起賦能我們,所以從一個不知名的在國內是零的一個美容儀的品牌,能做到中國的第一,可以看到我們跟天貓國際合作,真的是對品牌,對消費者都是三方受益的。
您也可以關注我們的官方微信公眾號(ID:ctoutiao),給您更多好看的內容。